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电CEO扎菲罗夫斯,从通用电气到摩托罗拉的COO,再到北电网络总裁兼CEO,在职业生涯中的一次次变革中,扎菲罗夫斯基逐渐黯然失色。
·扎菲罗夫斯基这一年来并不如意。业绩下滑,再加之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北电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布其净亏损为34亿美元,并计划裁员1300人。
·2005年,他因违约跳槽至北电而被摩托罗拉起诉,最终以北电代其向摩托罗拉赔偿1150万美元而收场。
·这位摩托罗拉曾经的救星并没有再次成为北电的救命稻草,他的管理不但没有使北电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走上正轨,并且还导致重组失败屡屡亏损。[详细]
北电网络一年股价走势图
北电近四季度财报:
·2008第三季度:净亏损34亿美元 裁员1300人
·2008第二季度:净亏损1.13亿美元
·2008第一季度:净亏损1.38亿美元
·2007第四季度:净亏损8.44亿美元
北电是成立于1895年的百年老店,2007年营业收入109.5亿美元。
北电是世界第五大电信设备商。位于思科、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华为之后。它在光网络技术领域有着辉煌的成就,其产品曾深刻影响了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人。
北电创造的“光纤革命”与思科“路由器革命”、爱立信“手机革命”齐名。
依靠光网络,北电曾取代朗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信设备商。2000年,北电的收入达到303亿美元,市值最高点达到惊人的2670亿美元。
当前,这家有113年历史的企业正面临最严峻考验。 截至2008年9月30日,北电负债63亿美元,并持有10亿美元的2011年到期的债券,总债务达将近120亿美元。
![]() |
前北电大中国区总裁吴振生已获批准而于2008年12月31日正式退休。全文>> |
1月13日,北电宣布,大中国区完成组织架构的调整工作:前大中国区总裁吴振生退休,继任者为两人,黄陈宏与黄彦文分别主管北电大中国区运营商及企业网两大部门。
英文:bankruptcy protection
美国《破产法》管辖着公司如何停止经营或如何走出债务深渊的行为。当一个公司临近山穷水尽之境地时,可以援引《破产法》第十一章来“重组”业务,争取再度赢利。破产公司,也就是债务人,仍可照常运营,公司管理层继续负责公司的日常业务,其股票和债券也在市场继续交易,但公司所有重大经营决策必须得到一个破产法庭的批准,还必须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报告。
|
2000年 | ·辉煌之巅 2000年,北电的营收达到303亿美元,那时的北电控制了全球光纤设备市场的43%,几乎是市场份额仅为15%的第二名朗讯的3倍。 北电的“光纤革命”与思科“路由器革命”、爱立信“手机革命”齐名。 |
2000年 | ·互联网泡沫 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4月达到高潮。北电总价值超过40亿美元的产品积压。北电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也成就了历史上因为投机而形成的最大过剩之一。 |
|
2001年 | ·罗世杰下台 2001年10月初,北电高层大地震,CEO罗世杰将下台。这代表着带领北电豪赌10G,并获巨大成功的罗世杰从此退出舞台,他带着遗憾转任副董事长。 |
|
2004年 | ·深陷财务丑闻 北电未经审计的利润后来被发现完全是伪造。2004年4月28日,北电董事会突然宣布解雇CEO邓富康和另外两名高级管理人员。北电名誉扫地,股市崩盘。 |
|
2006年 | ·出售3G WCDMA部门 北电将WCDMA部门售给了阿尔卡特。WCDMA日渐成为全球最主流的3G制式,北电不仅失去了WCDMA的机会,在WiMAX耗费了大量投入,其强项CDMA也全球势弱。 |
|
01月04日 | ·北电网络向美国法庭申请破产保护 北电向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破产法庭申请了破产保护。不涉及旗下位于亚洲、加勒比海和拉丁美洲的部门,也不涉及该公司的政府解决方案部门。 |
12月10日 | ·消息称北电网络考虑申请破产保护 有消息称,北电已经开始研究重组计划失败后申请破产保护或寻求加拿大政府救助的可能性。北电一名发言人称,已经聘请数名顾问研究相关问题。 |
|
11月14日 | ·分析师称北电可能破产
目标股价下调至零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马克·休(Mark Sue)警告,北电正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将依靠出售资产融资运营,可能在2011年以前因负债过多而倒闭。 |
|
11月12日 | ·北电CTO:我在北电的最后一篇博客 北电CTO约翰·罗伊斯(John Roese)在内的数位高管也将于2009年初离职。罗伊斯发表了他在北电的最后一篇博客。 |
|
11月10日 | ·北电第三季度亏损34亿美元
宣布裁员1300人 北电第三季度净亏损34.13亿美元,总营收23.2亿美元。北电宣布将裁员1300人,这是2月以来二次宣布裁员计划。 |
1874年 |
1874年,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布兰特福德发明了电话,该地距离现在的北电网络全球总部仅103公里。美国国家贝尔电话公司和加拿大贝尔电话公司同时获得了电话的专利权。按照当时的法律,如果加拿大不在本国生产电话,将失去加拿大的专利权,因此加拿大贝尔电话公司在蒙特利尔设立了自己的机械生产部门以生产电话装置,机械部门成立时只有2名员工。 |
1886年 | 1886年机械部门生产了该部门的第一部电话交换台--50线标准磁石式交换机。 |
1895年 | 1895年,北方电子制造公司(Northern Electric and Manufacturing)在机械部门的基础上正式成立,这也是现在北电网络的前身。 |
1914年 | 1914年一战爆发,北方电子制造了便携式交换台,该设备为单线电报交换机,可在战场上使用,它是最早专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设计的军用产品之一。战争结束时,北方电子已经在加拿大各主要城市设立了23个销售处,当时的北方电子广泛经营着如电热壶、烤箱、打火机、电炉和洗衣机等电器。北方电子日益壮大,先后生产出加拿大的第一个真空管,第一个有声电影系统以及各种无线发射机和广播设备。 |
1929年 | 然而好景不长,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沉重打击了加拿大的经济。随着商业萧条和工作机会的减少,人们对电话的需求也随之萎缩。公司被迫裁员66%以减低成本。 |
1932年 | 转机出现在1932年,投入运行的泛加拿大长途电话系统采用了北方电子生产的大型自动交换机,该设备安装在多伦多、蒙特利尔、魁北克市、汉密尔顿和温索尔的商业区。随后北方电子进入另一轮增长黄金时期,其产品线也日益丰富,除了电话设备外,还提供诸如通用航空收发信机,有声电影(Movietone)设备、警察和公共广播系统、火警系统、电子医疗产品、收音机和无线电发射机等。 |
1939年 | 1939年,加拿大正式宣布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北方电子将工厂全面转向为军工服务,制造海上和空中无线电、坦克无线电、防空炮台引信。北方电子为坦克和其它军用车辆提供的无线电设备成为加拿大、英国和俄罗斯的标准。公司协调设计和生产了大约30,000辆坦克上用的装置。二战期间,加拿大政府冻结了包括电话在内非军用产品的订单,不过却订购了价值400万的军需品,是北方电子1939年销售额的2.5倍。北方电子的员工在战争期间也从5000名增加到8000名,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以满足战时的需求,例如用于加拿大微波中继长途电话和电视系统的雷达。北方电子同时还向加拿大皇家海军驱逐舰提供电子设备以及19,000个雷达磁电管。 |
1969年 |
二战后随着经济恢复,公众对于电话的需求开始复苏,北方电子一跃成为主要的电话供应商。公司在安大略和魁北克省修建了三个新的工厂以满足庞大的需求。 1969年,北方电子与贝尔的工程师密切合作,致力于研究将模拟话音信号转换成计算机代码的数字交换的方式以改善交换性能。 同年北方电子推出SP-1交换系统,这份价值高达600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了巨大成功。这种小型交换机被证明非常适合于农村自营公司,并推动北方电子进入美国市场。对SP-1的开发丰富了北方电子在软件设计以及高级微电路和交换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 |
1975年 | 1975年,北方电子推出了第一种商用数字交换系统-- SL-1,大大超过了当时的竞争水平,比其他10个竞争对手领先了数年。 |
1976年 | 1976年,北方电子将公司更名为北方电讯(Northern Telecom) |
1979年 | 1979年,北方电讯推出全功能本地/长途数字交换机DMS-100,该产品最多可支持100,000条线路。该旗舰产品的巨大成功使北方电讯闻名全球.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方电讯是全球唯一一家可提供全套数字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公司。 |
1987年 | 1987年的一个晚上,日本发生地震,震中在Shonan。Shonan交换局所有其他交换机都是机械的纵横制交换系统,在地震期间无一例外地出现部件脱落现象,而DMS-10运行正常,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
1995年 |
1995年,北方电讯喜迎100年华诞,更名为北电(Nortel),反映了其从电话制造公司到各种多业务网络设计、构建及集成公司的演进。 1995年,罗世杰开始带领北电进入新世纪。在1969年就已加入北电做设计工程师的罗世杰,一路加官进爵,从研发中心总裁、无线系统部总裁及北电北美总裁直至北方电讯CEO。他上台时对新闻界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很多人喜欢防御,而我却喜欢进攻。"在今后的几年中,罗世杰对公司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造和一系列大手笔的并购。一系列的并购重组最终令北电网络从一家立足于加拿大的企业成长为一家国际化的巨头企业,然而也其衰败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
2000年 |
北电开发出最辉煌的产品10G SDH,一举取代Lucent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讯制造商。罗世杰因此声名大震,他创造的“光纤革命”与思科的“路由器革命”、爱立信的“手机革命”齐名。 2000年,北电的收入达到303亿美元,那时的北电控制了全球光纤设备市场的43%,几乎是市场份额仅为15%的第二名朗讯的3倍。 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4月达到高潮。NASDAQ股市巨幅下跌,并且在两周内形成崩盘的局面。这导致了总价值超过40亿美元的产品积压。而这些光纤骨干网,北电自己10年都用不完。这场互联网灾难对北电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也成就了历史上因为投机而形成的最大过剩之一。 |
2001年 | 2001年10月初,北电网络的高层来了一场大地震。该公司宣称,从2001年11月1日起,北电网络首席执行官罗世杰将下台, 由原首席财务官邓富康(Frank A.Dunn)接任。这代表着带领北电豪赌10G,并获得巨大成功的罗世杰从此退出舞台。罗世杰带着遗憾转任副董事长。 |
2004年 | 北电未经审计的利润后来被发现完全是伪造。2004年4月28日,北电网络董事会突然宣布解雇CEO邓富康(Frank Dunn)和另外两名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和总审计官。一时间,北电网络名誉扫地,股市崩盘。 |
2006年 | 2006年12月27日,北电网络公司和股东达成的24.5亿美元和解协议获得了两名美国法官的批准,这项和解的达成成为美国证券欺诈集体诉讼历史上最大的和解案之一。根据和解协议,北电网络将向股东赔偿5.75亿美元现金,并发行约相当于其现有流通股14.5%的股票,按照北电目前股价来估价,这些股票价值16.4亿美元。和解协议还将包括北电网络从其起诉前高管们的案件中所获赔偿金额的一半。 |
2007年 | 2007年,美国证监会也因财务欺诈问题,对北电网络处以1亿美元的罚款。此举令北电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
2009年 | 受全球信贷紧缩状况和销售下滑的影响,北电向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破产法庭申请了破产保护,这是全球经济危机下第一家申请破产保护的主要科技企业。截至2008年9月30日为止,计入对经营租赁、养老金赤字及其他项目的修正,北电网络负债已经上升至63亿美元,并持有10亿美元的2011年到期的债券,总债务达将近120亿美元。 |
无线网络 | CDMA网络、GSM和UMTS网络、IP 多媒体子系统 (IMS)、市政无线、无线局域网、WiMAX、无线网状网 |
光网络 | 多服务 同步光纤网/同步数字系列、网络管理、光以太网、光交换机、存储连通性、广域网(WAN)优化、波分复用 |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 应用交换及优化、Ethernet & Metro Routing Switches、多业务交换机、网络管理、安全路由器、无线局域网 |
语音,多媒体与统一通信 |
通信 & 应用服务器、数字语音交换机、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与纯IP运营商网络、IP与纯IP企业网络、 网络管理、PBX与关键系统、服务与应用、适合中小型企业的无线 |
电话,客户端和配件 | 商用电话、数字电话、IP电话和终端、无线电话 |
安全与VPN | 防火墙、入侵防护、网络访问控制、网络管理、安全路由器、安全、VPN |
客户联系 | 计算机电话集成(CTI)、IP 联络中心、多媒体客户联系、自助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