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标准:要解决问题 但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4日 16:40 赛迪网-中国计算机报 | |||||||||
【赛迪网讯】说到底,Linux标准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两个:兼容性问题和习惯性问题。 买来一个国产的Linux产品,装在自己的机器上却发现和一些硬件设备不能兼容,显卡只能显示16色,声卡不能出声……这恐怕是许多用户担心的问题,也是目前国内Linux厂商经常面对的问题。
移动存储设备厂商华旗在同国内Linux操作系统厂商合作时发现,他们需要同操作系统厂商一起来解决驱动程序问题。由于缺乏标准,很多时候,双方不得不为不同内核、甚至同一内核的不同版本的Linux编写驱动程序。 愿意在驱动程序上与操作系统厂商合作的华旗,却只是少数的另类,大多数硬件厂商对此兴趣不大。究其原因:一是,Linux产业规模太小;二是,缺乏驱动程序的编写标准。虽然硬件产品本身有相关标准,但具体应用在Linux上,硬件厂商往往还需要做大量的调试、修改工作。对有些厂商而言,这有点不划算,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对Windows的支持上。从这个角度来说,标准虽然不能直接解决产业规模的问题,但对驱动程序的编写大有用处。 兼容性问题不仅出现在硬件设备上,应用软件厂商同样为此头疼。南昌先锋软件有限公司北京软件研究院院长庄力可介绍说,为了使先锋的管理软件能够在Linux上正确运行,他们必须要同各种各样的奇怪现象打交道,但很难确定到底是自己软件的问题、是数据库软件的问题、还是操作系统本身的问题。没有标准,先锋就必须把三方的工程师都召集在一起,共同查找问题的根源。显然,这是科技攻关的架势,不是长期运作的方法。“我们的产品装在Windows上很容易,一点问题都没有;可一旦装在Linux上,诸如字体、兼容性等问题就全出来了。”庄力可说。 用户的使用习惯也是标准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用户、尤其是桌面用户,对MSWindows的界面熟悉程度要远远大于GNOME、KDE等Linux上的图形界面。烟台市是使用Linux平台实现电子政务的试点之一,在应用过程中,他们感到Linux用户界面不够友好。普通用户只想通过计算机解决自己的问题,一下子从Windows换成另一个图形界面,很不适应,“感觉无从下手”。因此,如何定义Linux中的用户界面,使其尽量接近用户的使用习惯,就成了Linux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 然而,必须看到的是,制订Linux标准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不是、也不应该是万应灵丹,不能指望标准什么都管。如在对用户产生的数据的处理上,标准就不能过多插手,而应该把权力交给软件厂商、交给市场。我们在关心标准的指导性、实用性的同时,也要小心标准的过度规定,从而损害产业。 Linux标准到底应该如何定位?中标软件总经理韩乃平认为,国家相关标准的制订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有利于各版本之间兼容性的提高,在对减少软、硬件厂商对不同Linux版本提供支持的工作量,提高用户选用Linux的信心等方面有帮助,因此将对促进Linux产业的成熟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华旗移动存储总经理高吉吉认为,Linux标准是为国内软件、硬件厂商定下一个方向,具体的问题如何解决,还需要在厂商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可见,指望标准一出就天下太平,未免过于简单化了。标准只是推进中国Linux产业发展的一个步骤,是很重要的一步,但绝不是最后一步。 Linux标准的制订还需要冷静的头脑和公正的态度。张红芬认为,标准要有意义,不能为了标准而标准。在Linux标准制订中应避免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制订出来的标准满足所有厂商的需求,让标准遵守厂商的要求,而不是让厂商去遵守标准的要求,使标准失去了对产业的促进作用;另一种是标准制订出来后要求太高,国内厂商需要花很高成本、很长时间才能达到要求,从而失去了实际意义。一个有意义的标准应该与技术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现状相匹配。这样的话,厂商经过努力能够达到标准要求,产品也能上个台阶,从而促进整个产业发展,标准的意义才能显现出来。说到底,标准应该是个门槛,起市场准入的作用,否则,对产业、对用户都会带来伤害。 Linux标准工作组中有许多不同的厂商,显然,它们必定希望Linux标准的内容能满足自己的利益。这会带来一种危险,即为了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引发争议,标准的最终版本可能会是一个争议最小、但难以解决问题的版本。针对这种危险,赵晓亮认为:一方面,标准的制订不应该只考虑各方利益平衡,而应该反映先进的技术方向和市场趋向;另一方面,标准制订出来,只是个开始,还应该有足够的力度去推广,不管是操作系统厂商还是产业链中的其他厂商,都应该遵守这个标准。
作者: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