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李佳路)一项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LAS-CDMA(大区域同步码分多址接入技术),日前在1.6兆的带宽上实现了上行64Kbps、下行384Kbps的数据传输速度,不仅领先于其它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而且在性能上完全满足并大大超过国际电联规定的指标。
记者通过LAS-CDMA实验网看到,在单一载波上,机站以384Kbps速率同时传输语音和数 据后,在行驶的汽车中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接收的电影声音和图像十分清晰。据介绍,由北京邮电大学李道本教授经历十余年时间研制开发的LAS-CDMA技术,以独特的智慧编码技术为基础,采取革命性的多址编码设计,有效克服了传统CDMA的自干扰性,实现了“零干扰窗口”。随后结合了具有高效与丰富频谱资源特性的时分双工模式(TDD),组成了TD-LAS系统,其频谱效率高于目前欧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4倍。
这项技术还具有与高速IP和分组数据业务前向兼容、与现有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后向兼容,同时支持不同速率的数据业务和话音业务等特点。实验结果还表明,其成本也比其它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成倍降低——手机成本减少一倍,基站等网络成本减少二到四倍。国内18家企业也已经共同签署了推进这项技术标准化的合作建议书,表明了许多公司对这项技术抱有很大希望。
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徐顺成认为,目前各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都不够成熟,也使得国际电联的技术标准要求一降再降,想要解决传统CDMA的技术缺陷有相当难度。LAS-CDMA技术从核心码上取得了突破,从初步的实验看效果也非常不错,已经超过了国外技术水平,引起了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关注。(完)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