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电信与广电 > 正文

广电抱怨国家对待电信和广电的投资上亲疏不同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1月05日 11:33 南方周末

  文/本报驻京记者庞瑞锋

  广电改革已经跨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正沿着两大主线传输网络和媒体内容方向推进

  近期,来自广电上层的两大改革举措引人注目。

  2001年12月18日,中广影视传输网络公司(以下简称中广网络)宣布成立。按照公司定位,它将“负责整合全国广播电视网络”。向前推至12月6日,以中央三大台为主体的中国广电集团也正式誓师上路。中广网络也是广电集团的五大主体之一,与中央三大台平行。

  “这是很多广电人盼望的一天。”在成立大会上,陈晓宁语气激昂。他的身份已从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中心主任,一跃成为新公司的董事长,正式涉足商海。他表示,广电集团组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中广网络。

  两次成立大会均在北京复兴门外的广电总局大楼里进行。鲜花掌声不断,各方领导致辞不断,却没有记者问答环节,也没有阐述公司详细的规划。会议的主办方似乎并不想向外界传达更多的信息。

  这两大动作是需要充分解读的。

  无论如何,广电改革已经跨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正沿着两大主线传输网络和媒体内容向前推进。在传输网络方面,广电网开始在试图破除坚冰,真正寻求全国联网。

  中广网络的使命

  将广电传输网络由过去的事业管理,变为企业运作。广电网无论是要融资、还是想领取电信牌照,这是必须跨出的一步。

  “今年是广电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北京广播学院广告系主任黄升民说。他一直关注广电改革。不过,这话成立的前提是在2001年岁末,广电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后。

  此前,外界对广电的各种可能举措猜测颇多,广电、电信之争也被一再报道。但广电上层的改革,在最近的大半年里,一直处于蛰伏状态,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举措。一位研究广电的专家戏称:“广电的媒体宣传改革的多,但是广电自身改革的少。”

  不过,中广网络的成立将多少会改变这种说法。

  中广网络以“中”字开头,也预示了其身份的特殊。根据公司简介,它是以原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中心、卫星传播中心和中广影视卫星公司为基础,经过资产和业务重组设立而成。出资方为中央三大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这正是广电整体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将广电传输网络由过去的事业管理,变为企业运作。广电网无论是要融资、还是想领取电信牌照,这是必须跨出的一步。

  按照定位,公司将以广播电视为主业,逐步对全国广电网络进行整合。将负责提供视频传输、影视点播、高速数据广播业务、高速因特网用户服务等,并扩大卫星传输业务。

  这种定位至少有两点———整合全国的广电网络、提供高速互联网用户服务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虽然概念含糊,但其实已经有染指电信市场之意。

  “现阶段,它的任务是先建全国性的骨干网。”中国社科院研究广电问题的专家欧阳武说。有了骨干网,才可以整合全国的有线电视网。国家干线网的建设以前是由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中心负责,现在则将归到中广传输名下,具体由其下属的主体子公司中广有线负责。

  据了解,2001年上半年,广电总局对于建设国家干线网热情非常之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广电高层也深谙此理————收编各路诸侯,联通各省的国家骨干网需要先行一步。

  中广网络成立的当天,广电亮出了自己的家底:目前国家光缆干线网总长已达3·7万公里,联接30个省市区;省级光缆干线网达7万公里,主要路由段可达1600G。

  爱立信(中国)公司高层张醒生就表示,爱立信与广电在国家干线网上的大规模合作,就始于2001年上半年。令他比较得意的是,目前爱立信已经成为国家干线网最大的IP骨干网设备供应商。

  他也承认,从设备提供商的角度看,广电所建的骨干网与中国电信、网通或联通所建的骨干网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理论上讲,他提供什么服务都可以”。

  换言之,如果用广电现在建设的骨干网,提供电信服务也完全可以。

  广电需要一张大网

  按照广电改革的总体思路,将无线台和有线台合并是第一步,网台分离是第二步,组建大型跨媒体广电集团是第三步

  广电人喜欢口头挂一句话:有线电视网天然就是高速宽带信息网。言下之意,进入电信市场并不困难。

  但是有线电视网的现实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四级:国家级干线传输网、省级干线传输网、地市级传输网和县级传输网。出资主体也分别是各级政府。“如果从所有人角度看,各级有线电视网是分散的,广电网并没有一张全国性的网。”欧阳武说。

  这其实也是1983年实行“四级办广播电视”政策的遗留问题。

  当时如此做,是为了解决广电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有线电视网建设的资金主要由各地自筹解决。这点与电信不同。电信建设每年国家都有大量投资,无论是中国电信还是中国网通,从建网开始,都是上下贯通,并不存在诸侯割据、各占一方的情形。

  这也是广电的抱怨之处,认为国家对待电信和广电的投资上亲疏不同。

  但是,有线电视网无论自称是高速宽带网,还是涉足电信领域,前提是需要有一张全国相互联通的广电网。而且广电未来发展新兴业务,如交互式电视、VOD点播、高速数据等业务,也需要一张用广电的人话说叫全国、全程、全网。

  全国、全程、全网至少对广电总局的高层而言,已经是设计好几年的方案了。

  1995年,原广电部就作出决策,决定将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网连成一个整体,并把广电国家级光缆干线网列入“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1997年底,原广电部批准了国家级基础干线网规划,国家级光缆干线网工程启动。

  但是,联网并不仅是技术上的互通互联,经济利益的因素是不能忽略的。有线电视网还没有整合成一家之前,它还分属于各地有线台或电视台。更进一步说,属于各级地方政府。

  这显然需要广电总体的改革。按照广电改革的总体思路,将无线台和有线台合并是第一步,网台分离是第二步,组建大型跨媒体广电集团是第三步。

  近年来广电的改革动作,我们显然都注意到了:2001年7月,广电对外发布消息,称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台与无线电视台的合并工作已全部完成。到今年年底,各省的省级有线网络传输公司已大体组建完毕,即实现了“网台分离”。

  将网络剥离出来,成立单独企业,才可能通过经济、行政等手段予以整合。

  按照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此前的说法,整合有线电视网,实际上也分为三步:一、中央传输网络公司和省级分别组建;二、中央和省级干线网整合;对地市、县级网络进行整合。最终将有线电视网从中央、省、地、县四级行政事业管理,变为中央和省两级传输网络公司管理。

  目前,各省级广电传输网络公司已经大体组建完毕。随着12月18日中广网络的成立,中央级的传输网络公司也大体就位。下一步的问题显然变成:广电将如何联成一张全国性的网?

  自下而上的博弈

  由于将会涉及到多重利益的打破和重新平衡,无论是中央级的传输网络公司与各省级的传输网络公司整合,还是省级传输网络公司和地市级有线电视网相整合,均不能一蹴而就

  12月18日,中广网络已经成立。但具体到联网的操作层面问题,广电部门一如往常地低调,不愿意对具体策略进行过多的透露。无论是广电总局方面,还是陈晓宁,对广电网整合的采访要求都予以婉拒。

  有人称,中广网络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陈晓宁只是表示,公司刚成立,事情千头万绪,无法分身。中广网络的一位内部人士也承认,现在中广网络也只不过是将牌子竖起来了。具体到各业务部门如何界定以及如何与省级传输网络整合,还需要时日。

  广电敏感而谨慎,可能自有其苦衷。

  欧阳武认为,由于将会涉及到多重利益的打破和重新平衡,无论是中央级的传输网络公司与各省级的传输网络公司整合,还是省级传输网络公司和地市级有线电视网相整合,均不能一蹴而就。

  这也正是广电网下一步整合将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实际的整合工作将会反过来进行,即先由省级传输网络公司对地、市级有线电视网进行整合;然后再由中央级的传输网络公司和省级的进行整合。由此形成一张上下贯通的全国性有线电视网。

  按照广电内部人士的说法,这其实是广电高层最希望的方式:先由各省出马,平定省内各方“诸侯”;然后由中央再行“削藩”,实行中央集权。整个过程将自下而上地进行。

  最先的挑战,将会来自于省级对地市级有线电视网的整合。据了解,虽然各省级传输网络公司大体已组建完毕,但不少只是停留在挂牌阶段,并没能将地市级的有线电视网纳入旗下。

  2000年初,广电总局曾提出过整合的方案:“以省为单位组建公司,市、县无条件进入。以资产为纽带,采用股份制形式,以账面净资产核资入股,存量不变,增量分成。”

  这个方案需要依靠行政力量的强势推动。

  因为地市级的有线网普遍都产生收入,省级至少目前还收入甚少,欧阳武将这种方式称为弱势整合强势,势必会有些阻碍。而且各地有线电视网一般都是各级政府和地方投资经营,现在要按账面净值逐级上交,地方政府未必情愿。

  在下一步的整合中,广电是否需要对这一思路重新进行调整,不得而知。不过,有些省份如广东省的传输网络公司并非如此组建,而是采取了更为市场化的手段。

  除了涉及到地方利益外,省内联网还将不可避免地面对已经进入广电业的资金。

  在2000年有线电视网投资热时,很多广电业外的资金投资到各地的有线电视网,其中以中信国安、北大青鸟、聚友网络为代表。广电一度对进入到有线电视网的资金大加讨伐,不过,随着2001年有关政策的出台,国有资本进入广电干线网,在政策上已经松动。

  广电要全国联网,当然也需要和这些公司进行谈判。但是广电整合方案是否会为这些业外资金所接受,至今仍存有疑问。毕竟如果只按账面资产入股,而不考虑现在和未来的收益,未必就能为双方所接受。

  市场利益的考虑显然是不能被忘记的。当年中信国安和电广传媒争夺长沙市有线电视网时,就是先例。具有湖南省广电背景的电广传媒空手而去,中信国安获得了长沙有线网49%的股权。原因就是中信国安出的价格远高于电广传媒。

  此外,即使各省分别平定内部“诸侯”,省内有线电视网实现贯通,但具体到中央级和各省传输网络公司如何联通,据有关分析人士指出,也未必就是轻松之事。因为省级传输网络公司模式并不完全相同,比如负责上海市有线电视网的上海有线,广电在其中的股份并非处于主导地位,如果主要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就未必行得通。

  北京广研广播电视高科技中心总经理董震认为,中央级传输网络公司和省级传输网络公司的关系,最后可能会形成母、分公司的形式。

  整个过程,将会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希望联成一张全国性的广电网。

  1000亿元的大单

  广电以前对于“三网合一”之类的提法一度存有戒心,担心这是电信打算吃掉广电的借口。这次口气明显的转变,似乎让人意识到,广电对于进入电信市场的渴望

  广电网整合,钱是不能缺的。

  据了解,收购有线电视网,通常有两种方式:按账面净资产计算、按每名用户的价值计算。在市场化的收购里,后者运用较多。当年中信国安进入湖南长沙、益阳等有线电视网,就是采取这种方式。

  在广电集团成立大会上,透露出来的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是9000万户。欧阳武认为,按照2000年收购每个有线电视用户需花费600元计算,仅此一项就需要500亿左右的资金。而且,600元/户的价格实际上只能收购一半的股权。

  他表示,如果对有线电视网进行双向改造,以适应各种新兴业务,也需要大致花出同样的价钱。这种测算的依据是,上海市曾对全国100万名有线电视网的用户进行双向改造,共花去6亿多元,平均每户是600元多。

  仅此两项,广电就需要有1000亿元的资金。此外,中广网络建设全国性骨干网以及各省建设省级干线网,也需要大笔资金。欧阳武的观点是,广电资金需要如此之大,必须要有创新性的思路,才会有财力整合全国有线电视网。

  关于广电资金来源的说法一直众说纷纭,广电方面似乎也不愿意就此多谈。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中广网络的主体公司,中广有线里引进了四通集团的资金,四通董事长段永基也因此得任中广有线的副总裁。此外,另一个说法是,广电还得到了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对方将向中广网络提供200亿元的信贷资金。

  不过,中广网络和各省级传输网络公司的成立,以企业的形式独立后,至少从融资角度看,打开了资金的通道。传输网络以前隶属于各级电视台时,只是非经营性资产,无法用于融资。

  黄升民教授认为,广电资金到位情况,将决定有线电视网的整合进程。

  此外,坊间对于广电进入电信的说法也一直流传未绝。而且记者注意到,在中广网络成立的大会上,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和陈晓宁都提出,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

  了解广电和电信之争的人都知道,广电以前对于“三网合一”之类的提法一度存有戒心,担心这是电信打算吃掉广电的借口。这次口气明显的转变,似乎让人意识到,广电对于进入电信市场的渴望。

  从中广网络的经营范围看,互联网服务赫然在列。但是仅以此判断,广电将会在近期内打算进入电信市场,也可能会发生偏差。有关分析家指出,即使不考虑政策上的限制,由于广电网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整合,短时间内进入电信市场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何时广电会真正涉足电信,欧阳武认为,这将取决于广电网整合的力度和进程、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跟进。他表示:“对有线电视网整合,一定要多用经济手段,尊重市场的意志。”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发表评论】【通讯论坛】【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三网合一大势所趋 广电网通合谋电信业新版图? (2001/12/24 13:17)
电信广电“冤家”聚首共建“视信在线”娱乐网 (2001/12/21 10:03)
广电网络全国大整合 电信电视PC三网融合在即? (2001/12/19 07:06)
WTO催生广电大亨 政府一手缔造翻版AOL时代华纳 (2001/12/12 08:12)
收编中央六媒体成巨无霸 广电集团开拔 (2001/12/05 17:58)
捆绑央视跟TVB合资宽带 上海电信突破广电禁区 (2001/11/28 13:50)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发祝福短信得大奖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千首新浪短信点歌
闪电传情不看不行



新浪商城推荐
岁末精品打折!
  数字卡专区
  • Cncard171包月
  • 云网165上网卡
  • 网通全国IP卡55.49
  • 联通IP卡32.49
  • 吉通IP卡6折起
  •   数码礼物专题
  • 数码相机360元
  • MP3数码复读机
  • 索尼P30相机
  • 音乐数码相机
  • MD数码音乐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348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