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新之
由王志东突然被宣布辞职到盛传王志东地下活动到王志东帝国大反击杀回新浪大本营,这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动作仿佛就是一出商业大片的大半部分。只是现在的结局未必就可以英雄大破敌对集团这么简单。
形势至此,人言人殊。
董事长姜丰年表示,作为新浪互联最大股东的法人代表,王志东可以来公司上班,但是若是王志东意图影响公司营运,新浪网不会接受。姜丰年也表示,公司正透过律师,要求王志东将新浪互联70%的股权转出来。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是实际负责经营新浪网北京入口网站的公司。王志东也承认,“在这个事件以后,可以说姜丰年没有说过一句违心话、一句假话。从新浪网创立到现在,真正的创立者是我和他,而且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就是我和他。”而事实上,不管别人是不是对新浪创立和发展有他们两位那么投入,有没有像他们两位那样不计较得失,姜丰年的表态也就是新浪董事会--那一群王志东表示不理解他们行为的资本代表者的共识。
有人怀疑,是段永基不满意王志东,也有人说,是其他人要拿王志东作替罪羊,王志东遭解职的原因也有因为他反对与中华网的合并,因为他对并购持保守的态度,因为新浪业绩不佳和战略发展方向上的重大调整使王志东已经不再适合担任CEO的职务等的说法,归纳起来,可以说是资本方对于王志东已经失去信心,因此无论用什么方式,持有绝大部分股权的他们让王志东出局只是一个手续问题。在这方面,有所质疑也无法改变事实。
接下来,王志东反击是否可以成功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然而,正当现在网上的舆论分析"王志东手里有多少牌啊"等等的时候,一贯比较坦诚的王志东的表态应该更加接近他的真实想法,“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旁人的臆测,我就是要澄清真相。打破沉默就是要获得发言权,把真相通过媒体表达出来。”“我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因为事实就是事实,我只是要澄清事实,并没有其他意思。”由他在接受采访时候反复提到的,“问题是出在人身上,但不管这些人如何,我对新浪的感情还是在的。我绝对没有任何想法,是要把新浪整垮。”
或许,王志东真的是如他往时的形象一样,只是希望讨一个说法:“从我个人来讲,被卷入整个事件当中,但目前我没有作出任何决定,我会尽法律付给我的所有责任,我也会完全用合法的方式保护权力。将来怎么去发展,我也不能预知。”这样的话,那些希望王志东手上拿着好牌可以翻盘的想法可能会落空了。如果没有拿着资本而仅仅是带着美国律师回来的话,无论这场争战怎么样发展,对于“股价已经沦为和搜狐网易一个档次”的新浪公司来说都没有什么实际裨益。
现在越来越多的意见都认为,王志东是无法战胜这么多大股东对他的否决的。新浪网上市公司、北京新浪和广告公司原来是三位一体,王志东拥有一颗公章(上市公司CEO和董事职务)和一颗私章(北京新浪的法人和大股东),但是这么一个“中国特色”的安排虽然“顺理”能否“成章”如今看来是一个问题。如今王志东虽然被迫交了公章,但是却希望凭借私章进行抗衡。然而,中美两国的公司法虽然有不同的地方,但是宗旨都是保护公司的利益。如果的确在成立北京新浪公司的时候,该公司的法人与上市公司签有协议,那么这个官司在哪里打都很难判上市公司输。
能够把私章和新浪董事会换取尽量多的利益(不仅仅是金钱,也可能是名誉等其他更多的东西),似乎是王志东现在最好的选择。
这一次新浪对决王志东事件,之所以获得了出乎意料多的业界关注,恐怕和这个网络行业萧条的大环境有关。业界同仁借王志东之事大举声讨资本方,同仇敌忾为的是出胸中一口恶气。想仅仅是一年多之前多少青年才俊进军IT,薪水待遇高出社会平均水平多少多少,意气风发。但如今好日子没过上多久,裁员的裁员,减薪的减薪,那里来得那里回去,多少精英惶惶不可终日,真正让人难以接受,都在大呼风险投资误我。正好碰上王志东也有同样遭遇,同病相怜口诛笔伐都是合情合理的。
不过,也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舆论对王志东的一面倒支持,使他更有资本跟新浪讨价还价了。但是即使有一天他真回新浪了,他恐怕还是要迎合资本的意志,即使不向这个也得向那个资本的代表人负责,而不可能是向广大网民负责。在那个所有人都盯住的位置上,他只能对真正投入了巨额资金的股东,甚至再次提出要卖掉新浪,他也还是无法反对,至多是再发生多一次人事纷争而已。
从根本上说,这一次决战之所以不被看好,因为对峙的双方似乎都没有能够给予投资人和公众更多的积极影响。事实上,虽然一方凭借资本,一方依靠灰色漏洞互相角力,但是谁也没有更多的关于如何挽救新浪,如何在这样人人自危的互联网悲剧之中寻得生机的想法和思路。
这几天的新浪,就像一首已经进水正在徐徐下沉的豪华巨轮,被认为自己是非法罢免船长和急于换帅的船东们争执得不可开交,可是谁都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来制止巨轮的下沉。对于广大投资人来说,一开始或许还会因为不同的感情倾向而有所侧重,但是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对两方面都感到厌恶。这个时候,谁可以有办法及早了结这个困局,谁就可以得到支持。
当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有美好的结局,这一次争执,谁也没有更大能耐折腾更多风波,可能不会是鱼死也并没有网破,而是雷声大雨点小私下不了了之。甚至是以新浪加速变卖一拍两散草草收场。
至于新浪这首巨轮是否可以步出湮没的危机,至少,到现在还没有任何迹象乐观。
声明:新浪科技登载该文并不意味着新浪网赞同其观点或描述。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