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A们来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 14:5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TATA们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的消息也给欧美市场带来了“把业务放到中国去”的新的理由。Gartner甚至在报告中指出,“一个新的以中国为基础的全球采购供应商即将诞生。” 本报记者 沈建缘 北京报道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称,发改委联合印度软件企业TATA集团旗子的TCS、微软、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等共同组建的超大型软件合资企业的商业谈判已于日前启动。 超级航母 据悉,该合资公司董事长由中方委派,总经理人选由印方担任,TCS总裁S.Ramadorai向记者表示,印度企业TCS将在新公司至少占有50%以上的股份,并负责搭建团队,其中1/4的员工将来自印度,但公司名称仍在讨论中。 截至目前,微软关于合作的法律程序已经完成。京津软件出口基地,微软和TCS三方也已正式组建商务谈判小组,合作三方将在一个月内完成有关具体细节的谈判,包括中关村软件园提供前期场地以及未来合资公司新建软件园的土地审批等问题,以及合资公司未来是否作为重点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等开始运作后将面临的关键问题。有关人士表示,谈判有望年底之前完成。 根据协议内容,中印双方共同组建大型软件企业,初期规模将达到5000-8000人,该项目建成后将在未来五年内提供2亿美元产值。按照发改委的意愿,这个被定位为“国际水准的大型软件外包企业”的合资公司,将为国内软件外包企业提供一个真实可见的样板,同时为国内外包企业解决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的问题,最终成为国内软件企业向欧美市场发展的跳板。 微软搭桥 2004年初,微软接受了发改委帮助中国政府发展软件外包业务的提议后,将五家印度合作伙伴介绍给发改委,以解决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化” 的问题。2004年底,作为“发改委微软合作办公室”的延伸,中印合作软件外包企业项目启动,发改委牵头组成了“中印项目合作办公室”,办公室“九人小组”成员分别来自 国家发改委、微软、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中关村软件园和北航大用公司等机构。2005年2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印首届软件峰会拉开了中印软件企业合作的序幕,印度四大软件TCS、Infosys、Satyam和Wipro都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愿望。3月,“中印项目合作办公室”与印度软件业四大巨头的谈判进入白热化。 “我们有几十个指标来,衡量将与我们合作的企业,尽管面对这样的大公司,我们还是更胜一筹。”中印项目合作办公室首席代表曲龄年告诉记者,“我们的目的是找到一家跟中方的期望值最吻合的合作伙伴。”经过四个月四十几轮的艰苦谈判,6月27日下午,中印合作办公室谈判小组最终确定与TATA集团下属的软件外包企业TCS签约。 据说最终选择TCS的原因,是因为TATA集团的“综合战略”和“长远眼光”。 谈判过程中,TCS和微软对合资公司勾画未来版图是,“这家合资公司75%的业务来自国际市场,并形成每年2000人的培训能力。微软在平台业务来源给合资公司支持,并为合作项目提供部分外包业务。” 事实上,成立合资公司的意味深长之处还体现在,TCS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的消息也给欧美市场带来了“把业务放到中国去”的新的理由。Gartner甚至在报告中指出,“一个新的以中国为基础的全球采购供应商即将诞生。” 投资热潮 超大型软件外包合作项目引发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比如日前Infosys投资6500万美元在上海、杭州分别建立5平方公里和300平方公里的交付中心,是Infosys除印度外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而Satyam也计划在中国建立大型的软件交付中心,目前正在南京、成都、西安、天津四地考察,年底之内将完成选址。 9月22日,TCS董事长总裁及首席运营官S.Ramadorai作为NASSCOM(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新当选的董事会主席带领NASSCOM执行董事会代表团访华。S.Ramadorai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软件外包业务的下一个目的地,而中国政府的重视和企业的发展都有助于中国成为未来最大的发包市场,这也是印度企业希望与中国合作的原因。 “与印度软件企业的合作对借鉴印度企业运作欧美市场的成功经验,改变中国软件出口60%的份额来自日本市场的局面有积极意义。”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