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上海青年报:搜人网站拿隐私赚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 13:24 上海青年报

  据称信息来自5460同学录5460称“搜人网站”盗用信息将状告对方

  本报讯(记者 陈轶珺 实习生 王如一)“这简直是流氓行径!”毕业于上海某高校的小单昨天向本报投诉,一个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搜人引擎”名为Ucloo的网站出卖了他的个人隐私。

  个人信息人人皆知

  据小单介绍,昨天上午,他的朋友小陈在闲谈中竟然亮出了他从小到大的家底。“真是活见鬼,我从来没有向小陈提起过自己的这些个人情况,小陈是如何知道的呢?”经过再三询问,小陈告诉小单,这些资料全部从Ucloo搜人网站上获得的。

  于是,小单登陆Ucloo网站,他看见了自己手机、QQ等所有的联系方式和从小到大的求学就业履历。

  “这完全是个暴露个人隐私的网站,而且信息详细得让人感到有一种‘一丝不挂’的感觉。一个人越诚实,在网上实行实名登陆,这个人就被扒得最光。”小单感到愤怒。

  无独有偶,市民赵小姐也在U-cloo网站上查到了自己在大学阶段的个人资料。据她介绍,在该网站搜人原本需要缴纳1元搜索费用的,但这两天,搜人网站开始免费服务,只要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获得网站验证码后,就能随意搜人。

  经营许可证没有标注

  由于该网站能轻易搜到不少人的个人信息,网站一出现就遭到大多数网民的抵制。昨天下午,有网友向本报举报,该搜人网站公司就在本市,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该网站下方并没有工商局颁发的网络经营许可证,也没有标注联系方式。如果要与其联系,只能通过电子邮件。记者发送邮件联系后,迟迟没有等到回复。据了解,在大陆境内,所有合法经营网站都要经过工商部门审批,并在首页显示。

  IP地址透露公司在上海

  根据IP地址,记者发现该网络服务供应商在上海。随后,又有网友举报称,Ucloo网站的创建者是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随后,记者通过网络查到该公司位于嘉定区迎园路,但记者致电该公司后发现,嘉定区迎园路仅是公司的注册地址,并不是营业地址,留在营业地址中的只有公司负责人的联系电话。记者拨打该电话,发现手机一直处于无法拨通状态。

  记者随后又寻求工商部门的帮助。在工商部门档案资料中,记者查到该公司的另一处地址,延平路上的三和花园内某号3楼。但是记者再次碰壁,物业告诉记者该楼内从未有这样一家网络科技公司。

  虽然经过多次查询,但均无有效信息,此外三和花园是个居民楼。嘉定区工商部门表示将密切关注此事。

  同学录上登记个人信息

  据单先生和赵小姐回忆,他们的这些资料只在中国第一大同学门户网站5460上登记过,“如果泄漏个人信息,只能是通过同学录这个途径”。

  “我在5460上的登记信息只对我的同学公开,现在通过这个网站,我的个人信息等于向所有人开放,只要登陆就可以了。Ucloo网站这种做法完全侵犯了我的个人隐私,而且在未告知我的情况下进行的。”赵小姐说。

  5460公司称自己也冤

  对此,5460负责同学录个人信息管理的骆先生表示,这是一起恶意的侵权和窃取商业数据的事件。Ucloo有可能设计了特定的程序,将“中国同学录”里的用户资料快速搜索出来,再调入自己的数据库牟取非法利益。

  “我们也是受害者。”骆先生表示,本月19日他们已在网站首页弹出公告进行警示。5460目前已采取措施,暂时关闭了用户详细联系资料的公开显示,并对每个用户搜索次数作了限制,防止非法网站再次通过程序技术手段采集同学录用户的数据。他们也在准备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中国同学录”上周已经和律师讨论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并将在近期决定是否起诉Ucloo网络公司。

  “但对方究竟是谁,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只查得该网站共注册了.cn和.com两个域名。”骆先生说,一个是在国内注册,一个是在美国注册。虽然现在暂时无法联系这个网站,但骆先生称,5460将通过技术手段追查到底。

  -网友质疑

  未保护好个人信息网站失职

  不少网友认为,5460网站没有尽到基本的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义务。在5460网站服务声明中的“隐私保护政策”中明确承诺“每当用户提供给中国同学录个人信息时,中国同学录会采取合理的步骤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中国同学录也会采取合理的安全手段保护将存储的个人信息”。

  但5460方面表示,其实对这些资料是设有保密设置的,只是有部分用户没有太在意这些设置,导致被人钻了空子。

  -律师观点

  5460应该承担相应责任

  对于5460网站的叫屈和网友的指责,上海绍平律师事务所的郑绍平律师表示,如果原本应该受保护的用户个人信息被轻易地大规模调出来,那就说明“中国同学录”在信息安全技术上没有做到过关,没有尽到基本的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义务,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而如果“中国同学录”已经把好了信息安全关,而盗用方特意设计程序,将“中国同学录”里的用户机密偷出再调入自己的数据库中,按照谁侵权谁负责的定论,相应的法律责任就应该由盗用方来承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