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视服务标准推出 安装出问题厂家买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09:44 深圳特区报 | ||
一些企业正准备出台平板电视整机和主要零部件“三包”标准 【本报讯】(记者 刘伟) 平板电视因安装出现故障,厂家要包修包赔。昨日,中国标准化协会在京宣布,平板电视安装服务标准正式出台。该标准在采纳TCL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参照了相关标准规范,属于国家先进性标准,填补了平板电视服务标准空白。 平板电视买得起“修不起” 随着平板电视价格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平板电视列入购买计划。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平板电视的投诉日渐增多,甚至出现买得起、修不起的怪现象。 家住深圳南山区阳光带海滨城的谭女士,去年6月花1万元多元买了台42英寸的 等离子电视。今年春节前,挂在墙上的电视突然掉下来摔碎了,原因是支架安装不牢。经多次交涉,厂家才承认是自己的过错,答应更换一台电视,但一番周折让谭女士心力交瘁。其实,安装问题只是平板电视售后服务问题的一方面。比如, 液晶屏、等离子屏出现坏点,厂家通常以不是主要部件、不在“三包”范畴为由,不包赔;液晶电视更换灯泡等零部件,厂家以超过自定的保修期为由,收取几千元的维修费等。标准盲区引发投诉不断 “平板电视售后服务之所以引起消费者关注,与其产品属性密切相关。与空调一样,平板电视只能算‘半成品’,只有经过专业设计、安装,才能实际使用。”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助理徐炽透露,从统计数据看,近年用户针对平板电视的投诉比例逐年增多,其中75%的故障与安装不规范有关。 记者曾多次走访深圳各家电卖场和企业,发现因现行“三包”规定存在盲区,市场上有关平板电视售后服务的规定基本上是一家企业一个标准。比如电视支架质量参差不齐;整机免费保修有的规定3年,有的承诺1年;维修收费价格不透明,有的零件相差千元。 据了解,目前执行的国家“三包”规定,在24类产品中,不包括液晶、等离子电视。因此,若平板电视出现问题,只能参照液晶显示器,“享受”保修一年的服务。但出现消费争议时,通常只能按照企业承诺的维修标准。 某彩电企业市场部总监告诉记者,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平板电视核心部件掌握在海外企业手中,价格较高,厂家若履行相应的售后服务职责,承担的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国家在平板电视售后服务上的标准规定迟迟未出台,也导致各厂家在承诺保修期限、范围上大打“擦边球”,整个行业售后服务标准出现混乱。 市场规范需要有法可依 服务标准的缺位,已对平板电视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制约。TCL此次起草的平板电视安装服务标准,为行业开了一个好头。该标准就安装环境、安装位置、支架承重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如安装使用期限不低于产品的安全使用期限等。TTE(TCL-汤姆逊)中国业务中心服务中心总经理张学军解读说,按照该标准,若平板电视因安装出现问题,厂家要承担所有赔偿、维修责任。 记者注意到,其他厂商和协会也开始动起来。苏宁电器牵手TCL、海信、厦华等起草服务标准,确定平板电视整机和主要零部件“三包”期限。海尔前不久提出“三包六免”的服务标准。中国电子商会目前正着手修改旧的“三包”规定。 不过按国家规定,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层,因此此次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的平板电视安装服务标准属协会标准,并不具有强制性,其他企业是否“买账”还不得而知。某合资品牌深圳分公司负责人就说:“我们有自己的服务标准,是否引用TCL起草的标准还要看看。” 对此,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李忠海表示,由领导厂商制订先进性标准,然后推广至全行业实施,正在成为全球通行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