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分析:李开复会遵守美法院判决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 06:56 北京娱乐信报

  新闻背景

  美国东部时间9月13日,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与微软争夺李开复的案件在美国华盛顿州法庭预审。结果法官允许微软前副总裁李开复在Google的中国研究中心工作。法官以此裁决取代了今年夏天对李施以的限制令,但是同时明确,李开复不能为Google的中国研究中心从事某些工作,比如不能从事他在微软做过的产品、服务和项目,包括计算机搜索技术
。他也不可以为Google在中国的研究中心设置预算和工资标准或者定义研究项目。不过法官指出,李开复为Google的中国研究中心招募员工并不违背他与微软签署的同业竞争禁止协议。

  据悉,该案还将于明年1月份进行最终庭审,决定是否允许李开复为Google的搜索技术工作。

  著名劳动法专家左翔琦表示,相信李开复不会背地里去做美国法律不允许他做的业务;他非常清楚,自己如果那么做了,他肯定会失去自己的商业价值。他明白孰轻孰重。但前程无忧网《人力资本》副主编孙虹钢认为,Google请李开复,最终还是要让李开复做出业绩来。

  被大学生们奉为偶像的李开复。他此次跳槽,无疑是给国内职业经理人上了生动一课。资料图片

  著名劳动法专家、律师左翔琦:

  李开复和Google都不会“违规”

  著名劳动法专家、律师左翔琦表示,在美国,职业人对自己的职业道德非常看重。他相信,李开复现在可以去Google了,并不表示他会背地里去做美国法律不允许他做的业务。因为李开复非常清楚,自己如果那么做了,他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肯定会失去自己的商业价值,他一定会坚持诚信,因为他明白孰轻孰重。况且,李开复也非常明白,以前他在微软所有的研发产品都属于微软的知识产权,而不属于他李开复个人。

  至于担心李开复会不会从微软偷偷为Google挖人,左祥琦认为,在目前这个风口浪尖上,李开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估计即使现在微软有人明确表示要跟他去Google,他都会主动避嫌的。何况竞业禁止官司还等待着法庭的最后判决。

  另外,从Google来说,他们希望李开复加盟的目的初步达到了,而且他们也承诺挖李开复不是为了窃取微软的商业秘密。左祥琦表示,国外的企业很重视企业形象、信誉和声誉。如果Google背地里做一些不被允许的事情,那它可能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从而一败涂地。

  前程无忧网《人力资本》副主编孙虹钢:

  李开复照样得用业绩说话

  李开复如果遵守法院的判决,在工作中不涉及任何关于搜索的业务,那他到Google去做什么呢?难道大中国区的总裁只是虚名,如果是个虚名,为什么李开复依然决心前往,他只是看中高额的薪金报酬吗?

  孙虹钢认为,这个问题在于不是李开复会不会为了“虚名”去工作,而是李开复的新东家Google不会只为了给李开复一个虚名就付那么多钱。再标榜有社会责任的商人也仍然还是商人,Google请李开复,是要李开复为Google赚钱的——无论他们给李开复多少“休假”时间,最终还是要让李开复做出符合Google利益的业绩来。

  孙虹钢认为,至于法律上的细节,美国和中国的情况不同,但有一点,具体什么样的事情属于“搜索业务”,恐怕双方律师可以用几年时间来争论、纠缠,其实呢,微软也很清楚这一点,他们的目的可能也只是“威慑”而已。

  节外生枝

  “职业道德”VS“更好的机会”

  你会拒绝“更好的机会”吗

  有意见称,李开复此次跳槽,让其“微软是我服务的最后一个雇主”的豪言壮语破灭,让人甚至开始质疑其职业道德诚信度。

  孙虹钢副主编认为,最好不要用“职业道德”来苛责职业经理人。毕竟他是在给老板打工,而老板其实就是他的第一客户。那么,对“客户”说些表示忠心、表示亲近、表示认同的话,即便肉麻一点,也不过分。

  孙虹钢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李开复自己可能有个信念,就是他一定要为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工作。在微软的时候,他认为微软就是天下最好的公司,直到他遇到了Google。也许以后再有更好的公司出现,李开复博士仍然要去追寻自己的理想。毕竟,谁会拒绝自己职业生涯里出现的下一个“更好的机会”呢?

   信报记者 郑江

  新闻链接

  传Google还有挖人大动作

   国内IT高端研发人才市场将硝烟四起

  据知情人士透露,本周,李开复将以个人身份回到国内,初步计划在包括

清华大学在内的10多所内地大学进行巡回演讲。这次的高校巡回演讲,也可以看作是李开复在2006年新一届校园招聘来临时,为Google笼络优秀人才进行的预热活动。

  据悉,美国华盛顿州的临时判决允许李开复做Google中国的人事招聘工作,而Google中国研究院制定的招聘计划中,很大一部分招聘对象就是内地高校的优秀人才。有专家分析,Google就是为了用李开复在国内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帮他们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

  据京城猎头行业人士分析,从决定挖李开复起,Google就已经着手为进军中国市场而悉心选拔核心人才了,而他们认为所谓的核心人才就是那些熟悉中国本土市场,又了解Google及其竞争对手的人。

  该人士表示,Google中国研究院的招聘工作一旦启动,就肯定会让有些沉寂的国内IT高端研发人才竞争硝烟四起。9月14日,就有媒体发布消息说,“UT斯达康首席运营官周韶宁和Google的接触至少不下十次。周韶宁应该已经在这两天接受了来自Google的Offer。”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