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黄威)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近日传来喜讯:联想、方正、同方、紫光、金长城等“村”内企业生产的电脑产品销售总额已占到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在中关村的助推下,北京的网民已达278.78万人,占到全国上网人数的12.3%。
据国家有关部门最新测评的结果,首都北京各项信息化指标包括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均居全国之首。而作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 产业基地与产品交易集散地的中关村,在北京实现这几个信息化标志性数据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是由于中关村2000多家信息技术企业的多年努力,不断推出台式、笔记本、掌上等各类电脑新品,电子笔、扫描仪、语音录入等快捷方便的电脑输入方法,以及娱乐、教育、财务、企业管理等各种软件、系统集成产品,才推动了北京市民电脑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平均每百户人家拥有计算机23.5台的全国最高普及率。近年中关村涌现出近千家集成度高、涉及网络概念的科技企业,使得网络和信息等现代高科技逐渐成为京城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中关村已奠定了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坚实基础。这里形成了一批以联想、方正、四通、同方、紫光等为代表的大型技术骨干企业,如连续3年在全国电子百强评选中位居前列的联想集团,去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9%。具有自主产权的紫光牌计算机扫描仪,其国内市场份额也近三分之一。中关村还拥有一批在某个信息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领军型企业,如开发出多元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中科院自动化所汉王科技公司、我国唯一的全系列服务器供应商曙光科技公司、巨型软件企业中科红旗公司等。
中关村已成为首都实现信息化的“加速器”。现在中关村企业参与建设的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已具一定规模,并与中国电信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以及中央各部委交换网、银行专用网、全国有线电视网等重要网络实现了互联互通。有123个政府机构在北京市级机关中心网站“首都之窗”建立了自己的门户,政务电子化走在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今年以来首批得到“北京市民卡”的1.8万名职工开始到医院“刷卡”看病,医疗保险系统初步实现了信息共享。首都电子商城的雏型也已初步形成,并且成功地实现了在线大额支付。
资料表明,去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完成工业产值915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0%。而在园区经济格局中连续多年保持主导地位的信息技术产业,其产值达到了611亿元,占到总值的70%以上。此外,以中关村企业为核心的北京软件产业出口额,现已占到全国软件出口的三分之二。(完)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每天得新款手机大奖!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