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ChinaByte赵福军:黑枪、博客和亦子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 11:53 ChinaByte

  赵福军

  记得不久前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什么“客”最流行?”(地址:net.chinabyte.com/414/1931414.shtml)的文章,以调侃的笔调,从营销方式、内容提供、对外宣传等角度挑了国内号称最牛X的博客网站——博客中国几点“小恙”,并断言04年博客在网络客一族中并不是最流行。

UC:激情网络生活 05年百姓赚钱直通车!
快上榜OPPO给你颁大奖 看比分直播用点点通

  然而五一节前后几篇谈论博客赢利模式的文章仿佛一夜之间使其风骚独领,大有继续升温上扬之势。其实事情的本源却仅仅是因为搜狐的编辑玩了个移花接木、隔山打牛的招数,把网友亦子剑好端端的一篇探讨博客发展的文章变成了一篇枪稿,(将原作的题目从《博客:有商业价值无盈利模式》直接改为《博客永无盈利模式?》)本来说一边放了黑枪、一边得了稿费本应两相无事,闷声大发财,但是由于枪口是直指博客中国,这可热闹了一大帮忠实的FANS们,随后麦田、顺风接连出场。

  亦子剑最终耐不住口水压力和辩驳的欲望,最终自己把老底抖了出来,把原文《博客:有商业价值无盈利模式》(地址: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71920.html)粘贴于博客中国,并在文章开头以黑体加粗字明确标注:原标题是《博客:有商业价值无盈利模式》,但在搜狐IT发表时,编辑改成了《博客永无盈利模式?》,我觉得原标题更能突出地表达我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容易引起误解,所以还是用原标题在blog上发表。然后又写了一篇《再谈博客有商业价值无盈利模式----兼与麦田、顺风先生商榷》(地址:column.chinabyte.com/354/2000854.shtml)的长文发表在天极网上为自己的观点辩驳。

  仔细阅读这几篇文章笔者除看出了以上提到的网络媒体一些丑恶猫腻以外,还看出了以下一些有趣的东西。

  生存 or 保贞?

  商业社会,生存第一,只有首先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才可能存在探讨其赢利问题的必要。而今国内的博客托管站基本上都处于烧钱阶段,而烧钱是为了积聚人气、探询出路并最终赢利,对于商人与资本而言概念永远只是一个赢利商业化的工具而已。相对于广告的窄告是这样,互比于E-mail、IM、BBS的BLOG也同样是这样。

  实际上博客是开放的,与开源软件一样,属于任何人,又不属于任何人,重要的是其存在——即以一种新的互动交流形式存在本身的价值。任何企图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严格定义的努力都注定最终要以失败告终。

  而网友亦子剑却企图以本质主义的角度给博客一个定义,认为“网民对传统网站是索取,而对博客网站却是给予……博客的核心是自由、个性、张扬以及参与,它的魅力就在于其非商业化,就在于其不经包装的真实性,博客从根本上就排斥商业(虽然它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即使商业进驻了博客阵地也会水土不服的。”,“但在众多blogger的眼里,也只有第一层理解(即以以文字为主的交流工具,笔者注)才是真正的博客,才是最本质意义上的博客,我也一直坚持把博客作最本质意义上的理解而排斥其他意义上的理解”。从而推断出博客赢利模式“也许,永远也找不到,也许找到了,但它已经不是博客了。”

  任何网民都既是索取者又是生产者,这里当然也包括亦子剑与笔者;同样任何网站也既有给予也要索取,博客中国也不能除外。武断的认为网民对传统网站是索取,而对博客网站却是给予是不负责人的。而一再坚持博客的“非商业化”论调也完全是想当然,保贞烈的体现。

  试问在“本质”了博客的“非商业化”特性,“树立”了其“贞烈牌坊”后,再大谈博客的“商业价值”、“盈利模式”还有意义吗?靶子都没有了,还一再的放空枪,你丫打飞机呢?

  只有首先解决了生存问题,BSP才可能为更多的BLOGGER们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BSP不靠商业赢利来维持自己,难道要靠募捐、救济?博客赢利与否、是否被商业化都不重要,重要其精神,就好比是红客联盟可以解散,然而走掉的仅仅是躯壳,而精神依旧。商业化可能腐蚀一些博客本真的东西,混入一些传统的垃圾,但这并不能成为阻挡博客商业化、求生存的步伐。

  借用某网友针对一偏批判抱怨网络广告漫天飞文章的留言,虽然粗俗却是大实话:靠,你看人家的东西付钱了吗?你以为人家向你提供这些资料这么容易吗?报纸也有广告,你怎么不去报纸找资料?怎么不去图书馆?人家不用生存呀?广告是他们为你免费提供资料的动力,别吃饭不给钱还说人家菜不好吃。

  在商业社会,尤其是激烈的网络经济大潮中,对于商人除了钱、除了赢利,其余一切都是假的!

  传统模式BSP凭什么就不能用?

  网友亦子剑旁征博引的论证了博客BSP在短信、视频、影视、音乐、游戏、交友、新技术和新传播运用等传统模式面前的无能与不举。

  传统的门户靠短信无线增值服务、网络广告、游戏以及各种细分应用赚了个盆满钵满。但是这些所谓的赢利模式并不专属于传统门户,凭什么传统模式BSP就不能用?

  可以毫不夸张并负责任的说,方博只要把任何一种传统模式玩好了,玩转了,玩透彻了,博客中国都是赚钱的。而今问题的关键是用户群的数量太少。洪波曾经专门写文论证当今国内有多少BLOGGER,结论是300万,只占网民总数的3%;而麦田据此并没有人云亦云的认为国内的博客应用还处于“萌芽期”,而是直接的指出这背后必定存在着“不适基因”,既我们不是一个善于书写的民族,即使是博客这种自媒体应用也不能使这种性格有丝毫的动摇。

  这说明了国内的博客应用还是处于精英化阶段,离平民化、大众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拿大葱的大婶”还很少有时间来摆弄自己的“大葱BLOG”。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方博才讲出了“(博客中国)目前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只有数百万用户。如果用户达到了1000万,我们就会向投资者显示明确的盈利的模式”的话。而这翻话语并不能构成对赢利模式有无、能否的解构。

  传统的短信无线增值服务、网络广告、游戏以及各种细分应用在精英化面前当然不能称为是一种赢利模式,因为少量的用户造就了其不可能赢利,即使勉强的称其为赢利模式,也是一种理想的或局限于商务策划书意义上的模式;只有到了平民化、大众化阶段,这些模式才可能发挥网络注意力经济、眼球效用的特性,才可能成为一种持续的、明确的赢利模式。

  撇开用户谈应用与撇开用户谈模式都一样,都是水中花,雾中月而已。

  博客的未来不是梦

  网络经济的倒春寒使得网商们变的更加务实,VC大腕们也不会仅凭一个所谓的概念去投打把的银子,在网络经济市场普遍疲软的当今,博客之所以能够蒸蒸日上、接连上扬、收购连连(据业内人士报料,近日方博已经在杭州与小胡商量并购BLOGCN的事情)、VC看投,除去缩水炒做因素外,我想更多的是因为预见到博客的未来不会仅仅是一个泡沫似的梦。

  据报道,《64%广告主被博客吸引 老牌媒体制订博客策略》(地址:it.sohu.com/20050507/n225457057.shtml)同时Forrester资讯公司的研究显示,多达64%的广告主对在博客上做广告有兴趣,57%的广告主希望在RSS feed上放置营销内容。

  而这一切仅仅是开始,好戏还在后面,列位看官,镲亮眼睛翘首等待把……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