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国产品牌联袂出击 数码相机吹响反击号角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10:14 中国计算机报

  2000年,国产IT厂商纷纷涌入数码相机市场,并逐渐占据了10%以上的份额。不过至此之后国产数码相机再没有这般风光的景象,其市场份额降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举办声势浩大的新品发布会,更是很遥远的事情。

  但是,6月15日,联想数码发布了500万像素CMOS数码相机V50C和卡片式F5。7月27日,华旗资讯一举推出了六款数码相机新品。8月2日,明基宣布与宾得达成策略合作,并发布
了两款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国产品牌联袂出击、吹响反击号角,倚仗的是什么法宝?又有多大的胜算呢?

  Q 1:不可跨越的技术壁垒?

  从2000年初开始,方正、紫光陆续推出130万像素和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系列产品,成为最早进入数码相机领域的IT厂商。2002年5月,联想也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数码相机产品。接着华旗资讯、朝华科技、DEC中恒等IT厂商,还有先科、TCL等家电厂商,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数码相机。2002年,国产数码相机品牌也曾占据了10%以上的份额。

  在当时的数码相机市场上,低端和高端之间,似乎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条鸿沟的两边,是国外品牌与国产品牌高度对峙,而非直接交锋。不过,这一均衡态势在2003年4月份被打破,富士、奥林巴斯、柯达和索尼都纷纷调价,主要是调整低端产品的价格。由于在供应链上游不占有任何优势,国产数码相机厂商纷纷在这次价格大战中败下阵来。

  业内人士指出,国产数码相机在市场的遭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核心研发技术的缺位。明基全球数位媒体事业群总经理陈其宏认为,目前全球DC产业前10大品牌除柯达(Kodak)外均为日系品牌。归根究底,数码相机关键零组件(如影像传感器)以及电子机构设计等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日系品牌手中,而光学镜头部分也是日系大厂能够胜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DC领域固有的技术壁垒一直是国内厂商不可跨越的障碍,因此绝大多数的国内厂商都选择使用价格在中低端市场搭建“城池”,并借长期铺设的渠道作为城池的壁垒,然而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外厂商在价格和渠道上的频频出击,使得本来就不牢固的城池更加危机四伏。

  冯军立下豪言壮语:攻破最后一个堡垒。

  Q 2:竞争越惨烈空隙越大?

  惠普和柯达是数码相机市场对抗“日系军团”仅有的两大品牌。8月1日,惠普宣布退出亚太数码相机市场,转而集中投资家庭照片打印领域。惠普的黯然退出,主要原因在于其在亚太地区相机市场表现实在一般,尤其在日系品牌占据了70%左右的份额的中国市场。

  在2004年,除了佳能,各大数码相机厂家在财务上纷纷出现了大幅亏损。而在2005年公布的财务报表中,这种亏损的局面也没有得到遏制。对此华旗资讯爱国者数码相机事业部总经理张东认为,在遭遇意想不到的严重亏损后,部分二线数码相机品牌,已经开始探讨或转型或退出数码相机市场的可能性,像日本京瓷和东芝公司,则干脆全面停止了数码相机方面的业务,这也给市场留下了很大的机会。

  当然,光是填补这些市场空隙,还远远不能满足爱国者进军这一市场越来越大的“胃口”,对于以前很多厂商抱怨没有核心部件因而受制于人的说法,张东语出惊人:“数码相机的核心部件掌握在国外尤其是日系品牌手里,不过是一些国内厂商打不开市场时的一种托词。”

  “很多人认为CCD等数码相机部件的生产研发才是核心技术。实际上,这些部件目前已经都是标准件,进行再次开发、改造的余地已经很小,而且它们已经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空间已然不大。在华旗看来,未来的核心技术应该集中于一些软件方面,CCD、CMOS、处理芯片等部件是国际厂商无法轻易实现垄断的。”张东向记者表示,CCD不再是国产数码相机品牌的“致命伤”,现在国内很多工厂都可以做。

  张东分析说,虽然日系厂商在全球的数码相机行业处于垄断地位,并且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市场,但中国数码相机市场已经进入技术同质化时代。随着数码相机核心制造技术的中国化趋势日益严重,从产品外观到功能扩展,各品牌厂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Q 3:不按规则出牌

  2002年是数码相机入门年,当时很多厂商故作聪明地认为入门产品就是低端产品,一时间,30万、40万等100万像素以下的国货充斥市场,结果没能正确引导国人的数码相机消费观,反而把国产数码相机品牌拉到了玩具级别的尴尬地步。

  “中端市场是主战场”这个观点,后来一度又成为国内数码厂商的共识。事实上,所谓的中高端市场只是针对特定竞争局势和消费需求而言的。如果只是感性地根据售价、像素、变焦等因素把活生生的市场硬给划作三两个死胡同,只能表明过去很多国产厂商已经走进了营销的误区。

  在谈及以往国产品牌失利的经验教训时,张东认为最关健还不在于核心部件缺失,而是很多厂商“按照操盘PC的手法来运作数码相机”。在张东看来,做数码相机前几年难以赢利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很多厂商一看某一年做不到赢利,就又是撤资,又是换人,这样自然坚持不了多久。相对而言,张东在内心就非常感激总裁冯军,因为这几年爱国者数码相机虽然赚不到钱,但冯军还是不断在加大投入,而从不将这些投入看作是“亏损”。

  所以,在8月15日正式推向市场的6款爱国者数码相机新品中,最令人振奋的当数爱国者V80 系列,其800万超高像素的优秀性能足以跻身国际一流水准,而且也是全球首款针对家庭市场的8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在谈及为何要主打高端市场时,冯军讲了两点原因:首先,他估计日系厂商明年才打算主推800万像素,华旗此举就是要打其个措手不及;其次,高端市场一直是日系厂商最丰厚的利润来源,也是他们不惜亏本钱做低端市场的命脉所在,爱国者进军高端,就是要切掉洋品牌的“利润仓库”。

  “你看那些国产手机真正做大的企业,前几名有哪家是靠低价格、低品味取胜的?”冯军表示,国产品牌要扭转不利局面,就必须摆平心态,稳步前进,500万像素之间的家用入门级产品作为现阶段的主战场,把500万像素及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当作树立品牌形象和技术形象的拓展目标,有选择、有节制地适度投放产品,部分进入,伺机发力,方才有最终制胜的机会。

  数码相机市场如今仍是日系品牌的天下。

  Q 4:置死地而后生

  在对日系单一阵营的冲击中,国产数码企业也开始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目前对国内品牌来说,还是先生存。”联想数码的杜若超表示。而明基电通中国产品营销总监杨承泰认为:“我们第一步要站稳,接下来再去挤进一线品牌阵营。” 杨承泰称,此次宾得与明基策略合作,除提供领先的镜头技术以外,同时也参与了系统机构的设计,未来双方还将在相关技术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与交流。

  “对市场的理解和多年积累下来的消费电子渠道将帮助民族品牌在未来的竞争中抵抗 日韩品牌。”冯军表示,本土企业的优势,正是欧美巨头在消费电子领域内的致命伤。在他看来,跟国际品牌抗衡的话有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高质优价,一个是建立在国内市场基础上的稳固的根据地。

  而在张东看来,即使今年国内数码相机市场的总容量达到四百万台,他也还是认为这样的数量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中国还有上千万级的家庭用户的需求没有真正挖掘到。从市场份额最大的消费类DC市场切入也是华旗的市场策略之一。“如果仍然走惯常的高价上市、逐渐降价抢市的老路,势必会错过非常好的发展时机。这一次,我们首先优先保障的是消费者的利益,即使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自己的利润,也要从长远上考虑品牌发展的需求。”

  冯军透露说,华旗资讯此次将动用一切资源,全力推广自有品牌数码相机市场的发展,言语间透露出“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成功”豪气。对于外界的置疑,冯军举出了2002年华旗进军MP3行业的例子,当时国内市场基本是韩国品牌的天下,华旗的举动当时甚至被很多人斥之为“自杀式的疯狂”,不过8个月后爱国者MP3已经追上了三星,这两年更是牢牢占据了市场第一的宝座。“MP3能做到这一点,数码相机为什么就不可以?”冯军表示。

  国产数码相机开始逐渐受到业界重视。

  资料链接

  2004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规模与结构

  随着数码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休闲娱乐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数码相机市场已初具规模。2004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实现销量达到263.18万台,销售额也由2003年的29.3亿元增加到54.74亿元。

  PC的大量普及,数码日益流行;厂商技术研发,价格下降,力推新品,并大力促销和宣传,导致市场需求大量释放,数码相机市场呈放量增长态势。2004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销量的增长率达到94.4%。销售额的下降没有出现与价格的同步下降,也实现了86.8%的增长。


  爱问(iAsk.com)
  数码相机 相关网页约2,871,749篇。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