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化的四环路上周已全线贯通,四环路横穿“科学城”,给经历了近五十年风雨的中国科学院中关村科研基地添了新色与活力。
从中关村或北四环适当路段向东望去,可发现一银白色尖顶高塔矗立于中关村东端。塔高在100米以上,比烟筒粗且上下直径趋同,体表垂直布有分层窗口;比楼房“瘦”,没有楼房特点,像个大圆柱。傍晚,从保福寺桥南望,塔顶闪着鲜红的警示灯,与新建四环主路 橙黄色路灯遥相呼应,像专为科学城增加神秘情调。
这个塔称作“落塔”,英文是“Drop Tower”,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落塔在英国。布里斯托尔(Bristol)的商人威廉—瓦特斯1785年建起27.1米高的塔,利用塔顶的融铅下落生产铅弹,谓之“落塔”。
中关村新出现的落塔,是中国科学院参与太空活动的产物,并非中国第一个落塔。塔内有“舱体”,从塔顶自由下落时舱内呈现失重状态,就像太空飞行器在运行中出现失重一样。落塔中的舱体在很短时间就落到地上,当今世界上落差最大的落塔(利用废竖井建成,约800米)也不过获取10秒失重时间。还有利用上抛、下落全过程取得失重时间的,也是10秒。这短短数秒却是宝贵的,有些太空实验过程可在塔内模拟重现。严格地讲,整个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失重,称作微重力实验塔更准确。这种塔全球有数十座,有高出地面的、也有地下的,还有地上、地下结合的。
中关村这个塔建在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北墙外,离空间中心实验楼仅数十米,非常方便,就像“裁缝手中的剪刀”。对北京来说,也可称得上是海淀区的新景点。(王景涛 文 穆春雷 摄)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