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一年来什么最流行,恐怕非短信息莫属。手机短信的走红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
面对红火的短信息市场,中国电信也悄然推出了自己的固话短信业务。人们这时才意识到短信息并非是手机的“专利”,固定电话同样可以接发短信息。对中国电信来说,其1·6亿户的固话用户如果开始使用短信业务,固话短信无疑将成为其一个极具潜力的利润增长点。
然而,与手机短信相比,固话短信又有一些先天不足,最明显一点就是它不能像手机那样可以随时随地接发短信,而且使用固话短信功能还意味着要多花几百元来更换自己的电话机。对于固话短信,消费者到底买不买账?对于中国电信来说,固话短信是留弃难定的鸡肋,还是香甜美味的蛋糕?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中国电信将宝押在短信
短信息内容轻松、活泼,形式多种多样,从问候语到小故事再到益智游戏和信息查询,深受年轻人宠爱。而且由于发短信的费用相对便宜,且单向收费,因而发展迅猛。据了解,在欧洲,短信息的日发送量约为2000万条,一年为730亿条,GSM运营商8%至20%的收入来源于短信息;而在中国,预计今年短信息的发送量是100亿条,以0·1元/条计算,也就是10亿元的大市场。中国电信之所以推出固话短信功能,正是看中了利润丰厚的短信息市场。
近年来,由于移动通信的冲击,中国电信在传统业务(指固定电话)上的优势正一点点萎缩,固定电话收入已无法支撑其持续发展。中国电信已把发展重点放在一些新业务和增值业务方面,而短信息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尽管进入短信市场较晚,但中国电信显得信心十足。首先电信拥有1·
6亿户庞大的固定电话用户群,且固定电话发送短信息的费用也会比手机便宜。固话短信服务内容较丰富,包括用户话机之间互发中英文短消息、通过服务中心和因特网发送短消息、电信业务受理及与计算机系统相联等6项业务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此业务,接收天气预报、股市行情、电视节目预告等大量的公用信息。
固话短信是“鸡肋”?
尽管推出者显得信心十足,但一些业内人士却并不看好固话短信业务,将其视为一块食之无味、弃而可惜的“鸡肋”。
由于移动、联通在短信市场上已先入为主,手机短信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移动和联通相继推出了“移动梦网”和“联通在线”,还吸引了大量互联网内容供应商的参与,使得手机短信息内容及形式丰富多彩,促成了手机短信市场的火爆。固话短信在服务内容方面目前显然还无法与手机短信相比。
手机短信的最大优势还在于移动性,用户可随时随地收发短信,而这则成为固定电话收发短信的先天不足;手机短信还可以保障手机所有者的隐私,固话短信却无法做到这一点。此外,固话短信目前还只限于固话之间的短信收发,要做到固话与手机之间短信互发,还将面临着运营商之间互连互通问题。而从移动与联通之间迟迟未能解决短信互通的情况来看,固话短信要想做到这一点决非易事。
固话短信在推广方面还面临着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固话短信的终端问题:用户在享受固话短信服务前必须先更换电话机;用户在发短信之前必须先知道对方是否也安装了固话短信终端。因此,在庞大的固定电话用户中推广固话短信面临着电话机更换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在1·6亿户的电话用户里,会有多少人专门为发送短信息,而愿意多花几百元购买能发短信息的固话机?
启动固话短信市场是关键
中国电信显然也认识到固话短信的这些“先天不足”,推广时并未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似乎也印证了中国电信对固话短信心里有些虚。
不过有风险,也有机遇。目前,移动和联通之间的短信没有实现互通,而这正是电信固话短信打入市场并站稳脚跟的大好时机。此外,手机在短信的储存和传输上毕竟有限,手机每次只能发送一条短信,而手机短信平台每秒也只能处理不到500条短信息,这使得固话短信的优势显现出来。据介绍,固话短信终端容量远大于手机,短信息传输平台也要比移动通信平台大很多。更重要的是,固话短信可以一次发给多个接收对象。在节假日短信息收发的高峰期,固话短信这种容量大、传输快、一信多发的优势便凸现出来。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对于中国电信来说,关键在于如何启动固话短信市场。有人建议中国电信最初可以尝试将新型电话机作为开通固话短信业务的附送物,或将终端机让利给用户,以此来启动市场。另外,中国电信应与ICP加大合作,在短信内容上下足功夫,推出自己的特色服务。只有这样,固话短信才有可能在短信市场站稳脚跟。(本报记者苏冬)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