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9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张旭东)
救命稻草:网站如何构建赢利模式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无疑给人们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间,而杨致远因雅虎网站而成为亿万富翁的故事,又增添了互联网的传奇色彩。但人们却常常忽略了互联网是一个烧钱的产 业,一个大型的门户网站要承载每天数百万人次的访问登录,上亿次的页面下载,这些技术设备都要用上千万美元、上亿美元为单位的资金来投入。
网站必须要赢利。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门户网站的发展道路已初显端倪:一个是以“风险投资加线上广告”为特征的雅虎道路,另一个是“门户概念落地生根”之路,这条道路的代表是“美国在线”AOL。
新浪正是“克隆”了雅虎的模式。但在去年纳斯达克股价大跌时,雅虎的赢利模式受到了网络界的质疑。去年1月美国第一大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AOL一举买下全球第一大媒体公司时代华纳,成为历史上最大的购并案例,合并后的新公司通过报纸、电影、电报、互联网和其它的媒体工具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各样的接入、内容及新媒介产品服务。华尔街的分析家们普遍认为,这一模式突破了以往购并的范式,体现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和互联网的惊人力量。
新AOL公司中的两家公司在接入和媒体运作等方面几乎都是能“落地生根”的业务,而两家公司的合作又恰好给人们讲述了“宽带”和“媒体”两个动人故事。在雅虎和AOL之间,资本市场倾向了后者:在雅虎股票缩水接近100%、跌得最惨的时候,“AOL的股票也只是晃了晃”。
新年之后股价一直在“摘牌”的1美元附近徘徊的搜狐,在北大青鸟进入后,资本市场强力反弹,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跳跃,这一表现迎合了资本市场的某种喜好:北大青鸟手里拥有的有线电视资源,其“宽带”加内容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与此同时,TOM公司实施起“跨媒体战略”,先后收购163.net、风驰广告、进而收购《亚洲周刊》五成股权,演绎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
在新浪网股票在纳斯达克一路走低和网络广告收入又没有太大收益的现状下,新浪网的董事会就该考虑下一步的发展策略。王志东当然也希望尽快使新浪网赢利,但如果他的理念违背了大多数董事的意志,矛盾与分歧就要激化。资本的意志是为了套现获利,在过程中当然要获得更大控制权。“资本赶走王志东”也罢,普通意义争权夺利也罢,这其中更多还是市场意志延伸的结果。
王志东并不抱怨资本。王志东也表示,自己是资本受益者,作为当年中关村里一个小企业的四通利方在资本的帮助下,成为一家跨国企业。无论是1997年融资、1998年和北美华渊的并购,还是后来1999年的两次融资,直至后来的成功上市,可以说新浪网的每一步的发展都没有离开资本的帮助。
王志东一再表示,把这一事件的发生称之为“创业者与资本”发生冲突这一说法过于“草率”,他自己不愿意在互联网界引发资本与创业者的冲突。其实也无须去细究其中原因,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谁也不能忽视来自市场中资本的力量与其特定的游戏规则。虽在创业者和经营者之间划一个明确界限过于脸谱化,但凡是创业者都得学习如何去利用资本,做资本的朋友。创业难,守业更难,创业者在创业成功之后就必须向一个职业经理人去过渡。
市场意志:新经济的法则
新浪网董事长姜丰年在回答王志东辞职原因时说:“我不会针对具体原因作出解释,但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都有责任为股东创造最大利润,也许和公司经营者有不同意见,但不存在针对个人的行为。”这句话说出了董事会、经营者之间矛盾的实质。
关于互联网,人们都可以编很多故事,实现很多新模式,但是最终还是要看有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建立起自己的地位,从财务上来说就是怎么赚钱,这才是最根本的。投资商或许容忍投资对象到10年之后才能赚钱,但是却要求它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赚钱模式。
国内CEO的更迭,从大环境看,全球经济放缓,风险投资者迫不急待地要套现抽身;从企业自身去观察,网络挤干水分,CEO疲于奔命,穷于应付。风险资本对经营者行为的限制,比产业资本的限制更多、更严。创业者靠资本起家,但资本也有相应的权利。如果充分了解了这套游戏规则,大家就会平常看待王志东事件的发生。至于王志东和其董事会的纠纷,那只是规则上处理上和股权上发生的具体细节问题。
没有谁对谁错,董事会有董事会的权力,王志东也可利用法律来维护他的合法权益和地位。而对于风险投资,它只能希望企业获得成功,通过变现来实现高回报,否则它将血本无归。而企业的经营者的任务则是在空降而来的资金的帮助下把企业做得成功,给风险投资以变现的机会,经营者剩下的任务就是把企业做得长远。
在资本方和创业者之间,硅谷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机制,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风险投资退出,更有实力的企业介入,经营者或者进入新一轮创业,或者融入大企业。
一家国际公司的最新调查显示,自1995年以来,全球各大公司有三分之二至少更换了一次老总。其中包括梅塔格公司的劳埃德.沃德、坎贝尔羹汤公司的戴尔.莫里森、宝洁公司的迪克.耶格尔、施乐公司的理查德.托马斯、朗讯公司的理查德.麦金、吉列公司的迈克尔.霍利等著名企业领袖。
资本的力量确实存在,创业者的情结也存在。对于一个新兴的产业,关键在于资本、企业和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制衡的机制。各方也要平静的去运作这套机制,任何一方的意气用事或者违反这一法则,都将付出损失的代价。
重新洗牌:互联网跨到新的门槛
在新浪出现人事变动的同时,网易也辞退了首席执行官黎景辉和首席营运官陈素贞,并因合同账目出现计算失误正在进行内部整顿,导致了购并的终结。多种形式投资的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也引人瞩目,有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为支撑的TOM公司一系列资本运作咄咄逼人,AOL1亿美元的注入使人们关注着FM365的动向。
即使是新经济也逃不掉市场的规则,以人事变动为标志的并购和其它形式的股权更迭的纷繁,预示国内互联网产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节点,越过这个门槛可能就迎来网络产业的曙光。互联网产业的前景无疑是美好的,但像联想总裁柳传志所讲的,互联网产业是长跑不是短跑。
中国互联网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对于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是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去适应这样的变化。
互联网正在涌动着新的大潮,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的兴起,它也要走其他产业要走的道路,或许这个过程被高速缩短,但相应发生的故事注定要快速地上演。
新浪网王志东事件的发生给中国互联网产业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随着这一事件的发展和处理,将会对即将步入WTO的中国网络产业、创业者和企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作为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注者,理应从这起“中国创业者与国际游戏规则之间的融合和冲突”事件中学习到有价值的东西。
王志东作为网络英雄对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贡献足以赢得人们的尊重,但对于互联网产业来讲,则更应仔细体会王志东在今年初说的一句话:“故事讲完了,春耕开始了”。(完)
新华网:蜕变中的互联网--透视新浪网王志东事件(上)
声明:新浪科技登载该文并不意味着新浪网赞同其观点或描述。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