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国外博客不作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8日 17:28 环球时报

  陶短房

  博客的概念近来可谓火暴异常,开博、炒博、退博,成了围绕许多名人和媒体的焦点话题。一时间似乎给许多人这样的感觉,即名人的博客更容易炒作,而写博客为的就是出名。

  于是为吸引点击率和眼球,许多提供博客服务的网站采取了种种向名人倾斜的政策:名人博客有专人设计个性框架并代为维护,他们的链接常年被悬挂在网站的醒目位置。而许多名人看到如此开博既无需自己操心,又可扩大知名度,也便乐得半推半就,甚至积极配合,和网站联手编导出一幕幕场面戏、架子戏,让博客热在这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气氛中高潮迭起。在这种热烈的大环境下,诸如博客广告、博客书之类“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甚至已有人谈论和憧憬“博客经济”的未来。

  普通人的博客就远没这样好命,在许多网站他们所能得到的,只是一个千人一面的框架,和一个复杂得很难记清的长长网址。他们的链接和更新多数时间里很难被看到。为了博得亮相的机会,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得不绞尽脑汁,在标题上做足功夫,以吸引网站和访客的眼球。随便打开一个博客专版,看任何时段的点击和推荐排名,就知道这一趋势给博客文化带来的究竟是怎样的风气。

  名人也自有其难处。他们通常很忙,难以持久兼顾博客。而博客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时时更新,一旦名人因故偷懒,网站软硬兼施的催促邮件,就会雪片般飞向他们的私人邮箱,许多名人开博不久很快关博,正是忍受不了如此的殷勤。

  其实博客之所以为博客,其初衷是给每个普通人以平等的话语权。在各自博客里,不管你是谁,背景如何,身份怎样,都可以提供自认为有价值的信息,供访客甄别、褒贬和取舍。按照一些研究者的话来说,博客就是一个以搜索引擎为中心、24小时更新、和读者互动的无门槛网络媒体。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编辑和记者,广大的网民则通过网络搜索和互动连接,选择自己觉得有价值、有针对性的博客持续关注。

  正因为此,在许多国家,博客是相当个性化、相当专业的,人们在自己的博客里写自己关注领域的话题,写那些不足以连缀成长篇大论、却又不吐不快的灵感、观点,与趣味相同的访客们探讨、交流。博主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志决定写不写,写什么,怎么写,而无需看网站脸色。一些博客因此成为相关领域专门研究的重要信息源和讨论园地,或传统媒体稳定的稿源,甚至某些政治家宣传自己竞选纲领和理念的大本营。

  而当前国内的名人博客热却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博客的本色:博客本该是心声,可许多博客却为了吸引关注而不惜矫饰;博客本该平等,可名人博客借助名人原本的影响力,正无情挤占着草根们的空间。于是,许多博客越来越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内衣外穿秀。至于把博客上随意挥洒的文字编成书叫卖,其价值几何,不言而喻。

  近日国外一些网站和媒体一改对博客以点击率论英雄的做法,而以“邮件推荐”和“文章引述”的多少论高下,颇值得借鉴。因为点击可以伪造,人气可以哄抬,能被仔细阅读、反复引述的,却只能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