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养电脑游戏职业玩家 玩出电子竞技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 09:16 解放日报 | |||||||||||||
电子游戏成了高校专业?这件听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在南京钟山学院变成了现实。日前,36名“电子竞技”专业大一新生,参加了隆重的开学典礼。三年之后,他们很可能成为中国第一批通过大专院校正规培养的“职业玩家”。 以前,电子游戏和高校专业“搭界”,顶多是编程序和游戏情节设计等,现在“玩游戏”堂而皇之成了专业,一时引来各方议论。
专业就是“玩” 一身迷彩,正在军训的陈岭嵩显然非常喜欢这个专业。当初,他听说南京钟山学院新开了这么一个专业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你是不是想玩三年啊?”每次别人这么问他,他都振振有辞:“当然不是!电子竞技可是国家体育总局确定的体育项目,练好了还能评国家一级运动员,去参加世界大赛为国争光呢!”的确,国家体育总局曾在去年底宣布,电子竞技成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随后还举办了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会和国家队员选拔赛。 即便如此,钟山学院开设“电子竞技”专业,仍然引起了纷纷议论。钟山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袁启昌告诉记者,报名时,场面十分火爆,甚至有孩子哭着闹着要报名,但家长的质疑也不少。有的家长甚至很不客气地诘问,这种专业将来怎么能有饭吃? 因此,钟山学院还特别承诺———安排就业。 袁启昌介绍,学校最忌讳“误人子弟”,因而开这个专业前也经过了深思熟虑。电子竞技专业由钟山学院与南京马可尼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合办,关于学生就业问题,在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办学合同上,明确规定由企业负责。为了保险,该专业教学非常系统,涉及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软件设计等领域。 马可尼公司副总经理张国强解释说,企业承诺,是建立在对市场需求、产业前景的信心之上。市场上这方面人才是缺乏而非过剩。正在研发的各式各样网络游戏测试,测试软件设计,以及游戏规则制订等等,都需要专业玩家来做。 据了解,马克尼公司对合格毕业生有三大“硬要求”:一是专业课,二是高等数学,三是外语。如果后两项不合格,工作还得自己找。因此,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也非常有意思:除了计算机基础、网络多媒体技术外,还有体校老师开设体育运动竞技史课,军校老师开设战略战术课等。 电子竞技“看涨”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专家彭剑峰教授说,高校专业的设置,一般要严格遵守国家统一规定的专业目录,但这个目录显然存在滞后性。像钟山学院设置的这个专业,还必须套用目录里的“电子声像技术”名称。高校专业要与时俱进,喊了多年,但落实起来很难。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各领域需要的人才,高校培养是一个主要途径,如果这个途径不通畅,对整个产业发展将很不利。 “电子竞技”究竟有什么样的产业前景呢?今年,陈天桥的盛大网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其身价逾90亿元,一举超过了网易丁磊,成为IT首富。在浩方对战平台上,每天有20万人在线。但这样的成绩,却无法与电子竞技业发达的许多国家相比:在韩国,目前有500多家游戏开发公司和发行商,1300余家电脑游戏间和网络咖啡屋,电子竞技成为年产值约40亿人民币的成熟产业,并带动了数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设备、IT设备等领域的发展;在法国,每年举行的ESWC大赛,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选手参赛,冠军总奖金达35万欧元。每年这个时候,就是举办比赛小镇的“狂欢节”,300多万人次参观者纷至沓来,带动了当地旅游的发展。决赛时,全世界3亿多玩家同时关注,这样的“眼球经济”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争议“第99个体育项目” 2003年11月18日,中国电子竞技运动里程碑式的日子。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国家体育总局在人民大会堂宣布,电子竞技运动成为我国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中国电子竞技正式登上了体育运动的大雅之堂。今年6月,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办的2004全国电子竞技运动会(CEG)正式开赛,标志着中国电子竞技运动由民间转向官方。 承办国内第一届电子竞技运动会的华奥星空公司副总马铁认为,电子竞技运动与网络游戏最大的区别在于:电子竞技运动旨在锻炼提高参与运动的“真实人”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网络游戏“练级”的目的完全是提高游戏中“虚拟人”的“技能”、“魔法”、“等级”。出发点和目的不同,获得的效果也大不相同。就像在一些人印象中:玩游戏的年轻人,一个个因长时间呆在网吧而面无血色、蔫头耷脑,有的人为了找钱上网甚至不惜犯罪。但到中国参赛的韩国职业电子竞技运动员,却是另一副面貌:一张张年轻并且略显稚嫩的脸庞,腼腆而充满活力的笑容。 也有家长问到:要成为电子竞技的专业运动员,毕竟要花大量时间“玩游戏”,如果孩子假借“训练”之名沉溺网吧怎么办?把电子竞技作为运动项目的初衷不就改变了吗?袁启昌认为,电子竞技在我国毕竟刚起步,一些相关法规譬如选手的选拔制度等都很不完善。所以,如何在保护未成年人和发展电子竞技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尚需要进一步探索。 本报记者杨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