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华林
人们对更为简单、快捷的网络访问方式的需求,推动着互联网地址访问技术的不断变革。从数字形式的IP地址到字符形式的域名,从纯英文的域名体系到使用本地语言的中文域名,网络访问技术的每一步飞跃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互联网的使用。
通用网址技术脱颖而出
作为最新一代的互联网地址访问技术,通用网址以其简便、快捷的特点更是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热点。通过通用网址技术,用户只需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任意一个自然语言词汇,即可实现对相应网站的访问。因此,加快通用网址技术的推广,将对普及互联网应用、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规范管理是当务之急
由于通用网址实现技术难度不大,因此美国、韩国,以及我国内地和台湾已有多个机构推出了各自不同的通用网址技术解决方案。今年上半年,其中一些公司开始尝试面向我国内地推出注册服务。但是,从我国国内目前的实践情况看,通用网址的推广应用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予以重视。
首先,不同的商业公司设立各自的中心数据库和解析服务器,数据库之间互不相通。同样一个通用网址,用户访问的时候就会指向不同的网页,这样造成了用户使用上的不便。
其次,为保证不同服务商的用户都能访问同一个网站,提出注册申请的用户不得不到不同的服务商分别注册,从而出现多头交费的情况,实际上增加了用户的负担。
另外,由于通用网址实现了名称与网站的直接对应关系,具有突出的标识性功能,由此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将会更加严重,如果没有适当的纠纷处理机制,就无法保证通用网址这一新兴领域的健康发展。
因此,通用网址能否得以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关键是一个如何规范管理、如何维护用户的利益问题。
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链
从国际发展趋势上看,互联网地址分配的管理与服务模式经历了从集中管理到分工负责的阶段。以域名为例,无论中心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还是面向用户的注册服务,最初均是由一家机构完全负责。而现在的通行做法是划分不同环节,由不同机构分工负责。
通用网址技术的健康发展和推广普及,也同样有赖于不同环节的分工协作。注册管理机构、技术服务商、注册服务商、争议解决机构是通用网址应用的不同环节,注册管理机构负责运行和管理通用网址中心数据库并提供解析服务,技术服务商负责提供技术服务平台,注册服务商负责注册申请并完成注册,争议解决机构负责提供高效、便捷的解决机制,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产业链。
为保证注册数据的统一性和安全性,方便用户使用,保证用户利益,中心数据库和解析服务器应该设在国内,并由一家中立的非商业性机构管理。
对于技术平台,应保证通用网址技术体系的开放性,对现已存在的多种互不冲突、互为补充的技术实现方案加以集成,由用户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同时,技术体系的开放性也能有效防止技术垄断。
在注册服务体系中,应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保证平台的开放性,使一切有实力、有愿望的注册服务商都能够参与到平台当中,通过相互竞争为注册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注册服务。
针对通用网址注册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和纠纷,应在司法和仲裁之外提供第三种解决机制。这一机制应体现高效、快捷、公平、低成本的原则,由争议解决机构聘请法律专家公正裁定。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技术的发展往往领先于管理规范,随后的规范工作则往往会涉及甚至损害个别商业公司的利益,冲突与争执在所难免。由于通用网址访问技术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新兴产物,现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通用网址的管理还没有相应的规范。在即将加入WTO之际,业界应发扬行业自律精神,以共同探讨和确立通用网址技术正确的发展模式。(作者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球中文域名协调联合会主席)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