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脑残体":彰显个性还是玷污文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 09:06  泡泡网
作者:刘鑫

『究竟什么叫做“脑残体”“火星体”』

会诊

    本文中部分资料、评论原引自互联网

    最近互联网上关于一种怪字的新闻和评论很多,其实似乎早在大半年前我们便已经可以在QQ的签名当中和各种论坛社区里见到这种奇形怪状的字体了。当时大家都不是很在意,只是觉得很新鲜,不过互联网的威力就是这样,它可以迅速的淘汰、遗忘一个东西;同样也可以使另一个东西以让人匪夷所思的速度流行起来,这当然就是现在被大家广泛称呼的“脑残体”了。

   “脑残体”一词的说法最早出现在猫扑论坛中,现在已经被人们传叫为它的“官方”名称了,当然我们都听得出来这是一种带有一种贬义、讽刺的叫法。这些流行于年轻人群中的“脑残体”也称作“火星体”,他们大多由汉字中的生僻字、异体字、繁体字以及符号组成,简单的理解就是原有网络语言的进一步升级,作为一种年轻人叛逆心里的体现,它在一些以低龄人组成的群体中大肆传播并且颇显个性,而这些所谓的文字对于不熟悉“脑残体”的人来说,阅读起来极其困难,可以说很容易使人抓狂。

会诊
甲骨文是我们文字的祖先,而“脑残体”是...

    对于目前网上“脑残体”的使用程度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所以起先只是被我们看作是小儿科、小玩闹的“脑残体”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注意,也被众多论坛定为禁用语言,究竟这种稀奇古怪的“脑残体”是谁“发明”出来的?它是怎么打出来的呢?它为什么会成为过街老鼠被各大论坛及专家学者唾骂呢?带着这些疑问小编就把目前所能找到的所有资料来个汇总整理,相信会给大家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的,让我们接着往后看吧。

『这种“脑残体”究竟是怎么打出来的?』

    且不评价“脑残体”的好坏,仅仅凭着一股猎奇的心里,相信许多朋友在见到这种字体后,心里冒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究竟是怎么打出来的呢?带着这个疑问小编开始在网上搜索,结果关于“脑残体”的条目非常之多,很轻易的我们就找到了两款写出“脑残体”的软件,在这里先给大家展示一下。

    QQ奇形异字 v2007.06.15

    “这款软件的名字被作者起名为QQ奇形异字,看得出来“脑残体”这个名字在经常使用这种字体的圈子里还是绝不会被提到的。”

    软件介绍:本软件可以将字体转换成形近字,绝非普通的繁体字,让你的QQ资料看起来更酷。

    “以上是该软件的介绍原文,本人不予置评。只是他主页的页字写错了...也许是作者的刻意为之吧。”

会诊

    PS:本站不提供该下载,如有需要请自行于互联网寻找。

    非主流个性字魔法秀2007

    “这个名字起的更复杂,可其实功能上和上一款软件是一样的。”

    软件介绍:喜欢用的朋友一看便知道了,把在任何地方输入的正常字都自动转换成怪字、个性字或魔法字,而且每次转换出来的字都不同,让你在与朋友聊天时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连打字都非主流啦,好洋气哦!

会诊

    “也是原引软件介绍,看了这个介绍的感觉好像是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直销广告一样...更夸张的是,这款软件的未注册版是有使用限制的,而注册的费用是...无语。”

会诊

    PS:本站不提供该下载,如有需要请自行于互联网寻找。

『对于“脑残体”来自专家学者的声音』

    对于“脑残体”的流行是大家始料未及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它真的能称之为“字体”吗?难道为了个性就要以肢解拼接我们的语言文字来作为代价吗?对于这些将会产生的影响我们还是先来听听各方的声音吧。

    专家学者反对一方:

    “脑残体根本就是在侮辱中国的汉字中国的文化。中国汉字自古以来,无论是繁体中文还是简体中文都是严谨的。虽然繁体字可能让有的人看不太懂,但它们都是祖先所流传下来的宝贝,是一种形体的美。但是脑残体却不然,它的组成很多,符号、外文都有,但核心还是汉字。但是却把汉字搞得乱七八糟,不是简体也不是繁体,根本上就是异体字,拿出一大堆极少见的字,其实根本不了解那些字的本来的意义。这样根本就是在侮辱从古到今汉字的创造者。并以用错别字为荣,乱用字为荣,正确用字为耻。如此侮辱汉字,侮辱文化,素质可想而知。

    有人可能要会说文化兼容了。对,我们要兼容外来文化,兼容先进的文化,兼容对社会发展、人类文明有正面的意义的、有促进作用的文化。但是我们决不能因为外来文化而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丧失了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脑残体却不符合以上两点,脑残体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毫无意义,所以不能以文化兼容来对待脑残体,不但不能兼容,并且要坚决抵制。”

    显然这是学者专家中很主流的一种声音,认为“脑残体”毫无疑问是在侮辱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对我国文字的一种玷污。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对于此事不一样的声音,我们也来看看支持“脑残体”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会诊
连这软件介绍中都是“脑残体”

    专家学者支持一方:

    “如果脑残体被广泛认同为一种清新畅达的语言,那么它自然会广泛地使用,并传播开来,这种传播是任何人所无法封杀的;如果脑残体没有获得大众的认同,那么它自然会自生自灭,我们何必担这份心呢?”针对脑残体的传播,以及受到舆论的担忧和部分论坛的封杀,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海如是说。

    于教授表示,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自然语言是一座丰富的宝库,语言的发展根本无需操心。而 “‘90后’的孩子们毕竟是要与社会主流沟通的,与社会主流语言比起来,火星文处于弱势,所以必须以更先进的表达方式获得大众的认同。如果火星文没有这种先进性,那么它连现有的‘90后’使用群体都无法固定,最终必将走向覆灭。”

    于教授说:“如果火星文能够凭借这种先进型成为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从小众走向大众,那么它就会成为自然语言中最新的宝藏,颠覆一些目前的语言用法成为主流。”

    两方学者的说法我们都了解了一些,那么接下来就回到对于此事的“主战场”互联网上。我们接下来就看看网友们对于此事的各种评价。

『对于“脑残体”来自网友们的说法』

    网友反对的声音:

    “脑残体这个名称起得真的太经典了,无论在哪看到脑残提我绝对直接略过,眼光绝不多逗留一秒,用脑残体写出来的东西99.99%毫无营养浅薄得能让你吐隔夜饭。其实这也好,给大众提供了一种直接辨识垃圾的方法,无论是脑残体文字还是用这种字的人。我们的专家学者每天为对猪肉涨价,男人取不上媳妇等大事茶饭不思辗转难眠。却不知自家小孩早已遭到脑残星人毒害。据我所知,现在用这类脑残体的大多是18岁以下的青年,也不乏成年的老年的后天性脑残人士。大多数人都津津乐道于此。

    某些支持非主流字体的人,连繁体字文章都读不通顺,屁字认不全,把先祖苦心造出的字弄得乱七八糟直接进化新甲骨文。真是讽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难道就要毁在这一代人手中?现在,这种字体倘若继续流传开来的话,会祸害祖国青少年,亦简亦繁的文字教育,甚至会让他们连字都分不清,都不会写,试问这样的局面出现后,教育该当如何进 行下去??如果没有人来抵制这种非主流字体,再蔓延开来,等于是场病毒。试想一下,中国若有10%的青少年在使用,如果流行传播开来,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 事情,这简直是一场错字革命,汉字从甲骨文进化到现代文字,不能又再退化回甲骨文。中华大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字体,不能让脑残体祸害青少年!”

    同样,有反对就一定有支持,我们听听对于“脑残体”支持的网友是怎么说的吧。

会诊
这种个人说明相信大家经常能见到

    网友支持的声音:

    “其实没必要把这件事说的这么严重!这只是一种字嘛,而且其实我对于脑残体火星体这东西并不是很反感,在别人的QQ个性签名里看到这些语言,也觉得挺有意思的,顶多也就认为是繁体字的异化,那时候,使用火星语的人并不是很多。

    而且用这个主要就是可以起到一定保密的作用,比如和别人谈什么事,不想让看到这些话的人知道,那就会用这个字来打,对方看到了这一大片的怪字也就懒得去一个一个的猜是什么意思了,很有用的!尤其是在公共的QQ群里。”

    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观点还是很犀利的,说出了许多朋友的心声,大家对于此事的看法也都大致是这样的一个态度,不过支持“脑残体”的朋友则提出了它的用处一说,可谓是褒贬不一。

『由“脑残体”引出80后、90后纷争』

    其实仅仅一个“脑残体”并不会被吵得如此火爆,而是由文字的问题逐渐演变成了两代人的争斗。坊间的说法是“脑残体”的发明者就是90后的这代人,而在使用“脑残体”的人又恰恰也都是90后的人,这样指责的声音就自然而言的转移到90后出生的这代人身上了。

    而讨伐“脑残体”的主力军正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群体、网络中的主力军80后这代人,双方的争论现在已经基本脱离“脑残体”本身了,成为了抒发心中不满,感叹命运不公的口舌大战。

    90后代表言论:

    “全国人民都可以教育我们,惟独你们这批80后不行,你们不配。你们算什么?你们做出什么事迹让中国人骄傲了?让中国人自豪了?让我们值得学习了?恰恰相反,从头到尾你们不但没做一件好事,反而都在做一个角色,那就是反面教材。颓废、堕落、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好逸恶劳,这就是你们的代名词。看看你们都干了些什么。整天好吃懒做,不去找工作,在家混吃等死,沉迷游戏。

    你们这群垮掉堕落的一代已经没救了,爱怎样就怎样吧。还想掌权呢,你们前一代70后是绝对不会把权利放给你们这些人的,交给你们,国家都完了。至于我们这一代,虽然也是娇生惯养起来,但是有你们这些反面教材在那摆着,等于一个警钟时时刻刻的敲着。我们不在意将来养你们这群废物。”

会诊
这似乎就是90后对80后的印象

    80后代表言论:

    “90后的有什么好叫嚣的,想得都有气,我们80年的正赶上改革,什么都改革,小学读的好好的,变成了实验班,帮你们这些90后的实验新教材,小学刚毕业,学校就开始建设了,以前满是尘土的操场开始有了草皮。读了初中还是实验教材,当你们的白鼠,初中刚毕业就赶上初中建设,满是尘土的操场变成了漂亮的橡胶场地。到了大学,又赶上扩招,老掉牙的教材还没读两年,后面的新教材有来了。少在80代的人面前叫嚣,你以为你优越?不是我们当小白鼠你们会有今天。”

    一场关于文字的争论演变成这样,两方都是牟足了劲的揭对方的老底,似乎谁都有满腹的怨气,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静下心来,以一个平常心来看待这件事情,无论是“脑残体”还是80后与90后的争论。

『放平心态 冷静分析“脑残体”事件1』

    一部分90后确实还不成熟

    从“脑残体”本身来讲,90后对它们的用途就显出了不成熟的一面:

    “我们最讨厌大人管东管西,连我们讲话也要管。”根据小俞的说法,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不允许 学生交流。“上课不能说话,我们只好传小纸条。但是传小纸条更危险,要是被老师抓到,那可就糗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之间的交流就好像搞“地下工作”,于是火星文被视作加密的文字在同学间迅速流传开来。“用了火星文,就算被老师抓到也不怕。她没有时间和心思去研究我们在纸条上的‘鬼画符’。”

会诊

    而在家里,火星文同样能有效保护学生的隐私。“有的家长会看我们的QQ聊天记录,我们就用火星文聊天,聊的东西家长完全看不懂,就不怕家长偷看了。”不仅如此,使用火星文也成为了学生间划分活动圈子的方式。“一般用火星文说话的都是我们一个圈子 里一起玩的同学,不会用火星文说话我们就不带他玩。比如在QQ群里面,不会火星文就看不懂我们在说什么,当然大家约好出去玩的事情他就不知道了。”

    同时从一部分90后的一些言论上可以看出,傲慢、娇惯的习气还是显而易见的,其实年轻谁都经历过,而且这个年龄的你们好强,不服输也正是你们的优点,不过千万不要有过于优越的心态,毕竟你们这代相较于80后的生活水平要更加的好,父母都是把你们当作家庭的绝对核心。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这群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从某个角度说,虽然还没有真正登上社会的舞台,还处在被呵护、被教育的阶段,但这一代孩子,由于整个变革中的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普遍地早熟,他们从一开始,就乐意成为消费社会、技术时代的宠儿。

    这并不是说教,其实谁也不一定具备说教的资格,但是劝说总还是要的,希望90后们能够多多努力,以后你们就要扛起社会主力军的大旗了。

『放平心态 冷静分析“脑残体”事件2』

    我们80后不可以老卖老

    就“脑残体”这件事本身来说,之所以会80后会遭到90后的反击,很大程度还是在于我们有些过分倚老卖老了,对于这些还未成年的90后一带,我们的一些说辞直接就被90后视为家长学校的代言人,好像是在对他们说教一样,这也就难怪90后会听不进去,连我们都还没有彻底摆脱叛逆期,有何况90后的这一代呢?

    其实“脑残体”的前身就是网络中的象形符号语言,早在6、70年代外国的一些网络站点中就有人开始在用,到后来的irc中,所以说这种以丰富聊天内容、增加趣味的网络语言很早就被人们认可了,而且像Orz、3Q、口爱、酱紫这类的“火星语”也正是我们80后所发明的,到现在也还广泛的用在网络聊天当中。

会诊
以前被声讨的文字如今也被广泛使用

    起初这些语言也是遭到了主流声音的质疑等等,可以说与现在“脑残体”的情况颇有几分相似,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发明的网络语言可以用,而90后们发明的“脑残体”却要人人喊打呢?我们是不是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呢。

    我认为无论这件事情谁对谁错,上升到对于两代人的指责就是极不正确的,其实很多朋友都是没有什么有说服力的说法了,就转而开始攻击对方的那代人了,这也是很不理智的。

『小编观点 客观立场谈想法』

    小编观点:

    我本人确实是抵制这种“脑残体”的,因为这种毫无规律可言的东西也终究无法被广泛应用起来,因为没有标准所以任何一个朋友打的任何一段话都可以算是有一种新的字体,到最后只能是谁也看不懂对方写的是什么了。

    但是对于此事升级后的争论我还是偏向支持90后的,不是因为他的言论多么正确,而是里面提到的一些特质确实是目前80后生人所广泛存在的,我们不能被说到了痛处就像饿狼一样的反击,而是要反思自己到底是不是这样,毕竟我们现在是社会上的多数群体,我们有支撑社会的责任,所以接受别人的监督是80后生人所必须要承受的。80后不能瞧不起90后,90后也不能没大没小横加指责,无休止的争论远没有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更能让大家进步的。

    再回到“脑残体”的话题上,希望以后喜欢使用这种字的朋友能够尽量简化一下,是你们的文字能够尽量让别人看懂,并且适当减少使用频率,如果总是通篇的“脑残体”那么你们未免太与世隔绝了,让看不懂的朋友会觉得自己被排挤,让大家都不舒服,相信你们也不会太好受吧。

会诊

    还有一年我们就要迎来奥运会了,我国也正在积极推广普通话正体字,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消除隔阂,我们全人类都再把更方便的沟通作为目标,可“脑残体”似乎目的就是要让你尽量看不懂,显然这是违背发展趋势的。我们把这些东西当成了玩闹当然没有关系,偶尔用用确实挺有意思,给枯燥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一些点缀,可如果今后的网络上的文字全部变成“脑残体”的话,那可真的是会让人脑残呀。

『转载小将的逆袭:90后谈脑残体』

    最后为大家附上近来引起“脑残体”争论的小将的逆袭:90后谈脑残体一文,让大家完整的看到这个小将所要表达的东西,小编不予置评,您有什么想法可以留言与大家交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转载,不代表泡泡网观点

    关于“脑残体”,我忍无可忍。为什么这么快删?心虚吗?

    搞清楚,你们发明的orz otl 囧rz这样的符号在70后、60后眼里才是真正的火星文,才是真正的脑残文。你们自己脑残都没发觉,居然还好意思说别人。我不知道这股批所谓“脑残体”的风是从哪刮起来的。但是这风刮得很可笑。一群自称成熟的80后不知道哪根筋短路了,突然跑到90后的世界里,揪起他们的小辫子来。训斥90后不能怎样怎样,该怎样怎样,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真的很可笑。

    我就是你们所谓的90后那批人,暑假完就高三,前两个星期刚结束了暑期补课。我在这里告诉你们:全国人民都可以教育我们,惟独你们这批80后不行,你们不配。

    你们算什么?你们做出什么事迹让中国人骄傲了?让中国人自豪了?让我们值得学习了?恰恰相反,从头到尾你们不但没做一件好事,反而都在做一个角色,那就是反面教材。

会诊

    颓废、堕落、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好逸恶劳,这就是你们的代名词。看看你们都干了些什么。整天好吃懒做,不去找工作,在家混吃等死,沉迷游戏,搞什么Loli控,居然还敢取笑别人,真是搞笑。真不知道你们哪里来的优越感,你们凭什么取笑90后?凭什么教育90后?

    别说我冤枉你们。我表舅今年26岁了,现在在德国留学。我姑公和姑婆花尽了血汗钱送他出国,希望他学到点东西,结果他在那边干了什么?从他大二那年出国直到现在了,叫他去读的德国学校他到现在都没考进去,每天就知道玩游戏,自己废还不够,还想拉我下水,完全就是个垃圾。前段时间他说他可能要被德国遣返回国了,听他那口气,没半点悔悟的。真让我难以理解。

    可怜我的姑公和姑婆,生了这么个白眼狼。

    别给我说他只是个别现象。他可没少给我说他们那群人有多少qq群,有多少多少专门的论坛。再看看整个网络的现状,足以证明这是大众现象。你们这群80后就是这么废,就是这么不可理喻。你们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习惯了别人的“顺从”,所以不但要长辈们宠着你们,还想要小一辈的人也服从你们。

    做梦!

    知道我们有多痛恨你们这批人吗?光是小学的时候被当时读高中的你们抢钱欺负就足以让我们讨厌你们一辈子。

    我现在qq上的说明也用上了你们所谓的脑残体。为啥?因为可以让我的表舅不爽。他也象你们那样那批我,结果我干脆用脑残体回复他,让他气得不行。我当时心里真的是好笑,也暗爽。

    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用脑残体。但是我知道班上很大一部分女生用这个就是为了防止“色狼老头”的骚扰。

    说白了,那相当于一个牌子“闲人免入”。所谓的闲人就是你们这批人。搞笑的是你们居然还没自觉。真让我无语了。

    你们这群垮掉堕落的一代已经没救了,爱怎样就怎样吧。还想掌权呢,你们前一代70后是绝对不会把权利放给你们这些人的,交给你们,国家都完了。至于我们这一代,虽然也是娇生惯养起来,但是有你们这些反面教材在那摆着,等于一个警钟时时刻刻的敲着。猜猜我妈教育我的时候都怎么说?

   “再不认真学就只有象你表舅那样!”

    这就是你们的写照。

    70后退休后我们会马上接上的。至于你们,就去继续混吃等死,沉迷游戏。

    我们不在意将来养你们这群废物。

    继续在你们这巴掌大的天空下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颓废和放纵吧。反正没人比你们更闲了。

    我这个90后的小P孩现在要抓紧时间玩wow去了。我只有一周多点的时间,马上就要高三了。所以呢,各位看了这篇文章后愤怒的80后“大哥哥”“大姐姐”们,你们随意吧。

    对了,最后补一句,如果你们看完后就只剩下愤怒的话更加证明了你们和这文里说的一模一样。总而言之就是这样了。

爱问(iAsk.com)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