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在西雅图的微软基地,每星期都会举行一场“声讨大会”,有时身为CEO的巴尔默还亲自主持。他们会把产品的报道全部剪辑出来。对微软有利的报道、中立的报道、负面新闻分门别类加以分析,以此为成绩表,决定产品的命运。 把报导看成是产品 微软对舆论的重视程度反映在整个公司的每一项细节之上。在微软内部有一套资料库,记录了大批记者的每项报道,微软会分析他们的报道手法(例如尖锐、温和)、报道频率,还要看他们的“人生观”(例如支持Linux的反霸权主义者),从而度身定造一些媒体方案。在他们眼里,报导也是一件产品。 举足轻重的分析师与微软的关系更为微妙。分析师就像一把两刃刀,微软要借助分析师的中肯报告影响外界的舆论。分析师同样需要微软的“独家情报”增加在业内的地位,作出更独到的分析。为了和分析师机构打好关系,微软每年均会购入大量研究报告(往往每份超过万美元),成为几家分析机构的主要客户。 盖茨亲自接待专栏作家 微软也会主动向记者介绍一批支持微软的二线分析师,以求让他们的曝光率提高。在访问中,还不时提醒他们,说些一针见血的话,好让读者有深刻印象。 最难对付而又最有影响力的首推几家重要媒体的专栏作家(如《华尔街日报》的WaltMossberg),他们能以一支笔随时把你抬到天上,也有能力把你一举拉下马。据说,曾经有专栏作家轻轻赞扬一件寄发电邮的小电脑,自此,那件产品竟卖出60万件,并获多项风险基金主动投资。 当这批专栏作家大驾光临时,就连盖茨也会亲自接待。 改进产品 但求舆论支持 对微软而言,他们宁愿在产品未推出前先给部分人士测试,若不符合他们胃口便先行修改,免得到产品推出时,舆论再有机会挑剔。可以说,微软不是为顾客改善产品,而是为舆论而改进。 微软越来越重视互联网浏览族,给他们看一些未曾上市的产品;还会提供24小时电话专线,让他们提意见。 甚至微软的内部高层也认为,微软的公关已走火入魔。有时是纯粹为了曝光而作出一系列无谓的宣布;有时甚至是为宣传而刻意与一些公司签约。 《市场报》 (2001年03月05日第四版)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