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俊发自上海
5月8日,中国固定电话短信息业务正式启动,信息产业部已批准固定网短信息设备进网试用。
统计显示,1999年4月,全球每月发送短消息10亿条一年之后,这个数字变为160亿条 ,2001年全球共发送2500亿条短信息。今年3月,全球手机短信发送量高达750亿条,预计全年可达3600亿条。
中国移动在2001年共发了159亿短信息,中国联通30亿条,随着5月1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短信互通,专家预测,今年中国短信发送量的增长率会在100%以上,达到400亿条左右。
不过短消息的迅速走红,在为运营商们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对其他许多业务造成很大冲击。
在电信业内部受冲击最大的是寻呼业,因为手机短信很大程度是寻呼的翻板。其次是传统话音业务,两个手机用户之间发一条短消息只需0.1元,而双向收费打一分钟的电话需0.8元,短消息发得多了,使该话音业务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第三则是下一代电信网络业务的推出和更新业务的开发。
一些电信运营商,尤其是欧洲的公司,他们从短消息上获得了大量的利润,在欧洲,每条短消息的价格是15美分,而管理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利润非常高。为此,欧洲的移动产业已经不想再推广无线上网服务。而在电信业的外部、受短信冲击的业务较多,而且比较杂,有商业广告发布以及贺卡祝福等。再如手机拜年和祝福,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总共发送了1亿条短消息。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短消息的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短消息会对越来越多的业务产生冲击和影响。
短消息自身也在寻求新的突破,目前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手机厂商等,正把目光投向多媒体短信服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仅仅是简单的文本信息,短消息就获得了如此大的商业成功,而多媒体短信息一旦推出,短消息会抢走更多传统业务的饭碗。
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移动和固定电话新增户数都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两者合计已达3.5亿户,电脑用户高速增长固然好,但总是有到顶的时候,电信运营商们应该未雨绸缪,在新业务开发上狠下功夫,才能真正成为产业巨人。
相关链接
1992年12月,世界上第一条短消息通过英国沃达丰公司GSM网络从一台电脑传递到一部手机,此后几年短消息主要用于通知用户电子邮件到达,并没有得到广泛运用。1998年,短消息运用有了根本性变化,由于话音业务的增长明显放缓,欧洲的一些电信运营商将目光投向了短信这个被冷落了多年的金矿,在欧洲,短信用户已占移动用户的82%。
我国短消息兴起于2000年,随着移动网和联通的相继推出,数百家内容提供商聚集在两大运营商周围,提供新闻订制、短信游戏、图片和铃声下载、即时聊天、交通定位等业务,整个短信产业链开始形成。
短信游戏站,精彩刺激好玩又有数码相机大奖!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