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突然响起一阵熟悉的手机乐曲,几名乘客不约而同地查看自己的手机。当终于有人接通电话之后,其余几个人长出口气,神色中也多少显出几分尴尬。
使用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可手机提供的铃声选择也就是那么几十种,所以类似的场景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但对于标榜个性的时尚一族,与别人使用相同的手机铃声被认为是最没面子的事,也正因如此,手机铃声下载业务在全球大受欢迎。
更新铃声成时尚
近两年来,出售手机铃声已经成为一门十分火爆的行业。人们只要在这些铃声提供商的网址上选中自己喜爱的铃声,就可以通过打电话、在线登记或是发送短信息,把铃声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下载铃声的费用显示在用户的手机账单上,由无线运营商和铃声提供商分享。
从全球来看,欧洲和亚洲开展铃声下载业务较早,仅英国就有至少1200家铃声销售商,而日本去年的铃声销售额更高达3亿美元。日本的时尚一族简直对下载手机铃声着了迷,16岁的川口雅子说:“我不太喜欢打电话,但每月至少要改变手机铃声一到两次,这是个时尚问题。”
铃声提供商也挖空心思满足这些时尚一族的需求,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歌曲,都能找到相应的手机铃声。往往电视连续剧刚刚开播,第二天就已经能够下载由电视剧主题曲改编的手机铃声了。有的铃声提供商为了吸引人们注意,甚至把放屁的声音也收录到可供下载的手机铃声目录当中,想想看,在拥挤的地铁中响起这样的铃声,该闹出多少笑话。
手机生产者也不能忽视铃声下载业务的影响。此前只有少数手机能够下载铃声,但现在,不但铃声下载成为新款手机的必备功能,而且据报道,明年推出的大
多数手机还将装有第二个扬声器,使用户的手机音乐听起来更悦耳,同时这一扬声器也将允许用户自己编辑铃声曲调。
铃声市场潜力大
美国的铃声下载服务则刚刚起步,但预计到明年,美国国内的所有无线运营商都将提供这项业务。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诺基亚这一次跑到了前面,预计到2005年,它的铃声业务将给它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利润。摩托罗拉也不甘落后,11月初它宣布与Ztango公司结成联盟,由后者向摩托罗拉手机用户提供铃声下载服务。美国对下载铃声的收费为1美元到10美元不等,扬基集团的分析家预测:“目前美国的无线用户超过1.15亿,如果他们每人挑选一支自己最喜爱的歌曲作为手机铃声,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就将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业内人士认为,铃声下载业务有助于使更多消费者开始习惯为内容服务付费,消费者可能会进一步接受其它移动通信业务,如无线账单支付、信用卡交易业务以及卡通图片的待机画面和手机游戏下载服务等等。
成为版权新战场
但在这个新兴市场中,版权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线版权保护组织“英国版权监督”说,“互联网上充满了盗版铃声,65%的铃声提供商没有从版权机构获得许可,全球的唱片公司每天因此损失的版税高达75万美元。”美国出版商协会(ASCAP)等版权代理机构也声称,不能再对手机铃声中的侵权行为坐视不管了。ASCAP代理着几十万首流行歌曲的演奏权,目前已经开始对铃声公司进行“清理整顿”,向其中10家公司发出了版权使用许可,还有10家申请等待批准。
下载手机铃声究竟是否属于对音乐作品的复制和传播,在版权机构和铃声提供商之间还存在很大分歧。版权机构认为,网上提供下载的铃声虽然已经被制作成电脑音乐格式,但仍然属于版权意义上的使用,属于公开复制和传播音乐作品。而铃声公司则认为,手机铃声并不是对音乐作品的简单复制,而是对原有音乐作品的改造,包含了附加的音乐格式转换,而且十几秒的手机铃声,也称不上传播音乐作品。
此外,由于各国的版权保护法不尽相同,不同地区的铃声公司在申请许可证的程序上也有很大差别。例如欧洲的铃声公司只需从一家音乐出版商取得一个许可证,就可以获得该许可证覆盖的某个目录下所有歌曲的使用权,如果这个出版商所在国是欧盟成员国,该铃声公司就可以向欧洲大陆上任何地方的手机用户销售铃声。可是在美国,铃声公司需要支付“物理权”(将音乐转化成手机铃声)和“演奏权”(播放音乐)两项费用。此外,欧洲铃声公司认为它们从欧洲版权组织拿到的许可证是全世界通用的,但ASCAP等美国的版权机构则坚持认为这些许可证在美国行不通。
尽管到目前为止,手机铃声引起的版权问题还没有像纳普斯特(Napster.com)或MP3.COM引起的争执那样白热化,但手机铃声肯定会成为继音乐下载网站之后的另一个数字版权战场。(秦山)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