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精耕细作欲造户外生活圈媒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04:27 每日经济新闻 | |
孙琎 每日经济新闻 “如何细分市场成为合并之后的重头。”昨日,分众传媒CEO江南春对《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了与聚众传媒整合的管理和业务构想,即打造户外生活圈媒体群。 在江南春看来,合并缓解了人员紧张情况,楼宇电视广告形成了非常高的进入壁垒 江南春表示,现在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让广告效果最大化。合并后的分众,将根据楼宇的性质把商业楼宇联播网进一步细化,形成四大系统网络。包括:涵盖 高尔夫会所、机场贵宾厅的领袖人士联播网;以写字楼、商住楼为核心的针对商务白领联播网;由航机电视、机场巴士和机场安检、候机厅、宾馆组成的商旅联播网;覆盖大卖场、KTV、酒吧、健身会所的时尚联播网。在四大系统网络下,分众将不断拓展通道。江南春举例道,下一步将进军美容美发厅。江南春强调,合并是为了让双方的资源体现出更好的价值。未来分众和聚众都会对资产进行分拆重组,进行相对独立运营。但对客户的销售不会分别进行,分众会建立一个共同的平台,让客户更方便地进行选择。比如把分众和聚众的商务楼宇电视资源分为A、B套餐,客户也可以根据需要一次性完成采购。 以前分众和聚众都在高尔夫球场设立电视广告,但由于双方的覆盖存在割裂的情况,无法吸引到诸如奥迪、宝马等大客户。昨日,江南春兴奋地表示,奥迪A8已决定在分众、聚众合并后进行投放。“这才是合并后的最大利益所在,成本的降低倒在其次。”他说。 另外,手机流媒体广告将是分众业务的重大补充。江南春表示,分众将与SP等进行合作,占据手机视频广告市场,这样才可以覆盖一切用户在户外的路途,构成完整的户外生活圈媒体群。 本报第一时间从聚众传媒内部掌握了该公司董事长、CEO虞锋写给全体员工的一封信,现披露如下(略有删节): 各位同仁,今天,我向全体员工宣布:聚众传媒与最大的竞争对手分众传媒合并,于我而言是一种千思百虑、认真考量后的决定。决定之后,有一份释然的安宁,也有一些难免的惆怅。 聚众传媒是我最重要的事业,我看着她从诞生到成长,如今我们一只脚已经踏进纳斯达克的门槛。这个时候,我需要作选择:是继续上市加剧这种竞争,还是分、聚谈判携手同行?如果上市,无论企业还是员工说起来很风光,我虞锋个人也是荣誉满载,但是上市融钱之后势必会跟对手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中国入世三年多了,传媒业正逐渐对外放开,2006年外商将被允许独资经营户外广告。狼来了! 面对网络媒体“概念股”在纳市的集体沉沦,楼宇视频行业如何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聚众如何能走得更远? 做出抉择的过程是漫长又痛苦的,连续几天夜不能寐、非常煎熬。我非常理解员工此刻的心情,很多员工担心自己是否被裁员。此次合并采用境外公司换股的方式,聚众传媒和分众传媒将分管不同的业务,作为两个独立的品牌运营。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家健康的企业都会优胜劣汰,聚众去上市,同样也会以上市公司的标准要求我们的员工。现在两家公司从法律意义上合并了,但具体业务开展继续进行。比如运营这块,我们有那么多设备在外面,需要我们的运营人员每天定时定点检查,包括有效点位的调整。楼宇开发这块有了更好的环境,在目标上会更明确,价格谈判上会趋于理性。销售方面,两家公司合并后减少了恶意竞争,更加有利于业务的谈判,而且作为公司,一直会考虑如何争取更多更大的订单。 “宇宙内事,要担当,也要善摆脱”,大丈夫须有远图,拿得起、放得下。正如前人所言:“办大事者,匪独以意气胜,盖亦其智略绝也。”当年瑜、亮各事其主,相争导致只能有一人胜出。聚众与分众的合并,是对抗境外传媒一个有力手段,是多方共赢。作为民营企业,我们都有一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中国的传媒业、广告业能越来越强大,能与境外传媒抗衡。在此,我愿意与大家携手共进,同创行业辉煌。 虞锋2006年1月9日 直击现场:分众上海总部平静中透喜气 分众与聚众宣布合并的第一天,分众上海总部一派祥和。昨日,《每日经济新闻》探访了位于江苏路369号兆丰世贸大厦28~30楼的分众总部,公司平静中透出几分喜气。 记者刚进入大厦,便听到底楼电视广告的声音。分众在自己所在的兆丰大厦投了数十个 液晶屏,循环播放食品、化妆品等广告,每轮播放时间不到2分钟。电梯直达28层,透过玻璃,写有“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前台前挤了四五个访客,28层的各个透明小阁间里也是客满,看上去在谈合作意向,脸上皆写满笑意。 只有漂亮的前台小姐苦着脸。“这两天忙疯了,从早上9点一直到晚上6点下班,电话和来访客人比平时多了一倍。”其中一位前台小姐说,公司出勤率100%,“该来上班的都来上班了呀,不过公司高管都去开新闻发布会了。” 至于合并进程中人员和团队的整合,分众传媒CEO江南春昨天还说,分众和聚众都是由管理团队领导的公司,双方合并后管理团队将更加充实,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分工,可以肯定的是,今后大家会根据业务的发展需要和各自的特点做一些不同的分工,来共同推动整个公司的发展。张丹 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