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琪
飞宇集团的总裁王跃胜喜笑颜开地说,从12月4日起,飞宇网校每天的招生收入比以往 多了1万多元,目前,这个势头依然强劲。
从和飞宇网络学校签订合作协议的那一天起,弓琳就立刻被各路媒体包围了起来。等到不肯通吃飞宇“新闻通稿”的本报记者约到弓琳时,她成为飞宇网校形象代言人已经有段日子了。据飞宇网校统计,已经有1300多家媒体报道了此事。
弓琳中午12点下课后来到飞宇网校“上班”——接受记者的采访,她说近阶段里,这是她的主要工作任务。看到她本人,感觉比网校楼前巨幅照片上的那个“弓琳”亲切了许多,浓浓的学生朝气洋溢在她的脸上。
北大校园掀起风波
在飞宇网校的办公室里,弓琳早已经和其他成员打成了一片,她说,“我只是飞宇的普通员工,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就是分工不同。”弓琳说,因为自己是在校大学生,飞宇在一些方面对她很照顾,他们协商的基础就是弓琳在工作后依然要当一名成绩优秀的大学生。飞宇的所有工作都是和她商量着来,没有什么“硬性指标”。
飞宇市场部经理李娟说,自从“北大女生成为飞宇网校的代言人”这一消息传出以后,在北大校园内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虽然成为了近期被关注的人物之一,弓琳说,她没有感到此事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便,唯一明显的变化就是休息和玩耍的时间减少了。成为飞宇的代言人,也为她带来了一次挑战。弓琳说,对飞宇来讲,出于企业的商业经营角度考虑,这是一起商业事件,而对她本人来讲,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北大校园里,每天也都会有很多的新闻发生。
弓琳想要做的就是当一名本色的大学生。她认为埋头苦读只会使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色彩变得单一,而接受更广泛的学习和实践才能使学生生活的色彩丰富起来。就像她自己,在20岁的青春年华时代,加盟飞宇为自己增添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飞宇网校名声大振
来飞宇这些天以后,弓琳发现自己有了一些变化:自己学会了比以前更好地安排时间了,而这项工作也成功地提升了她的自信心,她更加主张“大学生要有拼劲”。此外就是感受到要学会宽容。
开始的时候,来自社会的各种舆论都有。弓琳讲,网上有人讲自己“不够漂亮”、“学生做形象代言人值得商榷”,这让她感到一些不愉快。她认为大家没有必要这样想,因为她的行动并不能代表当代大学生这个整体。学生从事商业活动,她并非第一人,只是此次的形式不同而已。弓琳认为,此事说明了企业在这方面的观念有了转变。以前企业可以请明星做形象代言人,而现在知识型的企业将更多的眼光投向了知识的代表类群——大学生。弓琳现在已经不太注重那些令自己不舒服的观点了,这也是她认为自己变得比以前更宽容的表现之一。
王跃胜告诉记者,弓琳为飞宇带来了很多收获。感觉深刻的是,以前关于飞宇集团的宣传都是飞宇网吧的,很少见到有飞宇网校的宣传,这一次飞宇网校的名声立刻被传遍了。他说,和弓琳合作很愉悦,从最近的情况看,选择弓琳没错,她应对媒体、公众的反应很快。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考虑,弓琳不只是在网校附近挂张照片就完事了,更主要的是要参与到企业的宣传、策划等活动中。
作为培训业同行的清华万博,其ITE副总经理孔铁山认为,飞宇此次完全是个商业运作,也许还是个“偏方”,当然,作为商业运作是无可厚非的。每个企业有不同的做法,清华万博是不需要这样做的,万博倒是更愿意将时间花费到联系企业和学校客户上。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