“彩信”业务增长不容乐观 价格成制约因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0日 13:48 新闻晚报 | ||
“彩信的出生带给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一个新的概念,手机不仅用来听的,还可以用来看的。”2002 年10月1日,当中国移动正式推出彩信业务,人们想更换成彩信手机的愿望便一直蠢蠢欲动。 但是,来自市场的数据却没有让我们感到足够的兴奋。至今已过去了3个月,全国的彩信注册用户仅5万户,彩信总发送量也只有100多万条,平均日发送量1.1万条、每用户日平 对于这个新生儿,几乎全球的运营商寄予了希望,到2005 年将成为他们收入的20%—25%。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它的成长显然没有人们最初预计的那般美好。问题和瓶颈出在哪里? 只拍不发送 未见有流行 当诺基亚手机快速抢拍外星人的广告一亮相,彩信手机便调足了人们的胃口。N7650 和 T68 ie 的热销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用户在如何使用彩信手机呢?据记者观察下来发现,大多数用户似乎更关注的是手机的拍摄功能,不少人只是用来拍拍照而不会发送,个别人连G PRS 都没有开通,甚至还在用神州行的手机号码(因为彩信的发送必须先要开通G PRS 服务)。一些不带摄像头的彩信手机,用户更是将其作为一个彩屏手机在使用,对彩信的内容知之甚少。 所以,彩信手机的概念流行了,但彩信手机的内容未见流行,以至于媒体在彩信手机推出前所担心的公共场所偷拍所涉及到的隐私和肖像权问题成了纯粹的“杞人忧天”。 移动热情高 网站动静少 对于传统的短消息,手机用户不仅自己可以编写发送,还可以从各大网站上下载到令人心动的短消息,资源丰富操作又简单。而这种又带声音又带图片的彩信,很难由一个普通的手机用户完成。这里,各大网站的响应态度对促进彩信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这次,各大网站显然一反常态,口头支持多实际行动少。除了TOM网站大力支持外,新浪、搜狐等网站持观望态度,在与中国移动的合作节拍上慢了许多。其实,像TOM网站也是最近才推出彩信的定制服务。 价格是关键 措施要跟上 纵观目前的彩信手机价格,一般带有摄像头功能的手机价格都要在5000 元以上,价位之高令人咋舌,即便是不带摄像头的彩信手机也要接近3000 元。这样的价格多数是购买能力强的高级白领,相反,想购买彩信手机的多数是一些中低收入的年轻消费群体。因此,他们更希望彩信手机的价格再降,降至2000 元内,甚至更低。 其次,人们对彩信的发送价格还是有微词。虽然中国移动制定的每条0.9元的价格已经是全球最低,但相比每条0.1元价格的短消息,彩信的发送量是个问题。中国移动也正是担心“MMS肯定会有很多人用,但是用户会拿多少钱来消费MMS”,一旦,彩信发送量达不到一定规模,彩信就很难盈利。(本报记者 时晔)
万千新闻任你点,新闻冲浪,无限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