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万名学子用上电子书包 直接挂在网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16:26 新民晚报 | |||||||||||||
本报讯 (实习生 谈鸣 记者董 纯蕾) 大学生用上了新式“书包”——为你下载“教材”、供你存放笔记、替你交作业、还能帮你跟老师互通有无,它的名字叫做“电子书包”,不是背在肩上,而是挂在网上。刚出炉的复旦大学多媒体教学的调查报告显示,到本学期末,复旦大学累计将有10000名学生用上“电子书包”。据介绍,它不仅容量很大,全部免费,而且以“电子书包”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服务系统目前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复旦大学为在校学生“特制”的“电子书包”,有100M免费的数据文件储存空间,同时将100本50万字的书“塞”进“书包”都没有问题。用上了“电子书包”的学生不但能下载老师的讲课课件,而且还能在“电子作业本”上进行课堂练习。如果遇到不懂的题目,学生只需轻按功能键,就能收到老师的讲解与答疑。对老师而言,“电子作业”批改起来也便捷许多,只要把程序设定好,就能让电脑代劳了。调查报告显示:有80.1%的受访学生觉得“电子书包”非常便捷,有93.5%的学生认为“电子书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用的是“电子书包”,自然得在“网络课堂”里上课。学生们可以通过图书馆、教室、机房和寝室的电脑端口,轻松打开自己的“电子书包”,与“网络课堂”直接连线。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应质峰认为,“电子书包”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轻松便捷。不过他同时也提醒广大教师,课件上传前,勿忘知识产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