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白银时代 > 正文

《英才》杂志:中国互联网新造钱运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 13:16 《英才》杂志

  本刊记者 唐凯林

  一间叫百度的小公司一夜之间出现7个亿万富豪、51个千万富豪、240多个百万富豪……

  此消息在坊间一经流传,多少让人将信将疑。一家门户网站的高管对此相当不屑地说
:“最大的赢家是VC(风险投资公司)。百度造就的这些所谓的富豪们没有最后拿到真金白银,都是纸上谈兵。”

  但随之而来的是各路互联网巨头闻风而动,纷纷将注意力不约而同地锁定一个目标;搜索引擎。就在百度疯狂上市的第6天,阿里巴巴与雅虎出人意料的联姻,再次刺激了市场的神话,不少权威或并不权威的人开始对互联网进行新的排序。在这一连串引人注目的事件背后,让人感觉到,一股新力量地萌发,而其背后,是新旧势力的较量,以及新一轮造钱运动的开始。

  2005年是中国互联网诞生的第10年,也是网络泡沫破灭的5周年祭,未来的互联网孰长孰消、孰得孰失?

  新贵李彦宏说:“这个不能预测,我没有那么神。”

  “遗老”张朝阳则称:“与上一轮热潮相比,现在是10倍的网民,10倍的资金。第一次是概念,这一次是真正的产业。”

  我们无法在一组文章里回答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我们只是在描述我们所观察到的,以及我们第一手接触到的。但有一点肯定,中国互联网的版图正在剧烈错动,它将彻底打乱每个深置其中的企业座标系,也将成就未来的中国互联网格局。在这个动荡的座标系里寻找自己新的立足点,需要每个企业的创新与进取。

  杭州,西子湖畔,2005年9月10日“卡奴”台风登陆前夕,西湖论剑的舞台背板上写着一个很大的“天下”。

  网易首席构架师丁磊,腾讯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新浪首席执行长兼总裁汪延在主持人的刺激下论战正酣。

  此时,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自己搬了一把椅子,很突然地冲上台,坐在了丁磊的身旁,台下一片喝彩。

  马云已经习惯了在不经意间赢得喝彩,互联网的格局也因他在8月的一次并购而发生变化。

  2005年8月11日,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

情人节,阿里巴巴公布了一条与雅虎联姻的消息:雅虎以10亿美元加中国区业务换购阿里巴巴40%的股份。

  而就在此项交易的前一个星期,8月5日,一家被人称之为“小公司”的百度在纳斯达克疯狂上市,发行价27美元,66美元开盘,122.54美元收盘,最高涨至151.21美元,其中353.85%的涨幅是纳斯达克开盘以来的最大涨幅。百度CEO 李彦宏顿时风光无限。

  中国的互联网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说即将要发生什么。一切正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西湖论剑开幕演说词中所说的一样:“路在何方,我们何去何从”?

  新格局

  谁将是未来互联网行业老大?

  事实上,在2005年已经逝去的近10个月当中,中国的互联网领域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远不止“雅巴联姻”,以及百度上市。MSN和Google相继进入中国,以及在此背景下微软与Google之间的“李开复争夺战”,中国各概念股在纳斯达克股市的微妙变化,所有这些事件都足以影响到中国互联网“新格局”。

  在各种重大事件的推动下,评论人士开始在互联网世界里进行新的排序和归类:阿里巴巴、百度、盛大、网易、腾讯、新浪、Tom、搜狐构成了互联网新的第一阵营。

  以百度、盛大、网易、新浪、Tom、搜狐9月12日在纳斯达克股市的表现看,风头正盛的百度股价与市值都位居老大的位置,其市值为35.6亿多美元,当日最高股价为115.28美元,其他中国网络概念股依次排列顺序为网易26.9亿,盛大 22.6亿,新浪14.8亿,Tom 7.44亿,搜狐 6.71亿。而目前尚未上市的阿里巴巴,根据其与雅虎之间的交易价格,推算出的市值也远在30亿美元之上。

  很显然,搜狐一直处于“三大门户”之列的位置受到了动摇,尽管在论坛上,马化腾仍谦虚地声称“张朝阳、汪延是老大,我默默无闻。”

  “华尔街对市值的判断是不对的,不能按市值来看一家公司,我反对用市值来排座次……应该用流量、用户群以及影响力来排名。现在中国互联网的用户群和影响力还是掌握在三大门户和腾讯的手里。”张朝阳不客气地将矛头几次指向华尔街。

  的确,张朝阳的推理逻辑很难解释李彦宏以及百度的火爆,而方兴东的“门户老大”预测也难以说清楚百度在如今互联网的领先位置。尽管方兴东在接受《英才》采访时声称“百度实际上是一个门户概念”,不过这样的定位被李彦宏亲自给否认了,“短信、游戏、广告、门户,百度都不会去做,我只专注于搜索引擎。”

  在西湖论剑现场,我们向一位资深互联网研究人士讨教百度能疯狂上市的原因,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评论人士告诉我,“在中国,竟然能有一家公司与声名显赫的Google作战,这完全可以刺激美国投资者的神经,这就是明星效应,一个即使默默无闻的人,如果他与一明星有绯闻,自然也会成为焦点。”

  我们很难考究百度的狂热与Google有多大的关联,就连李彦宏本人也很难解释,为什么外界总是喜欢把百度与Google拿来比较。“现在的百度和Google处在不同的市场,这两个市场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

  还有更多很难解释清楚的问题,就像百度所引发的搜索热浪一样。雅虎为什么会选择阿里巴巴,搜狐和新浪在什么地方失策以导致今天的情形,网易凭什么坚守阵地,腾讯又为什么能异军突起,等等。

  但有一条线索很清晰,那就是这种新的互联网格局是由什么直接促成的。是门户概念造就了新浪的汪延以及搜狐的张朝阳,是

网络游戏造就了盛大的陈天桥和网易的丁磊,电子商务造就了马云,即时通讯造就了马化腾,网络搜索造就了李彦宏。

  然而,这样的局面会支撑多久?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7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