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揭开DVD阵营之谜 中国厂商作用关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 07:03 新浪科技 |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一位高管近日在DVD论坛指导委员会上表示,微软和英特尔直到最后几天才决定加入HD-DVD阵营。在微软和英特尔做出最终决定的过程中,中国厂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软Windows数字媒体技术战略部门主管朱迪-里巴斯(Jordi Ribas)表示:“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微软同时是HD-DVD阵营和蓝光阵营的技术供应商。”他透露,微软和英特尔创 里巴斯表示:“我们的决定主要基于蓝光和HD-DVD标准的现状。一年半之前,两大DVD阵营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基本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蓝光DVD标准因为存储容量上的优势甚至占到上风。随着时间的推移,HD-DVD标准的优势显现出来,经过仔细的评估,最终我们加入了HD-DVD阵营。” 里巴斯透露,蓝光DVD标准在6个重要领域没有达到微软和英特尔的标准,这是导致两大IT巨头选择HD-DVD阵营的直接原因。首先,微软和英特尔最为看重的一点是用户从光盘中复制正版内容到硬盘的能力。英特尔尤为重视这一点,因为这对该公司上月推出的Viiv家庭娱乐平台至关重要。里巴斯称:“光盘的复制保护功能对于消费者和整个产业都非常重要,尽管蓝光阵营曾经宣称支持这一功能,但现在的立场是不作限制。” 其次,HD-DVD标准对于混合光盘技术的支持也是赢得微软和英特尔支持的重要因素。支持混合光盘技术意味着HD-DVD光盘能同时存储DVD内容和HD DVD内容,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里巴斯称:“目前HD-DVD标准支持混合光盘技术,而蓝光DVD标准则不支持,二者的高下立见。虽然蓝光阵营宣称正在开发混合光盘技术,但我们知道一项技术从开发到投入量产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第三,生产成本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这正是HD-DVD标准的优势所在。里巴斯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蓝光DVD标准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因为蓝光阵营成员大多是日本电子设备厂商,如索尼、松下、先锋和夏普。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改变了我们的看法:中国两大DVD 播放器厂商日前宣布加入HD-DVD阵营,这意味着中国将支持HD-DVD标准。中国是全世界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目前美国销售的DVD播放器中有75%来自于中国,因此生产成本的优势转到了HD-DVD阵营一方。”第四,光盘复制成本将影响到光盘价格,为了分出蓝光和HD-DVD标准在这一领域的高下,微软和英特尔引入了价格/性能比的概念。一家光盘工厂只需要对设备进行小规模升级,就可以同时生产DVD和HD-DVD光盘。而要生产蓝光光盘,厂商需要重新购买生产线和控制系统,每条生产线的价格大约为170万美元,控制系统的价格大约为200万美元。对于利润率并不高的光盘厂商而言,这是一笔数额不小的支出。 第五,微软和英特尔认为HD-DVD光盘具有存储容量上的优势,这多少让人有些吃惊,因为从技术规格上讲,蓝光DVD光盘的存储容量占优。但里巴斯表示:“蓝光阵营号称蓝光光盘的存储容量可以达到50GB,我们也一直认为蓝光光盘的存储容量占优。但不幸的是,目前还无法证明这一点,因为蓝光光盘的数据都来自于实验室。与此同时,HD-DVD阵营已经推出了存储容量25GB到30GB的产品原型,从这一角度上讲,HD-DVD标准领先于蓝光DVD标准。” 最后一点在于标准的交互性。微软和迪斯尼联合开发了基于XML的iHD交互层,微软的下一代 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也将提供对这一技术的支持。但是,蓝光光盘协会却采纳了基于Sun公司移动Java技术的BDJ。里巴斯称,大多数电影公司都反对BDJ,因为同iHD相比,BDJ的结构更为复杂,而且缺乏新功能。里巴斯表示:“英特尔和我们的观点类似。下一代DVD即将进入市场,我们必须停止对两大DVD标准的观望。基于上述原因,最终我们选择了HD-DVD标准。”到目前为止,蓝光阵营还没有就此发表评论。(马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