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将近半年的PDA市场最近又有大举动,先是恒基伟业为树立企业形象,举行全国巡展,并提出“个性消费时代”的新主张;一直是“冤家对手”的名人也不甘寂寞,掀起“普及风暴”,直指商务通的“个性风暴”,并宣布自己的三款产品同时大幅降价;就在这样一个尖峰时刻,恒基伟业的常务副总裁孙陶然竟火线“休假”。除此之外,联想、TCL、桑夏等PDA品牌也加快了自己的脚步……
如果用“混乱”来形容现在的PDA市场,还不如用“激烈”来得更贴切。
-低价格与个性化,谁说了算
4月16日,恒基伟业启动了新一轮的市场营销战略计划,提出“个性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宣称要“打造最适合中国人使用的商务通”。5月16日,总裁张征宇亲自带队开始“商务通掌上世界”全国大型巡展活动。
无独有偶,就在张征宇展示他的中高端商务通时,“冤家对手”广东中山名人掌上电脑已经开始发动了又一轮价格战。几乎是同一时间,距离在广东花园酒店巡展的“商务通掌上世界”仅四五百米的远洋宾馆里,中山名人电脑公司也召开了题为“名人再掀普及风暴”的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其主流产品“一指连笔王”升级为“一指草书王”后,把价格从原来的1180元降到998元;另一款名为金世纪的超薄超小型掌上电脑从原来的800元降到698元,而原价为600元的PDA328A更降至498元。
由于张征宇在外巡展,孙陶然又在放长假,身在长春的品牌推广部经理袁应娟表示自己还没有得到任何关于商务通价格调整的通知。恒基伟业的高层好像没有人能做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但在外地的张征宇曾暗示会有更大的动作紧随其后:“我们下一步将在各条产品线上推出很多新产品,是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出发,推出不同功能和价位的产品,相信会引起巨大的市场反响。我认为非主流产品的降价不一定会提升市场占有率,仅属于倾销滞销产品的行为。”
面对名人的又一次价格挑战,联想电脑公司手持接入事业部的马军表示,此次名人降价是个好事,因为本来就是个别厂家的非主流产品,为了寻求产品的性能价格比,降价是必然的。同时他也表示,联想近期有可能会作出价格调整,但决不是迫于名人降价的压力。
-争夺市场“老大”用尽心机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价格之争还没争出个结果,名人又站出来称自己是市场占有第一,因为根据最新发布的赛诺第一季度市场调查,名人掌上电脑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9.5%,超过了恒基伟业的18.4%。
另外,一家名叫BMS的企业顾问公司市场调查中心在2月15日到4月15日两个月间,对全国20多个省市掌上电脑的市场占有率进行调查后发现,名人公司的产品在80%的省市超过了恒基伟业公司的商务通系列产品。其主打产品“智能王”的市场占有率更超过其它竞争对手。调查还称,名人现在的市场占有率是41.3%,恒基伟业的商务通市场占有率为39.2%,联想公司名列第三,为10%。其它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总和为10%。
恒基伟业公司品牌推广部经理袁应娟对赛诺的调查结果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她表示,由企业委托调查公司进行的短时间内的调查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而恒基伟业每年发布的调查结果是在每年年末的时候,一些第三方调查公司对这个行业所作调查的结果。哪种调查更可信,只有消费者和市场才是最终的评判者。
为此,记者走访了几家大型商场。
据燕莎商城的PDA销售人员介绍说,燕莎每月的PDA销售量平均为500台,其中商务通占了50%多,其它品牌加在一起也不到50%。这几天的销售依然稳定,并没有受到名人降价的影响。
西单商场掌上电脑专柜的销售人员介绍说,商务通的销售情况一直很好,名人除了“智能王”卖得不错之外,其它几款几乎走不动。可能是最近名人的广告比商务通火,这两天名人比商务通卖得好,但他否认是受名人降价的影响,因为,几乎没有人来买名人近期降价的那三款产品。
记者在中关村的几家PDA专卖店里了解到,虽然名人的“智能王”卖得不错,但商务通还是占领着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两天虽然偶尔也有因名人降价慕名而来的,但整体感觉名人的这次降价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浪。
联想公司的马军说,现在“争老大”现象正是人们所说的PDA泡沫的反映。当调查数据上的“老大”其实没什么用,PDA市场要看的应该是综合实力,能否满足用户需求是最根本的。
-是清理门户还是争夺用户
回首不到1年的时间里,国内PDA市场出现的多次竞争,大抵上都是从“恒基伟业VS名人”的争夺战开始的,先是价格战,接着是技术战。
从2000年8月开始,PDA的斗争就已经从理论上的争论开始变成了市场行为。名人公司率先引爆了价格大战,其产品名人PDA328降至600元,在国内同类产品中首次跌破1000元大关……竞争对手商务通马上作出反应,针对名人的降价推出了相应的对策:“A计划”问世了。至此,掌上电脑的降价浪潮可以说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规模。
为期90天的A计划结束以后,主流PDA产品的价格平均下降了35%,与此同时,掌上电脑市场的容量却比1999年扩大了近一倍。随着一些“二流”企业的淘汰出局,掌上电脑行业胜利完成了一次“门户大清理”。
打完价格战,又打技术战。2月6日,中山名人电脑公司宣布:推出体积超小、技术先进的新一代掌上电脑“智能王”,点燃了技术战的烽火。“智能王”的草书连笔技术和只用一节7号电池的功能的确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光。
当时,关于技术的问题,两家掌上电脑厂商各执一词,恒基伟业提出在微软、西门子等先进软件、硬件平台和模块的基础上,大幅提升掌上电脑的性能,抢占先机;而名人则坚信“实用为王”的原则,认为这更适合大多数国内消费者的实际。
近日,佘德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又一次下了“战书”,声称将会在下半年开打技术战的第二次战役。他说:“名人的第二次技术战将包括现在市场上能够寻找到踪影的甚至很多概念性的产品。”但他并没有详细透露具体会推出什么新产品。
刀光剑影的掌上电脑市场从来就没有安静过,市场的浮躁是不争的事实。在一年的时间里,概念战、价格战、技术战,能打的都打了,以后该怎么办?还是无休无止地打斗吗?PDA到底应该争夺什么?
其实,在市场浮躁的背后,是对企业经营理念的误读和误解。企业最大的敌人是谁?很多企业都认为是竞争对手,因为只有拖垮了、拼掉了对手,市场就是自己的了。其实市场竞争远远没有这么简单。最终决定权并不在企业手里,而是紧紧握在消费者的手心里。你可以逼得对手吐血,但无法逼迫消费者“出血”。所以,比竞争对手更值得企业担心和关注的,应该是消费者。企业争夺的是消费者的选择,所以竞争中获胜的关键不在于对手是谁,而是取决于企业自己做得好不好。
-PDA会不会成为第二个VCD
当初的第一轮价格战削低了价格门槛,掌上电脑从“贵族消费”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开创并延续了PDA市场的普及阶段。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再来打价格战,还能像当初一样有效吗?
早就有关于PDA会不会成为第二个VCD现象的讨论。两者的确都是从大打广告战开始的,广告战打出了市场,就接着打价格战,你的价格低,我的比你还低,久而久之,消费者听到的都是VCD要降价的声音,手里攥着票子就是不出手,问他们怎么还不买,回答是:等着价格再低些。这一切仿佛和现在的PDA同出一辙。
也有人说PDA和VCD一样都是过渡产品,人家“老美”就不用VCD,除了录像机就用DVD,人家也不用简单的PDA,除了笔记本电脑就是PLAM。但是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就像中国市场需要VCD一样,中国人同样也需要PDA。但是这里说的PDA可不是功能简单的记事本类的PDA,因为它们已经没什么市场了。难怪有个朋友说,好歹我还知道VCD是干什么用的,可我到现在也不知道PDA到底有多大用处。
看来PDA不应该再打价格的主意了,从产品本身的专业性、实用性、个性方面动动脑筋也许会获得更多的启迪。有关人士预测,2001年中国市场掌上电脑的销量将达到400万台,其中专业化、个性化产品将占到40%以上。尤其石油、地质、金融保险、医疗以及商业等行业,对掌上电脑的个性化、专业化需求将迅速膨胀——行业市场,这一新“富矿”的矿脉已清晰地浮现出来。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掌上电脑市场,而且这块蛋糕还在不断做大。有预测说,2001年中PDA的市场容量将增加一倍,达到400万台。更乐观的预测甚至认为可以达到600万台的记录。一位市场专家说,PDA市场的前景是好的,市场需求是不可预计的,就看商家怎么挖掘市场潜力。“如果还是继续翻来覆去地拼价格,拼概念,PDA早晚会和VCD一样渐渐被人们遗忘。”文/本报特约记者杨柳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