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ge 1
新闻晨报记者抵达黄河站

专题调查

你对北极最感兴趣的
北极景观
北极人文
北极生物
北极气候
北极探险

专题编辑:雷永青

黄河站长杨惠根等在北极答新浪网友问(实录)
  8月17日,新闻晨报记者许洱多抵达位于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首个科考站--黄河站,与科学家们一起工作生活,并与新浪网合作发回北极科考情况的即时报道。[图片专辑]
  读者和网友可以发送E-maill至63529999@sina.com,也可以通过新浪网倾诉你的梦想和疑问。部分幸运读者将能获得从北极邮寄过来的明信片,赶快行动吧![留言]
新闻晨报特别报道
新闻晨报记者抵达黄河站 展示全体员工签名旗
黄河站长杨惠根等在北极答新浪网友问(实录)
北极黄河站科学家、记者18日与新浪网友对话
新闻晨报记者要将百名幸运读者梦想放飞北极
探索北极,人类跨越千年的悲壮史诗
新闻晨报、新浪网活动:将你的梦想带上北极
北极科学考察背景知识
中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启用 站名由新浪网征集
“北极村”掠影:国际北极科考基地新奥尔松
中国人的北极考察活动 中国考察北极的意义
北极相关科普知识 北极地区包括的范围 北冰洋简介
推荐专题
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启用 站名由新浪网征集产生
中国科学院方正科技北极科考队考察阿拉斯加 新浪网全程报道
2003年中国第二次北极科考 为期74天
地球磁场强度急剧减弱,南北极磁场互换有前兆

新闻晨报记者许洱多于8月23日抵达中国北极黄河站
北极科学考察图片一览

首批科考队员

黄河站后部外观

黄河站前部外观

门前石狮和中国结


北极科考站内景


北极科考站夜色


空中鸟瞰黄河站地区


首批科考队员

黄河站后部外观

黄河站前部外观

门前石狮和中国结


北极科考站内景


北极科考站夜色


空中鸟瞰黄河站地区

敬告新浪网友:本专题已停止更新,欲查看更多相关专题或持续跟踪的相关话题,请访问新浪科技专题汇总页查询。

1新闻晨报-新浪网联合报道>>
  • 图文:中国北极黄河站科研人员在运动健身 (9月3日 15:13)
  • 图文:中国北极黄河站的生活起居 (9月3日 15:11)
  • 图文:中国北极黄河站的科研人员在进餐 (9月3日 15:09)
  • 图文:新奥尔松的北极村 (9月3日 15:04)
  • 图文:冰洞千尺 (9月2日 18:25)
  • 图文:鸟瞰新奥尔松(9) (9月2日 18:23)
  • 图文:鸟瞰新奥尔松(8) (9月2日 18:21)
  • 图文:鸟瞰新奥尔松(7) (9月2日 18:21)
  • 图文:鸟瞰新奥尔松(6) (9月2日 18:19)
  • 图文:鸟瞰新奥尔松(5) (9月2日 18:14)
  • 图文:鸟瞰新奥尔松(4) (9月2日 18:13)
  • 图文:鸟瞰新奥尔松(3) (9月2日 18:11)
  • 图文:鸟瞰新奥尔松 (9月2日 18:09)
  • 图文:太阳落山后的新奥尔松 (9月2日 18:04)
  • 图文:鸟瞰新奥尔松的山海(2) (9月2日 18:01)
  • 更多内容>>
    2背景资料>>
  • 中国北极“黄河站”站名的由来 (8月3日 10:18)
  • 我国科学家建立北极GPS卫星跟踪站 (7月30日 17:20)
  • 专访黄河北极考察站首任站长杨惠根 (7月30日 07:55)
  • 中国北极黄河站落成 (7月29日 18:03)
  • “北极村”掠影:国际北极科考基地新奥尔松 (7月29日 08:49)
  • 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7月29日 08:24)
  • 中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启用 站名由新浪网征集 (7月28日 15:35)
  • 我国北极考察站科考工作准备就绪 (7月28日 07:40)
  • 首个科考团抵达北极站 (7月23日 09:22)
  • 中国将建首个北极科考站 科考队已经出发 (7月21日 09:51)
  • 科技名词:北极光 (7月15日 16:25)
  • 科技名词:北极 (7月15日 16:25)
  • 中国将在挪威建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4月8日 09:58)
  • 专题制作

    雷永青
    010-82628888-5852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