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手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低价广告“烈焰”下的价格大战打得热火朝天。随便翻一下报纸广告或派发广告,便看到主题内容均为“降到你心动、送到你行动、奖到你快动”的低价广告。各种“超低价”、“1元起售”、“惊爆低价”、“论克卖价”、“机身价”、“卖手机即送10件套”、“配件1折起售”、“10万元豪奖”、“出境游名额等着你”等令人怦然心动的字眼儿,或把消费者引得热血沸腾,或把消费者搞得一头雾水。在手机利润薄如蝉翼的今天,难道零售商们都成了“慈善标兵”?这可能吗?俗话说,买得没 有卖得精。在目前鱼目混珠的市场上,不能全指望商家的自律,消费者在选购时也需理智谨慎,尤其要当心低价广告中的“猫腻”。
有价无货
一些零售商在广告的标称价格上采取“有高无低”的手法,即有货供应的标称正常售价,而无货供应的则标称超低价。如今年1月中旬,3家零售商在报纸广告或派发广告中标出某牌号手机的价格为1840—1880元,而当时此手机的批发价即超过了2000元。商家标出超低价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认为它出售的手机是“市场上最便宜的”。而消费者前去购买所谓的超低价手机时,商家会说:“那批货卖完了,可以买其他手机。”若消费者买了,则正中商家下怀;若不买,则权当为商家捧人气。
明亏暗补
这种情况目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商家在广告上标称的价格可能略低于进价或为进价,但不单卖,必须加上商家规定的套装配件(一般为2—3件,通常做成较为精美的礼盒,和手机捆绑在一起销售,称为“套餐”)才出售。实际上,这个配件礼盒的成本极低,但商家可以卖到150—200元,这样手机的差价不仅拉平了,而且还有好赚头。有的商家为造声势,在广告上称卖手机即送10件套(价值400元),但当消费者前去购买时才发现:若要获得10件套,必须购买商家指定的手机;若购买其他手机,则要再付200元才能获得10件套。在这里,商家像变戏法一样地耍了二手“加减”障眼法,便“模糊”掉了一个对消费者来说原本应弄清的问题————10件套到底价格是多少?据调查,这10件套(其中电池9元,充电器6元,耳机4元,皮套2元,透明塑料套0.5元,感应器5元,挂绳0.9元,防磁贴0.3元,小挂饰1元,卡通粘贴纸0.2元)加上外包装盒,总共进价才30元左右。
偷梁换柱
一部手机出厂时配置有两块原装电池(或双充或两只彩壳等),有些商家拿掉一块变成单配来卖,这样商家就能额外地赚取一块原装电池(或一只充电器或一只彩壳)的钱;还有,商家在广告上标称的价格可以卖,但把出厂时配置的原装电池换成国产电池,若消费者想要原装电池则需另外加钱。
“画饼”充大奖
一些商家在广告中用大字突出“1元起售”、“10万元豪奖”、“出境游名额等着你”等内容,极具冲击力。但旁边的解释却用小字。“以1元起售”为例,解释内容为:某日到某店的前100名顾客有机会花1元钱买到手机一部。但概率到底是多大呢?解释权在商家那里。同样,“10万元豪奖”、“出境游名额等着你”等“大奖”虽很吸引人,但抽奖的方式、概率、是否经过公证等情况,消费者一概不知,而只能听拥有解释权的商家随意解释。这样的“大奖”,就像“画饼充饥”中的“画饼”一样,看得见,吃不到。
总之,我们不否认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对手机市场的推动作用,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诚信”与利益面前,不知手机零售商们何时能在市场上向消费者交出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答卷。(罗仁宵)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