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阎保平:互联网将更广泛 应用更普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 14:45 新浪科技 | ||||||||||||
![]() 图为:中国科学院信息办主任网络中心主任阎保平致辞(骆磊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1月19日下午2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12月底,内地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8.0%,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人数达到428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增长了14.6%;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43万和66.9万,分别比半年前增长了5万和4.3万;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74429M,IPv4地址总数59945728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4.8%和44%。以下为中国科学院信息办主任网络中心主任阎保平现场发言实录:
主持人:谢谢钱司长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中国科学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阎保平研究员讲话。 阎保平:各位领导、各位女士们、先生们,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非常高兴参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举办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作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行政主管,在这里我谨中国科学院信息化领导小组、代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向参加这次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新闻界的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这次统计报告的发布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每年发布的两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统计报告,对我们国家和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们的统计报告也得到了社会、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广泛的关注和认可。现在我们的信息产业部门使用他们的统计数据,我们国家的统计部门也在采用相关的统计数据。现在在国际电联的ITU组织上也采用这个数据,作为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了解。 我们看到,互联网信息中心历次调查报告都描绘出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脉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也为国际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我们相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统计工作也要在更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更多的调整,我们真心希望政府的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各界能够给予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调查报告积极指导。通过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我们一定会把这个有价值的工作做得更好。当然我们也看到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在中国互联网的开通到今天已经整整进入了第十个年头,这十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已经作为一种社会的革命,从技术的革命,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腾飞都给我们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和变化,创造了难得的良好机遇和良好的环境。我想这些情况通过我们这一期的统计报告当中提供的丰富数据,给予了很好的说明。 展望未来,我们也相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以及中国互联网络将会向我们中国互联网发展更广泛的普及,以及更深入的应用这两个方向同时发展。同时,我们国家也一定会迎来我国信息化建设一个在经济、科技、社会实现方面跨越式的发展。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已经处于国际上的发展的大国,但是在互联网的发展上,我们跟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要把这个大国变成强国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因此,如何在中国的信息化浪潮当中,中国的互联网如何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迎头赶上,从而构造一个人人受益的信息化社会,来缩短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以及与世界互联网络发展的距离,这对于我们是一个不断思考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以及中国互联网络每年统计报告,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值得参考的信息,能够为我们国家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 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发布我们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统计调查报告,同时也是在春节期间发布这样的报告,在这里我代表中国科学院、也代表所有我们互联网信息中心的同事对这些年来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统计调查方面给我们做的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表示真诚的感谢,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春节做好节日的准备,我们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