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顺:看不清GOOGLE远动作 就看yahoo新表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 11:00 新浪科技 | ||||||||||||
文/李明顺 看不清GOOGLE、MSN远动作 就看yahoo内容新表现 这几天,几个国际互联网大公司都在搞动作。特别是yahoo,第一次彻底改变了多年来的简陋新闻中心页面,与之稍微有点差别的是,google和微软的动作一时半会还不能看见结
1、google进入中国搞办事处,似乎还在看水深浅。 我对google是虔诚学习的心态,但没有什么祝福,按照我的建议,甚至还要设防。 2、MSN也要合资上海联合投资,一起搞市场。这个消息,我更是一点都不意外,微软一直是看中政府关系的嘛。至于上海联合投资的背景,地球人都该知道吧? ----微软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表示:“微软与上海联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并和清华深讯达成战略合作,彰显了微软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我们不仅根据中国用户的需求和兴趣来提供MSN服务,而且,作为我们长期承诺的一部分,我们将继续积极地同本土厂商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MSN赢的不是什么技术,而是高端形象。并且,相对google咄咄逼人的气势,微软这几天儒雅许多了。其实,现在的google是“年轻的微软”。当年,盖茨多么狂?说中国人怎么怎么喜欢偷的?现在他年过四旬,早就稳重第一了。 现在,google虽然不声不响,但骨子里是狂妄。 3、yahoo中国推出了新的新闻中心。点击看看。 建议每个互联网公司做内容的朋友都来看看。与其学习新浪,不如多拿点精力考虑一下,做一次“冒险”创新,拿一点新样本来。还好,与腾讯之类号称做“中国最好门户”却继续“借鉴”新浪模式不同,这次yahoo中国还是走出了循规蹈矩之路。大胆地尝试了很多新东西,我眼睛里面能够扫描到的,一一列举如下: (1)胆子大,勇气高! 大胆的1024宽界面。这一点,yahoo总部都没敢用,yahoo中国用了,勇气不小。这个虽然不能完全匹配符合所有中国用户的最低配置(毕竟,中国各地互联网应用水平不等,800×600的用户还不少)要求,但是,这种尝试发生在yahoo身上还是很值得的。 理由1是“船本来就小,掉头关系不大”,改革风险成本低;理由2是,yahoo不是要立志做中产阶级的门户么?这个1024完全符合这帮人的审美。所以,得罪一下低配置用户只能是割爱了。 (2)图文配合运用更大气。 整体页面视觉更杂志化,冲击力强。一个大头图+一个大头条+焦点新闻,建立了头条区意识。 整个图文配合的色系过渡也作的很不错,不像有些门户的新闻中心视觉显得比较杂乱。 图文方面,在首页面的“托底”也做的有想法,用一个电子杂志来起色,抓住了用户“可能即将离去”时的眼球。当然,还可以用的更好。 (3)创新意识好,尝试采纳了一些新技术。 比如,在“财富论坛”专题中,是国内第一个在内容建设方面敏锐运用“FLASH+XML+动态数据库”(有一点类似flash paper)技术的大型门户。由此,整个专题的内容在这样的页面技术背景展示下显得更高挡,符合重大专题的需要。 不过,yahoo改版中也有一些问题似乎疏漏了。也举一下例: (1)未支持RSS阅读方式。这可是yahoo总部推崇的新应用应用啊,为什么在yahoo中国的内容中未予以体现? (2)互动性体现少。整个新闻中心的页面,未安排任何“网友留言”、“热贴推荐”或者“讨论焦点”之类能够与网友呼应的节目?为什么? 如果互动做的好,我认为最终新闻页面都可以把网友的留言提上前,学习一下网易。 (3)在图片的布局上,还不是最合理状态。粗数了一下整个雅虎中国新闻中心的各类图片,除了头图外,格式大小分别为:100×75、140×80、120×90、90×100、140×105、100×100、150×110、80×80、236×125、56×56等10种规格。 做过互联网新闻的人一定知道,这么多不同大小格式的图片栏目,要让编辑们去做去记,多么累啊?假如分配到在不同的频道进行调用,那更是复杂无比啊。 没有价值的格式差异性,带来的制作成本太大了。应再合理化。 总结一下:整体而言,yahoo这次还是给出了一张很好的内容名片。(尽管,内容并非是yahoo中国老板们的核心战略)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