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佩吉常常会骑着这辆改进后的小车到公司上班。 纳斯达克股市跌得厉害,美国各大网站纷纷跑到海外寻求发展。近日,世界著名搜索引擎网站Google(下文音译作“咕咕”)策划了亚洲之行,北京将是其中重要一站。据悉,咕咕将在北京正式宣布开通其简体中文版搜索服务。
搜索引擎市场的后起之秀
在竞争激烈的搜索引擎市场,咕咕不是入行最早的,但表现着实不俗。咕咕创立于1998年9月,如今的日访问量已高达7000万次,包括雅虎、美国在线、网景和中国的网易在内的全球150多家公司,都采用了咕咕的搜索引擎技术。
咕咕总部在硅谷山景城101高速公路附近,记者是前往其总部采访的第一个华人记者。公司创始人拉利.佩吉和瑟格.布莱恩见到记者,用中文说“你好”、“谢谢”等已经像模像样,看来的确是为中国之行做了不少准备。
咕咕的总部是一栋二层小楼,公司的氛围时尚而随意———门厅内摆设着全新的三角钢琴、造型时髦的沙发、色彩缤纷的射灯、任君品尝的饮料点心,公司内提供桑拿、按摩以及100多个大小各异、五颜六色的游戏用球体,一张乒乓球台就是会议桌了,还有一流的厨师每天将菜谱用电子邮件传给所有员工过目……这一切即便在奢华的硅谷都算得上够档次了。
“我们认识到了搜索功能的重要性。”
咕咕的创办人是一对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同窗好友,正像当初创办惠普的惠勒和派克、创办雅虎的杨致远和大卫.费罗,佩吉和布莱恩也是先从车库开始创业的。
咕咕成立于网络大红大紫的1998年,可成立之初并不被看好。当时的搜索引擎市场雅虎已占据霸主地位,激情搜索(Excite)和信息搜索(Infoseek)也各不相让,形成三分天下之势。而且,搜索引擎逐渐向门户网站过渡,业界普遍认为搜索引擎已非投资热门。
佩吉告诉记者,他最初想把技术卖给地位已经稳固的门户网站,没想到这些网站认为自己的搜索技术足够使用,不必使用咕咕的技术。但佩吉认定,网络时代的信息量每8个月就翻一倍,如今的网页是以10亿来计算的,要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寻找需要的信息,搜索引擎是必不可少的。相比之下,很多搜索引擎网站最后都发展成为门户网站,首页上挤满了各种商业链接和广告,而搜索功能却越来越弱,而这正是咕咕所看到的市场。佩吉说:“我们的成功在于我们认识到了搜索功能的重要性。”
在硅谷,只要有见识和技术总会有伯乐。佩吉说,升阳的创始人之一安迪.仙安和雅虎的杨致远都是早先扶持咕咕的人。仙安是咕咕最早的投资赞助者之一,而杨致远则鼓励佩吉创业,表示雅虎就是咕咕的潜在客户。2000年7月,雅虎果真选择咕咕的搜索技术,一时为新秀咕咕造足声势。
迅速找到“环球时报”
咕咕独特的企业文化、搜索的准确和快速、以及界面的简洁给所有合作者及用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者前往咕咕采访,也对这三方面印象颇深。
记者请咕咕的工程师演示搜索功能。进入咕咕首页,电脑屏幕如此简洁,一共不到十行,第一行是咕咕虹彩颜色的商标,第二行指明咕咕可以搜索13亿网页,第三行就是对话框,右边两个小键,高级搜索和使用偏好,其中使用偏好可以选择近30种不同语言,第四行是“Google搜寻”键和“手气不错”键,再下去为咕咕大全、搜索建议等。其非英语首页的界面就更加简洁,与让人眼花缭乱的门户网站首页有天壤之别。
记者选择使用中文简体版,很随意地选择键入“环球时报”,所得到的第一个结果正是人民网上的环球时报内容。“手气不错”键正是咕咕自信的表现,按此键就只提供第一个结果,而很可能这恰恰是你需要的内容。
快速也是咕咕的一大特色。只要键入关键字,瞬间便有结果。佩吉如此形容咕咕的速度,即在“厚达70英里的纸张中,以不足半秒的速度完成搜索任务”。
由于网络经济泡沫化,科技公司的经营模式往往成为媒体必问话题。佩吉表示,咕咕的网络广告收入是短期收入,并且根据市场情况而波动。授权其他公司使用其搜索技术则是长期而稳定的收入来源。咕咕帮助思科公司设立的大型企业搜索网站,帮助思科节省了约10亿美元。这个市场很有前途。
谈及未来公司走向,佩吉透露,预期咕咕到今年第三季度就可实现赢利,而且会在今年考虑上市。对技术情有独钟的佩吉,问及对咕咕未来的设想他只有一句话: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搜索引擎。《环球时报》(2001年03月20日第九版) 本报驻硅谷特约记者 邵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