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听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经营与管理 > 前程无忧上市专题 > 正文

人物:“前程无忧”CEO甄荣辉铸造人才帝国(图)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7月05日 18:35 南方都市报
人物:“前程无忧”CEO甄荣辉铸造人才帝国(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日前,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在海外推出了第一本致力人力资源交流的大型中文杂志———《中国机遇》。与此同时,前程无忧今年上半年在深圳的营业额较同期翻了一番。虽然只有短短几年的成长经历,前程无忧却迅速发展成为业界大腕,去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武汉等十二个城市建立分公司,注册会员超过290万,其迅速发展的轨迹令人关注。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点点通赠通行币开始了
人大附中网校招生中 让国庆更绚丽

  上周末,在前程无忧深圳公司,记者采访了前程无忧总裁甄荣辉————一个被媒体称为没有办公室的CEO。记者见到的甄荣辉,俨然一副行者模样,身边放着两个很大的行李箱,其中一个箱子被甄笑言是自己的办公室。

  人才缺口催生市场

  记者(以下简称“记”):作为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总裁,您对目前国内的人力资源状况怎么看?

  甄荣辉(以下简称“甄”):目前,国内的人力资源正呈现两大特点。首先,这是一个高流动的行业。人才和资金一样,已经没有地域的限制。人才已不仅仅属于某个区域或者某个国家,现在的人才属于全球。由于报酬和生活水平的原因,有潜力的人才总是往机会最多的地方流动。

  在此大背景下,人才缺口大是国内人力资源的第二大特点。尤其是具备中高层管理经验和具备专业经验的人才存在较大缺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兴行业的不断催生,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有一大批中小公司,五年或者十年之后,这些公司的业绩都将翻十倍。从1个亿到10个亿,管理架构最起码翻三五倍。同时,这些企业迫切需要到海外上市,这就决定了他们需要具有中高层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而这些需求可能是内地的人才无法满足的,因此他们就必须把眼光投向海外。例如,上海的半导体行业,目前就急需海外人才。

  今年4月份,前程无忧在国内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涉及500家各种性质的企业。最后的结果发现,60%的企业聘用了海外人才。按平均额计算,每个企业拥有5个海外人才。而且,20%的企业还希望进一步寻找海外人才。

  记:但是,从总的情况看,更多的企业还是在启用内地的人才。

  甄: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价格,其二是国内的企业大多不具备管理海外人才的经验。这也是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两大壁垒,决定了人才在全球流动的速度相对较慢。但是,在中高层管理和专业经验两个领域,目前的人才流动还是很快的。

  记:按照您的意思,本土公司希望聘用海外人才,但是,另一方面,外资公司却大肆强调人才的本土化,两者是否矛盾?

  甄:两者的情况并不同。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时,往往带入一大批海外人才到中国开拓市场。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他们也聘用了大批的国内人才进行培育。时至今日,几年或十多年过去了,本地的人才已经成熟,已经具备了海外人才同等的经验。因此,他们开始大量启用本地的人才。但是,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得到这群精英的几率比较小,他们只能到海外寻求。

  记:在人才流动的背景下,大量的人才缺口,就产生了人力资源服务的巨大市场。

  甄:对。虽然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很多,但最急需的却是跨地域的人才渠道。例如前程无忧的《中国机遇》杂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偶然发现入市时机

  记:我注意到,之前您是贝恩国际策略公司的副总裁,您为什么会想到投资前程无忧,而且在2000年放弃百万美元的年薪,由投资者转向经营者?

  甄:投资前程无忧纯属偶然。1994年,我还在贝恩工作的时候,我们想做一个招聘广告。当时,在《中国日报》和《北京青年报》做了广告之后,虽然后者的应聘效果还不错,但由于印刷方面的限制,企业的形象宣传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当时就觉得应该有一个专业的招聘平面媒体,并且要印刷精美。而且,我进一步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商机。

  于是,1998年底,我个人投资了几百万成立了一家招聘广告代理公司。这就是前程无忧的前身。后来又投身互联网,开通无忧工作网。并且从海外融资1400万美金。  

  事实上,我在20世纪90年代还有很多别的投资,前程无忧只是其中一个。而且,当时也没有想到蛋糕会这么大。放弃贝恩到前程无忧,是因为当时招聘对企业来说是一件头痛的事。到现在为止,我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来招聘自己的员工。

  记:您在进入这个行业时,对这个行业怎么看?

  甄:我认为,对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说,财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是两个必备条件。这是有事实可以证明的。贝恩的做法是,把一些公司接收过来,把自己的团队放进去,几年后就扭亏转盈。而且在过去15年每年的回报率都达到了110%。

  在这两个条件中,找钱其实不难,中国很吸引投资,但找人却很难。很多企业都认为,中国机会特别多,但要把机会变成现实却比较难。其中关键的原因就是管理团队。因此,在进入这个市场时,我认为如果能把人力资源这个市场做好,空间非常大。

  集中化洗牌尚需时日

   记:到现在为止,前程无忧进入市场已经三年多了,您现在对于这个市场又怎么看?

  甄:近几年,有关招聘的网站在北京和深圳发展很快。按照有关方面的统计,据说目前有招聘网站300到500家,招聘机构则有几千家。从总体上来说,这是一个具有规模效益的行业。从大体上看,前程无忧、招聘网、中华英才网、人才热线等几家做得比较好。

  记:去年10月份,有关政策确定了外资在人力资源市场的合法性。虽然外资早已通过各种形式进入这个行业,但毕竟这是一扇大门的敞开。而且,不久前,香港的JOBSDB收购了中国人才热线。您认为在这段时间是否将形成外资进入的高潮?

  甄:事实上,由于先前国家对外资能否进入网络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此外资人力资源公司在政策没有出台前,已经通过网络进入这个市场。例如美国风险投资基金于1999年进入招聘网,前程无忧在2000年年初也引进了海外资金。

  但是,政策的允许并不意味着很多巨头的蜂拥而入。从理论上讲,政策的放开,能涉及的服务范围更广,也会吸引竞争对手进入。但据我们所知,美国的巨头在欧洲都没有赚到钱,短期内估计不会进入中国市场。日本的市场领导者则比较保守,对这个行业海外市场的开拓可能不会太快。

  从目前的情况看,只会有一些小规模的资金进入。

  记:这些资金是否将对国内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形成冲击?前程无忧将如何应对?

  甄:这些资金势必会针对某些专业市场,因此对国内有些企业来说,肯定会有一些影响。但是有冲击才能有进步。当然,这对前程无忧肯定不会存在影响。对于前程无忧来说,政策的放开是一件好事———由于前程无忧有一部分外资背景,以前前程无忧无法涉及某些领域。

  媒体是发展的基本平台

  记:前程无忧为什么会从一个招聘网站,转换成一个全方位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甄:我认为,公司的定位不应该以产品为主,应该从客户出发。因此,前程无忧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招聘网站或猎头公司,而是一个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就是说,满足人力资源经理所有的需求。

  记:在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中,媒体处于什么地位?

  甄:媒体是这个市场最基本的条件。除了网络之外,前程无忧在各地跟很多媒体合作。例如从年初开始在深圳跟南方都市报合作后,前程无忧的营业收入翻了一番。本报记者阮菊英


评论】【IT业界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