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编者按:泡沫争论似乎一直是伴随中国互联网市场成长的一个不衰的话题。从搜狐在国内率先引进风险投资,到短短时间内催生出巨大的中国互联网市场,风险投资模式应该说居功至伟。但同时,大量的让中国网络精英们“不知道怎么花的”钱也直接搅起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层炒作泡沫。资本同时催生短期行为,双纫剑第一次显示了它的威力。 纳指狂泻之后,似乎所有的关于财富的神话故事都离我们远去了。网络热开始降温,员工纷纷跳槽,“堵在国门外”的风险投资商们一夜间变得“朝三暮四”。然而所有的信号都表明,资本市场“恐慌是暂时的,贪婪是永恒的”。11月份将在深圳举行的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深圳2000·中国资讯科技与风险投资高峰会”,即是一个明证。 中国的广阔市场总是一个让人产生美好希望的地方。此次资本市场调整后的重新启动,一方面固然将拉动中国互联网市场再次升温。但资本意志对赢利的渴求,却可能再次搅起一层,将中国互联网市场引到一个十字路口。 “恐慌是暂时的,贪婪是永恒的” 美国咨询调查公司VentureOne8月1日公布的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美风险投资投资总额已经接近去年的总和,而互联网企业融到的风险投资额度要比1999年全年筹集到的风险投资总和还要多,占今年上半年全美风险投资总和的86%。 从这个数据来看,风险投资对互联网的疯狂程度超出了业界人士的想象。NASDAQ的动荡似乎并没有降低风险投资的热情,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中国互联网集团总裁吴敏春认为,“这次纳斯达克调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聪明人会在这时候投资”。6月6日,“中国互联网创业与风险投资大会”在京召开。这是首次在国内举办的探讨中国互联网业风险投资的大型国际会议。果然在这次会议后,到会的100多家海外风险投资商与近20家新创互联网企业达成了投资意向。其中,包括“中国纸网”、“生物引擎”等数家公司已经拿到了第一期融资。 在这次大会上,到会的国际数据集团太平洋技术投资基金副总裁章苏阳向记者表示,IDG进入中国十几年了,目前在华投资项目发展良好,互联网方面的平均回报达到三十多倍,远远高于美国。“中国的广阔市场总是一个让人产生美好希望的地方。” 国际投资公司表示,他们今后将继续增加对正在不断发展的亚洲市场的投资,尤其是大中华地区,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其中中国肯定将得到我们20%的投资资本,我们对中国的投资大约是1200多万美元。我们将继续增加投资。” 对于看上去前程无限的风险投资业,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也不甘心一边冷坐。联想集团宣布以2.7亿港元的代价收购赢时通40%的股份,他们的投资重点也将是互联网产业。柳传志认为,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才刚刚开始,尽管目前还充满泡沫,但肯定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在这一领域进行投资才体现了风险投资的意义和价值。 已在国内成功投资了10多家互联网公司的中国互联网集团(CIG)及时捕捉到了这一“风险投资信号”。据吴敏春透露,11月29日到30日,由CIG主办的“深圳2000·中国资讯科技与风险投资高峰会”将在深圳举行。届时,将有包括雅虎的早期投资人在内的100多名海外最著名的投资银行、风险基金、咨讯界企业的代表,汇聚深圳高峰会,希望能够觅得好的资讯业投资项目。此次参会的将有高盛投资银行、美林证券、日本软银、雷曼兄弟、英特尔财团等二十多家全球著名的金融投资证券机构,同时有思科、惠普、Oracle、戴尔、诺基亚、香港盈科等世界知名的资讯业企业。 据吴透露,在这次2000年中国资讯界与风险投资界规格最高的盛会上,最受人瞩目的将是20家正在寻找第二期或第三期融资的中国优秀资讯企业的融资演讲大赛。来自这20家中国优秀资讯企业的演讲者,将接受来自海外最著名的风险投资机构代表的严峻审评,同时将在现场与专家进行精彩的专业答辩。大会结束时,将从这些演讲中评选出优胜者颁发“中国优秀资讯企业融资演讲”最佳奖项,优胜者将同时有机会获得巨额投资。 风险投资风向标透露了一个信号:眼前的低潮绝不是永远的低潮。对于一个真正的投资人来说,只要这个市场足够大,就肯定存在投资的机会。 对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大”,吴敏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尽管在互联网领域,全世界都在追随美国,但中国市场有其特别的地方,因为美国的传统产业都已经发展得很好,而中国则不一样;网络产业的诞生,可以使中国的经济越过许多历史阶段而一步到位,因此,它的发展空间无比巨大。我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国的网络市场肯定会超过美国。” 水晶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总监曾焕哲先生在6月份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创业与风险投资大会”上作了一个演讲。当时曾焕哲出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人在墙上攀岩走壁,一个人骑在窗台上东张西望。曾指出,前者才是真正的VC。很清楚,中国如果不是大市场与高风险并存,他们是不会来的,要他们来也没用。 新浪COO茅道林对资本市场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有精辟的论断:“对资本市场来说,恐慌是暂时的,贪婪是永恒的”。茅的话再清晰不过地表明,NASDAQ的调整只是暂时的,投资者的人性使然。 资本是一柄双刃剑 资本市场仍然看好中国互联网市场,应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然而,资本意志对赢利的无限渴望,却可能再次将中国互联网市场引到一个十字路口。 就在两年前,对中国互联网精英们来说,赢利似乎是不在考虑范围内的,他们只关心以什么方式去挣来足够的“眼球”。道理很简单,做门户要上市,没有足够的浏览量,一切都是白搭。至于上市以后公司怎么发展,那是上市以后的事情。 当新浪、网易、搜狐的故事宣告上市不再是神话之后,赢利就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所以我们正在目睹一场资本驱使下的“创收竞赛”——许多企业为了上市或者为了作给现在、未来的投资人看,不惜低价甚至以亏损价在网上销售电脑、手机等产品,或者不计代价不计后果去购并一些“有收入”的企业。国内一家企业的股东前不久提了一个要求,实际注册用户年底之前必须从目前的一万多人达到100万人以上,从明年开始必须赢利。 资本成了网络商业竞赛背后的一条鞭子。 互联网不是资本催生出来的,但是互联网热潮却地地道道是资本催生出来的。没有资本的残酷压迫、威逼利诱,网络企业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么快就加入疯狂“制造”收益的新一轮竞赛。资本这柄双纫剑正在显示其第二次拔剑的威力。 互联网是一场持久战,但是在赢利要求这支鞭子的鞭打下,参加这场战争的人感觉每天都好像在跑一场短跑。企业提高赢利收入理所当然,但是投资者、创业者违背商业规律,不惜代价压缩企业的投入产出周期,不能将长跑变成短跑,只能将过去空泛炒作的短期行为变成今天强行制造企业收益的短期行为。资本的获利要求没有错,企业的发展需求没有错,问题是如何避免一种短期行为变成另一种短期行为,一种泡沫变成了另一种泡沫,一场危机完了又是另一场危机。 幼稚的中国网络企业,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在资本与企业之间、长期与短期之间维持平衡,有没有足够的能力避开资本这柄双纫剑的负面杀伤,已经成为新一轮大战中是否能够存活的决定因素。 对赢利渴望的合理规避需要企业和投资者双方的共同调整。百联网讯公司总裁黎和生即认为,“长期而言股东们的赢利要求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从企业目前所处的成长阶段来看,这种要求在不在合理的范围内。要是赢利压力太大、不切实际就成了短期行为,容易矫枉过正,最终变成了扼杀企业的短期行为。在此中间必须遵循商业规律。” 主导局面的往往是希望通过资本市场而不是企业目标市场套现的风险资本的获利需求,而不是创业者、管理层的经营发展需求。从今天许多企业为了制造营业收入以至于不择手段、不计代价的情况来看,风险投资、资本意志又一次扮演了制造短期行为的角色。 黎认为,即使大幅度提高业务收入指标,也并不一定出于拓展企业发展的长期考虑,主要是服务于进一步融资、上市这些短期目的。基本的商业规律被扭曲了,一些快速膨胀的想法在传统行业也未必现实。做企业有做企业的要求,如果什么都为了上市融资,经营最后肯定搞不好。一开始就希望企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可以是一种期望,但是不现实,对想要解套的投资者自身而言也未必现实。 应该说,包括股市在内的资本市场今后将会在更大程度上约束企业的短期行为。要像以前那样短线操作快速上市基本上不太可能了。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法规限制、市场发育程度处于初期阶段,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中国互联网面临的是一场20公里竞走似的持久战,而非百米冲刺。 在这场持久战中,不能获得资本投票的经济是没有前途的经济。然而获得什么样的资本将直接决定一家企业何时出局。至少我们已经认识到,网络经济在中国下一轮的成长主要驱动力应该来自于长期资本,我们需要风险资本但更需要长期风险资本。 网络神话时代已经终结,简单依赖风险投资、电子商务等一些简单的概念就能够成功的时代已经终结,网络经济是复杂非常的产业生态系统,企业的成功也将取决于真正适合自身的成熟、缜密的操作战略与策略。挺过危机,做好准备,才能够在机会到来的时候赢利。(程刚、亚辉)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