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技数码 > 液晶等离子之争专题 > 正文

液晶还是等离子 彩电技术方向之争又见硝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 19:07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液晶、等离子到底谁的画质更清晰?而谁又将是未来市场的主角?对平板电视技术方向的争议导致日系平板电视两大阵营再燃战火。

  松下叫板夏普

  5月23日,在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松下声称:“液晶电视机企业近
乳业的科技与创新 打工不如当老板!
17'液晶PC触价格底限 海狼科技软交换培训会
期总是宣扬自己是平板电视产业的主导产品,其实,通过现场比较,在画质方面等离子电视机获得了压倒性胜利。”

  据现场的松下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等离子电视的最高对比度已经可以达到10000:1,而液晶电视最高也只能达到800:1。此外,松下还攻击了液晶电视的致命弱点——可视角度。因而,松下得出结论,“不论从哪方面看,等离子都要比液晶强”。

  松下的举动自然引起了以“液晶行业标志性企业”自称的夏普的强烈不满。对此,夏普公开扬言,“液晶电视必将成为电视市场的主宰”,由此高调地与松下唱起对台戏。夏普企划部长夏文俊先生表示,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对比度数据的测试标准是不同的,这样的数据是不能作为横向比较的。

  夏普营业统辖林挺庆同时指出,“在去年1050万台的平板电视销售中,液晶占了780万台,所以有理由坚信液晶电视必将成为电视市场的主宰!”而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刑部昭彦却表示,去年全球平板电视机销量已经达到1050万台,松下认为等离子电视机将会是未来市场的主导产品,所以将赌注都押在等离子电视制造业上。

  至此,围绕液晶、等离子谁能代表平板显示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这一焦点,日系平板电视两大阵营公开决裂。

  谁是未来彩电主角?

  液晶和等离子两种彩电哪种更好,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提出来了。

  在平板电视领域,长期以来37英寸以下是液晶的天下,37英寸以上是等离子的疆土。但随着45英寸至65英寸大屏幕液晶电视的相继问世,液晶和等离子谁将成为未来电视主流显示方式的争夺也开始硝烟弥漫。

  在拥有了大屏幕显示优势之后,液晶电视图像环保、耗电量低等优点,让中外电视生产企业开始抛弃等离子,转而押宝液晶电视,而等离子电视耗电量大、使用寿命短等传统劣势更加重了企业投向液晶的决心。

  然而,面对行业内对等离子电视技术方面的种种质疑,日本另一等离子巨头先锋电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法月利彦表示,目前等离子市场在日本非但没有萎缩,反而已进入成熟期。先锋电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等离子电视业务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等离子彩电具有图像无闪烁、厚度薄、重量轻、色彩鲜艳、图像逼真等特点,而且在屏幕大型化方面相对容易。

  一些电视显示技术方面的专家表示,将液晶与等离子两种显示技术理解成“不是你生,就是我亡”的关系未免过于简单。液晶大尺寸技术的攻关和价格不断向等离子靠拢,只是表明液晶正在趋于成熟,并不代表等离子的淘汰。就目前的发展趋势而言,液晶与等离子在一段时间内都有各自的精彩。

  两阵营对攻暗藏玄机

  平板电视市场几乎都是国内企业在争斗不休,这一次口水战却出现在松下和夏普这两家日系巨头身上颇耐人寻味。

  对于日系企业之间这种鲜见的对阵,业界普通认为,其原因在于液晶电视尺寸升级,打破了等离子和液晶阵营的分水岭。家电资深人士沈闻涧表示,松下的企业风格一直非常低调,此次公然挑衅液晶派系的代表——夏普,这表明两大阵营的对峙,已从井水不犯河水过渡到爆发直接冲突。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等离子与液晶两大阵营就开始暗中较量,相互较劲。今年以来,夏普、三星LG创维等中外企业都在液晶领域频频发力,液晶放量迅速,等离子电视的市场份额很明显被进一步挤占,这使等离子厂商面临产能消化危机和投资回收风险。另外,就大屏幕电视而言,等离子电视的价格要较液晶便宜一半左右,加上等离子显示技术的研发提升,以松下为首的等离子阵营开始加大对整体销售市场的绝地反击。而且,面对中国越来越庞大的平板电视机市场,松下、夏普也希望通过比拼"电视机技术"的比拼来向中国电视机制造商推销其上游面板。

  作者:韩晶晶



评论】【数码图像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