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他答应马上给我的,不是长期借。当时要是知道会出事情的话,我会借给他钱吗?”李缘现在看来,刘晓人当初的种种铺垫“就像挖了个陷阱让我们去跳”。
·事发:刘晓人躲债无望到公安局自首
李缘回忆起来,那晚的刘晓人给人一种走投无路的感觉。李缘了解到,在那之前已有一名借给刘晓人5千多万元的债权人准备起诉他,也不知刘晓人是否给摆平了。
·未来:与其倾家荡产不如主动出击
跟李缘一样,很多债权人因为害怕刘晓人案被定性为非法集资案而使自己卷入官司,都不敢到公安局登记。李缘是到了公安局,又逃了回来。[更多] |
|
|
·刘晓人募集资金大部分未用于红鼎投资
红鼎的运作一直处于非常不规范状态,运作资金一直约为3000万元左右,“从来没有超出过,也没有募集过别的资金,项目也非常少。”
·江浙部分创投企业实为地下钱庄
现在江浙很多打着创投的名义,实际上是做成高利贷和地下钱庄,估计量在1500亿元左右。对他们来说,创投只是一个忽悠和高科技的帽子而已。”
·创业者融资前需要调查资金来源
杭州本土创业者透露,刘晓人曾对外宣传对其已进行投资,但实际上并无此事。“我经过和他多次沟通,他才没有对外继续宣传。”[更多] |
|
|
·经营不规范引发内部矛盾
“一些股东经手公司财务时发现资金进出比较多,而且有些资金来源是高利贷。”知情人士称,而不规范的经营更是让刘晓人和部分股东的矛盾激化。
·经济危机影响高利贷资金断裂
金融危机导致他放债下线的企业破产,许多人消失了,钱拿不回来,他的资金链断裂,只有通过大肆集资去堵上游的窟窿。
·目前暂未牵连红鼎创投
但毫无疑问的是,“红鼎创投”这个品牌已无法继续经营。“如果大小股东都不再想经营红鼎创投,公司可能会被清算。”[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