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接受现实检验 隐私等诸多问题悬而未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30日 14:36 ZDNet China | ||||||||||||
CNET科技资讯网 9月30日国际报道:射频识别(RFID)最近成了热门的话题,但本周在巴尔的摩集会的支持者开始以务实的态度,查看RFID面临的现实挑战。 这种电子监控技术固然发展潜力可观,可望协助零售企业和供货商降低失窃率、库存量和劳力成本,并时时维持架上物品供应无缺。难怪大型零售公司,包括Albertsons、Best Buy、Target和Wal-Mart Stores ,都纷纷支持RFID技术。
尽管RFID的支持者众,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但仍有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待解决。本周在巴尔的摩登场的2004年EPCglobal 会议上,与会者踊跃提出RFID衍生的顾虑,例如采用此技术的成本、对消费者隐私的影响、技术的可靠程度,以及RFID硬件设备恐迅速被技术升级脚步淘汰等。 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这些年来眼看达康公司一家家倒闭,并且在撙节预算支出多年之后,现在是否准备好再度大手笔投资新兴技术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副总裁Sarah Friar 说:“RFID势必受限于这种环境。这是新科技,而人们对科技泡沫余悸犹存,我认为他们宁可慢慢来。” RFID设备缺货导致价格升高,品质有瑕疵又令用户不悦,也妨碍RFID的普及化,Meta Group分析师Bruce Hudson说。 “此技术还必须通过诸多考验,”Albertsons公司系统部署副总裁John Raudabaugh 说:“我们希望给它一些时间发展成形。” 如何维护个人隐私,是另一主要讨论话题。 RFID在商品上置入特制的微芯片,称为RFID标签(RFID tags ),此标签通过运货码头、仓库或店内的雷达网络,传出产品所在位置的讯息,让零售企业和供应商能监控产品从出厂到上架途中的去向。 隐私权保护人士担心,消费者把东西买回家的同时,可能在无形中暴露出各种关于私人财物的信息,让拥有正确工具的人都能一览无遗。再者,个人财物会留下电子行踪,日后可能遭政府官员、律师或营销人员蒐集、利用。 小组会议主席财星杂志资深编辑David Kirkpatrick 说,已有一些人离婚官司败诉,只因对方律师调阅EasyPass付费公路系统的RFID信息作为呈堂证物。 美国国防部官员Alan Estevez则说:“我无意把人们的隐私顾虑斥为无稽之谈。但我认为他们实在是过虑了。” 各式各样的技术问题也一一浮现。企业该如何处理大量涌入的RFID信息 RFID 与其他库存管理系统怎么整合。 Friar 说,电脑科技公司在宣传RFID产品与服务的同时,也必须设法解决这些实际应用上会遭遇的问题。IBM 、惠普、微软和Sun 本周都将发布新的RFID计划,Friar 透露,这些制造商正争先恐后推出RFID产品。(唐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