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网吧产业重组开辟E-SPORT职业化新平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18:07 博客中国

  作者:纪宁

  E-SPORT(电子竞技)不是普通的网络游戏,而是被很多发达国家所规范和推广,称为“E-SPORT(电子竞技)”的一种流行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由此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电子竞技运动市场,其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新世纪最引人注目的体育娱乐亮点之一。

中小企业安全轻松搞定 虚拟引擎创造强劲动力
头号卡片收藏家! 公益歌曲大擂台

  E-SPORT(电子竞技)在中国历经了2003年正式成为99项体育竞技项目的热潮和2004年举办各种赛事的风潮,目前正处于职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和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时期。

  2004年,E-SPORT(电子竞技)的产业化之路和职业化进程并不顺畅,E-SPORT(电子竞技)产业总量发展缓慢、E-SPORT(电子竞技)产业链脆弱无力、E-SPORT(电子竞技)职业化进程整体曲折。

  2005年,E-SPORT(电子竞技)发展尤为关键。

  1、E-SPORT含义、发展现状及趋势、产业链

  随着网络游戏不断发展,市场上又诞生了一批竞技类网络游戏。玩家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局域网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竞技。电子游戏已不再是简单的人机对抗,也不再是传统的娱乐方式,而是具有现代竞技体育内涵与精神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网上博弈。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传统的休闲娱乐带入了崭新的现代竞技发展新阶段,因此,现代体育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E-SPORT(电子竞技)。

  目前,E-SPORT(电子竞技)在国外已经发展得相当蓬勃了,由于玩家的拥护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全球以电子竞技为核心的电子娱乐业已经创造了巨额的产值。世界上E-SPORT(电子竞技)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有两个,一是韩国,一个是美国。

  在电子竞技产业比较发达的韩国,电子竞技已经成为3大体育竞技(足球、围棋、电子竞技)之一,E-SPORT(电子竞技)堪称“国技”。

  从韩国WCG模式看,韩国政府对软件商、赞助商、专业组织和媒体这四大块都有强大的支持,它的整个产业本身,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WCG通过独立的赛事积累形成了很强的国际影响力,韩国的媒体也形成了强势推广的力量。WCG同时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使比赛得到了极大范围的普及和推广。WCG的缺陷是赞助商对专业组织的控制过强。

  美国跟韩国完全不同,CPL是完全独立的机构,在制定标准和发展业绩方面,效率比以前WCG提高了很多,不受任何部门的控制。CPL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运营的模式吸引了软件厂商、赞助商和媒体围绕在它的周围,它的专业性非常高,持续性非常强。但是由于美国政府整个政策不是很明确,从支持力度上也很弱,所以形成了一种特点:谁都可以搞。在美国同时有类似的组织比如CXG,它们对行业会制定另外的标准。

  在我国,E-SPORT(电子竞技)也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国家体育总局于2003年11月将E-SPORT(电子竞技)正式列为中国第99项体育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给E-SPORT(电子竞技)定义为:E-SPORT(电子竞技)就是利用高科技软硬件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通过运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培养团队精神。

  E-SPORT(电子竞技)的产业链由软件商、赞助商、专业组织和媒体这4大块组成,其中E-SPORT(电子竞技)比赛和E-SPORT(电子竞技)运动员是形成产业链的两大核心要素,其竞技水平高低与市场化水平高低是职业化标准的体现。E-SPORT(电子竞技)产业模式和产业链要围绕比赛和运动员这2个核心形成。最终让产业链中的各个元素都从中获益,使运动员、专业组织、赞助商、媒体和厂商一起发展。

  2、E-SPORT职业化困境

  在经历了2003年WCG的狂热之后,2004年中国的E-SPORT(电子竞技)又逐渐归于沉寂。2004年中国电子竞技选手在各大国际比赛上的表现不容乐观,国内竞技水平和比赛组织水平没有根本提高。应该说从CEG的举办到CPL引入中国,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在正规化、商业化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只不过比起网络游戏的气势逼人,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显得过于缓慢。

  目前,国内专业从事电子竞技的公司寥寥可数,规模较大的仅有ESWC中国、ESAI、IGL和浩方等4家。其中浩方的整体收入最高,仅广告和会员费达到3000万元左右,而另一家规模较大的电子竞技公司ESAI 2004年的收入达到了100万元。2004年电子竞技的总产值至少不会少于8000万元。虽然这个数字看上去十分惊人,但与韩国电子竞技年产值40亿美元相比也就算不得什么了。而CCTV5电子竞技节目的停播,也阐明了官方对待这一新兴行业的态度。

  2004,在E-SPORT(电子竞技)职业化进程方面,有三大障碍影响着职业化顺利发展。

  一、 观念障碍。在国外,以电子竞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出现了相关的组织机构和职业队伍,定期举办类似足球联赛一样的电子竞技大赛,不少比赛已经跨越国界,形成了自己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优秀的职业竞技手就像球星和影星一样受人追捧和拥戴;而在中国,如果有谁说自己的理想是打游戏比赛,多半会遭到周围人的冷眼和嘲笑,E-SPORT(电子竞技)则被很多人视为不务正业。目前的中国选手几乎全部处于业余爱好阶段,可以说真正的职业化模式还没出现。因为没有固定收入,仅仅依靠比赛奖金不可能保证选手的日常训练,有些选手甚至连生活都非常艰苦。虽然现在有少数企业成立了俱乐部、组织起了战队,但没有大环境的支撑,他们也很难坚持下去。何况其中很多都是半职业化的,仅仅在打比赛的几个月期间才临时召集战队,平时并不养活这些选手。据了解,2003WCG中国区比赛魔兽项目的冠军奖金是3万元,12个赛区选拔赛的冠军奖金只有5000元。职业模式的缺失或许也是中国选手几次参加世界大赛成绩欠佳的重要原因。

  二、 市场障碍。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职业化模式?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参照韩国的电子竞技市场现状。目前韩国共有518家游戏开发公司与发行商,几大游戏电视台Ongamenet和MBC等常年举办各种赛事,KTF、LG等许多韩国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俱乐部和战队,而Intel、AMD、三星等赞助商则是比赛的强劲后盾。除了著名的WCG外,大大小小的赛事一年有几十场,奖金丰厚,许多欧美的职业选手为了参加赛事甚至定居在韩国。在韩国,游戏明星和影视明星、足球明星具有同样的号召力、受到普遍的尊敬,其收入水平和体育明星一样。

  三、 标准障碍。电子竞技运动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严重制约了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的顺利开展。没有标准就没有比赛和竞争,电子竞技作为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发展初期就应该规范,首先就应该从标准做起。从运动员技术等级到教练员、裁判员等级,甚至比赛场所,都应做到有章可循。只有国家制定出一套包括赛事举办、转会条例等等完善的行业准则,电子竞技在中国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职业化。

  四、 管理障碍。从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到运动员的培养、选拔和训练,我们都存在着管理障碍,俱乐部的管理障碍主要是因为参与E-SPORT(电子竞技)赞助与经营的企业数量不多、经验不足;运动员的培养、选拔和训练的障碍主要原因是硬件设施的统一、训练场地的标准化、培训手段的科学化等等。

  相关文章请查看专题

  2、职业化:线上平台还是线下平台

  影响职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没有过硬的培训基地和线下训练竞技平台。

  中国的E-SPORT(电子竞技)大量受众人群还集中于网上对战平台上,线上的人群巨大但是无法使其正规化,运动员的培养、选拔和训练无法顺利开展。

  对战平台也曾被认为是电子竞技盈利的重要来源,但这并非事实的全部。网上对战平台目前世模采取完全免费的形式,并且打算永久免费。如果要通过对战平台收费,就要涉及到游戏制作方等第三方利益,也就是版权费用。而目前由于中国电子竞技比赛本身的盈利非常少,游戏制作和代理企业一般不会收取版权费用,只要取得赛事许可就可以办比赛了。

  连锁网吧被认为是理想的职业化俱乐部训练基地和竞技平台,但是网吧产业的低迷和网吧业主的认识不足,无法使网吧产业和E-SPORT(电子竞技)产业紧密结合。

  中国缺乏大规模的标准的线下平台,因此也给网吧产业参与E-SPORT(电子竞技)产业留下了可以想象的上升空间。

  3、网吧产业重组开辟新平台

  网络游戏的高速发展,也促使了E-Sport对抗的不断升级,各位玩家已经不再满足于小规模的、小区域的赛事。而商家们也需要一个超级平台来展示它们的产品。

  从2001年开始,韩国三星公司曾经独家创立并赞助了几届有影响力的别开生面的奥运会———WorldCyberGame大赛(简称WCG)。所谓的WCG,实际上是一次规模盛大的电子竞技盛会,400余名选手都是从其所在的各个国家先期举办的选拔赛上过五关、斩六将脱颖而出的顶尖电子竞技高手;然而,短时期内的电子竞技无法使日常的职业化竞技成为可能,WCG也开始和电子竞技一样,一度陷入发展的困惑与低谷之中。

  “阳光计划”的17家连锁统一行动,将拉开中国网吧产业重组序幕,同时将使E-SPORT(电子竞技)职业化玩家的大规模对战、职业化联赛和职业化竞技训练成为可能;因此阳光计划同时和职业化玩家一道肩负着开启E-SPORT职业化未来的重任。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愚 人 节
整蛊先锋幽你一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