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争议性专利指控 南方汇通美国涉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 09:39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雷中辉 北京报道 一起“中国制造”海外官司事件。 “这场战争总是要来的,迟来不如早来,不过我有信心打赢。”面对日立环球存储公司(以下简称“日立存储”)在美国的侵权起诉,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2004年12月28日,当地时间上午9点10分,日立存储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地区地方法院提交针对中国南方汇通微硬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agicstor Inc.of China以下简称“汇通微硬盘”),其母公司汇通世华(GS Magic,Inc.)和位于美国的关联公司Riospring,Inc的侵权诉讼,控告三家公司侵犯了其硬盘机的多项产品专利权。 成立于2003年的日立存储,由IBM和日立两家公司的原有存储技术业务合并而成。2003年全年营业额达到42亿美元,其80%的客户位于美国、欧洲和日本。在诉讼请求中,该公司要求汇通微硬盘及其关联公司赔偿经济损失,并且要求法院下达禁止令,禁止其在美国生产、使用、进口、销售和转售侵犯其专利的产品。 2004年12月29日,持有汇通世华36.40%股权的南方汇通(000920.SZ)股票下跌0.13元,报收于7.72元。在停牌一天之后,南方汇通31日恢复交易,但一小时内即告跌停。 四项专利侵权? 2004年12月30日下午,汇通世华在一份公开声明称,公司近半年与日立存储公司进行过知识产权讨论,一直十分融洽,双方正在积极安排进一步讨论。并表示,该公司拥有自主开发知识产权的微硬盘技术,并且双方此前都相互尊重对方的知识产权,完全没有侵犯日立公司之实。 汇通世华究竟被怀疑侵犯了哪些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的专利权? 从日立方面提供的资料来看,日立存储确认有四项专利被汇通微硬盘及关联公司侵权,详细如下: 美国专利号5,210,660,1993年5月11号注册的名为Sectored Servo Independent Of Data Architecture; 美国专利号5,440,474,1995年8月8号注册的名为Magnetic Recording Disk With Equally Spaced Servo Sectors Extending Across MultipleData Bands; 美国专利号5,615,190,1997年5月25号注册的名为Fixed-Block Architecture EmbeddedServo Disk Drive Without Data Identification (ID)Regions; 美国专利号5,500,848,1996年3月19号注册的名为Sector Servo Data Recording DiskHaving Data Regions Without Identification (ID)Fields专利。 此四项专利权标注为HGST-BV(即日立存储)所有。 刘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逐项否认了这些指控。他表示:“汇通世华所使用的专利技术,部分来自于公共专利技术,部分来自于向国外公司购买的专利技术,由于公司成立时间较短,自有核心技术还比较少,但是也有部分是自己的,目前在国家专利局报批的已经有20多项。” 刘伟认为:“日立公司提出的议题都是十多年以前在硬盘上的某些项目,且其争议性相当大,日立公司的代表仅以非常笼统的主见主张他们有数十年的累积,一定可以找到‘可能的侵权’,是不科学也不明智的。” 2004年31日下午,汇通世华就日立所提出的四项专利技术专门作出了无侵权辩护。日立的回应则称:“专利并非特指微型硬盘,日立的专利涵盖广义的硬盘机科技。” 日立的最强劲对手 “遭受日立的诉讼对我们并非坏处。”刘伟笑称,“至少说明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已经引起了国际巨头的担忧。” 2002年8月,加拿大籍台湾人朱宝麒同南方汇通共同创立南方汇通微硬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南方汇通1英寸硬盘正式投产,此后,贵州茅台集团和兖矿集团共同投资的贵州世华数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也和朱宝麒的美国磁源公司于2003年7月开始合作生产1.8英寸微硬盘项目,成立了贵州世华微硬盘科技有限公司,朱宝麒同样担任总裁。 美国磁源公司(RIOSPRING Inc.)是在美国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经营范围是设计、制造和销售磁盘驱动器。该公司拥有自行开发微型硬盘控制、机械、电气等能力,并拥有数十项设计、生产微型硬盘的专有核心技术,具备生产微型硬盘的整合能力。由于在两家微硬盘公司都持有股份,2004年8月,为了避免同业竞争,南方汇通出资3764万美元参与贵州世华微硬盘科技有限公司的增资扩股,公司随后改名为汇通世华。这样,汇通世华集中了1英寸、1.8英寸微硬盘两条生产线,成为了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硬盘生产厂家。朱宝麒持有25%的股份,并担任总裁职务。 此桩合并之后,业界对于上市公司南方汇通普遍看好,其股价也从2003年最低潮时候的不足6元,最高升至近30元。 IDC预测,未来5年,1.8英寸及更小的微硬盘增幅达7倍,从2003年的330万片增加到2008年的2300多万片。而刘伟则称,目前全球对微硬盘的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明年可达1亿颗左右,但是全球生产量也仅仅3000万颗,因此,这个产业前景无比乐观。 在微硬盘生产领域,目前世界上具有量级生产的厂家只有日本的东芝和日立、美国的希捷、中国的汇通世华,刘伟称:“IBM将其微硬盘卖给日立之后,全球的微硬盘技术和生产都有向日本转移的趋势。” 事实上,东芝的微硬盘生产多数用在自己的消费电子产品上,而供应全球市场的主力目前仍旧是日立存储。作为微硬盘领域的传统强势力,日立在收购IBM硬盘部门之后拥有了微硬盘方面的绝大部分专利技术。而在1英寸微硬盘领域中,日立的最大竞争对手只有汇通世华一家。 由于成本低廉,南方汇通生产的微硬盘目前已经面向欧美市场出口,“在日立的传统势力范围欧美地区,汇通世华对其已经形成冲击。”据悉,日立在2002年11月份以20多亿美金收购IBM年亏损4.23亿硬盘业务之后,该业务2003年实际亏损109亿日元。 在2004年10月份举行的深圳高科技成果交易会上,南方汇通全场铺满的微硬盘广告让世界了解到微硬盘科技在中国的发展,并因此获得了超过3.5亿美金的微硬盘预定合同,实签1.88亿美元。据朱宝麒介绍,现在南方汇通产品的良率已经达到了95%,超过了原来的IBM。 南方汇通之忧 上市公司南方汇通成了此次知识产权纠葛的直接受害人。 继30日停牌一天之后,31日恢复交易后一小时内,南方汇通即告跌停。 根据南方汇通2004年半年度报告,微硬盘的销售收入占其总收入的60.53%,已经成为了该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然而,在其第三季度报告中,微硬盘的销售收入只占其主营收入的12.64%,差距之大。令人不解。公告解释称这是报告其微硬盘产量较少所致。朱宝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坦言:“由于资金的缺乏,我们停产了一阵子。10月没有产能,11月也不会有产能,12月会有一些,明年会正常。” 2004年10月20日,在汇通微硬盘获得3.5亿美元意向合同和1.88亿美元的签单之后,南方汇通的股价不升反降,显示出市场对南方汇通子公司硬盘生产能力的质疑。 刘伟也坦言:“只要有资金,我们就完全能够胜任大订单量的生产。明年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据悉,汇通微硬盘公司2004年初预订的产销目标是350万台,前三季度因运作资金不充足,实际产销数量不到计划的1/3,如果微硬盘公司不能及时解决生产资金不充足的问题,将对明年销售合同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上述签订的正式合同,因是全年性销售合同,微硬盘公司与客户约定在实际执行中,将以订单形式确定每批货物交割时的数量及价格,如果微硬盘公司不能按照订单的供货日期交货,则将承担货款5%的罚金。 2004年5月,日立存储投资5亿美元在深圳设立微硬盘“整机”厂,明年底正式投产,主要生产1.8英寸和1.0英寸的微硬盘,与汇通世华的主导产品形成正面交锋。巧合的是,南方汇通的生产厂在贵阳而销售和管理团队都在深圳。 面对目前面临的知识产权之忧,刘伟并不否认短期内对南方汇通带来的冲击,“也许会拖很久,但是我们做好了准备。从长期来看,知识产权的问题现在解决了,总比以后再解决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