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数码 > 正文

TCL集团国际化的理智与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5日 22:10 天极yesky
 

  2006年10月31日,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TCL多媒体欧洲业务预计于2006年10月底11月初开始实施新的重组方案:终止除OEM业务外所有电视机的销售和营销活动;对目前在欧洲从事欧洲业务的大部分员工,及欧洲的部分附属公司进行重组;视情况变现在欧洲的资产和库存。

  与此同时,公司启动新的业务模式:以新的、简化的组织结构,在欧洲现有的OEM业务基础上,服务和聚焦欧洲现有价值的客户,同时计划将绝大部分的支持服务由TCL多媒体的后台集中提供。TCL多媒体预计上述重组方案将使欧洲业务2007年的营收相比2006年下降,但整体经营状况将得到大幅改善。

  对此信息,市场表现出谨慎的乐观,根据万德咨询的统计,目前13家研究机构发表的对TCL集团投资评级中,5家为“增持”,8家为“持有”或“中性”。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TCL多媒体(1070.HK)股价有微幅上涨。香港媒体评价“停止亏损,公司将转向盈利。”

  直观来看,这一重组方案做出了较大的牺牲。但另一方面,商业上故老相传的法则:市场上升的时候看势,下降的时候看值。经济学则主张国家宏观调控要“反周期”:经济上升的时候要防止过热,下降的时候要软着陆。有必要认真审视一下重组方案的“值”和“着陆”方式。

  取舍之间

  重组方案有很多种,两个极端,最艰难地是苦撑,等待转机或者奇迹出现,最轻松地是撒手,一切归零。中间方案是“切割”:尽可能地止损,特别是抛弃负担,保留有利可图的资产。中间方案有非常多的可能性,也更考验智慧和沟通能力,失败的风险也很大。TCL目前的方案显然是一种中间方案。

  同样是收购欧洲消费电子业务,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要比TCL收购汤姆逊大约晚一年,前者是在2005年6月发布,后者则在2004年7月挂牌,同样经历了最初的艰难时期后,明基却比TCL要早,采取了撒手的方案,于2006年9月末对其德国公司提出破产保护申请。这种时间差可见中间方案是个水磨功夫。

  该重组方案最关键的部分是业务模式转型,从价值链前端的“销售和营销活动”收缩到中端的OEM业务。不同于销售和营销面对成千上万难以捉摸的消费者,OEM“现有价值的客户”是为数不多的大客户,相对简单。而且在TCL欧洲业务此前的布局中,OEM主要面向东欧新兴市场,具有可观的发展潜力。

  另一方面,终止销售和营销活动显然能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据一项涵盖主要行业的统计表明,产品的流转成本,包括销售、营销和物流等等,已经占到总成本的一半到2/3之多,新业务模式能立竿见影地砍掉这最大的一块,而OEM的销售和物流都面对大客户一对一进行,具有规模经济。

  特别是渠道,欧洲的代理制历来节奏就比较慢。签署并购协议时,TCL获得地是渠道“使用权”,也限制了对渠道的大力整改。据媒体报道,一位曾参与渠道调整的TCL管理层回忆:“即使你讲话讲得满嘴起泡,甚至拍桌子,对他们都没有效果。人家该下班就下班……”现在彻底不用满嘴起泡和拍桌子了。

  成本的削减是多方面地,汤姆逊的品牌已然老化,要重新深入人心,就得在营销上流水一样地使银子。销售和营销活动都更本地化,比OEM业务占用更多人工,欧洲作为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又相当昂贵,但OEM业务就能“绝大部分的支持服务由TCL多媒体的后台集中提供”,转移到中国来。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各国政府和社团对劳工利益的保护非常严厉。明基德国公司的破产申请就受到各方相当大的压力。10月31日,英国《金融时报》在报道明基申请破产事件时表示,“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他们没有承担任何责任,为员工做任何事,而本来他们可以做得更好。”TCL公告称,重组方案在于“企业、股东、其他利益各方和员工等多方沟通后,得到一致认可”,特别是汤姆逊承担了相当大的员工重组成本,说明TCL工作还是做得比较到位。

  总体而言,重组方案大幅度简化了原有框架。看起来TCL颇为煞费苦心地试图平衡长期短期利益:短期内尽早实现盈利,长远则保持“在欧洲重新恢复和发展的机会”,为“未来恢复盈利能力奠定基础”。这两个目标既相辅相成又存在一定的冲突。

  蓄势待发?

  如果说有恢复和发展机会的话,首先在于OEM业务。保留了欧洲较有价值的客户。国内厂商多以销售起家,在制造上相对短板,迟早要补。中西欧经济发达,市场成熟,主流厂商很难撼动。但在东欧新兴市场,大家的起点相差无几。早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厂商竞争时,“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就是行之有效的战略。

  其次,这次重组不影响并购到的技术资源。或者甚至可能正是为了要保住技术的“帅”才舍弃营销的“车”。按照宏碁创始人施振荣的微笑曲线理论,最高的附加值在曲线两端的知识产权和品牌/服务。并购的初衷是希望二者兼得,但后来发现,汤姆逊的营销始终表现欠佳,相比之下,知识产权方面虽然有技术发展路径的失误,但人力资源、研发体制的基本面还是很雄厚。据报道TCL集团即将合并位于巴黎的世界顶尖工业设计团队倜傥(TIM THOM) 和TCL原工业设计院,成立TCL全球工业设计院。

  此外,重组方案与“企业、股东、其他利益各方和员工等多方沟通后,得到一致认可”,也算无形中增加了商誉,有朝一日在欧洲重新开拓品牌,依然能得到当地政府及社区的支持。TCL多媒体在北美的整改已经平稳完成,在中国市场持续发展,总体上保持了全球的队形,构成了“未来恢复”的基础。

  否极泰来,这次重组是TCL国际化一个阶段性的标志。最关键地并非短期财务上的实现盈利,而是TCL上上下下从两次艰难的国际并购中学到了什么,长期“知本”上是否实现盈利。并购的风险评估、高难度的全方位整合、海外政府及公共关系等等,每一课都是沉甸甸的。

  当年德州仪器将笔记本业务贴钱送给宏碁,之后几近解体。但数年后,属于这一团队的

意大利人兰奇异军突起,正是在欧洲市场,首创“新经销营运模式”大获成功,并最终出任新宏碁CEO。TCL未必能培养出自己的兰奇,但在营运上已经开始转型。现在断言成败还为时尚早,让我们拭目以待。


  阅读关于 TCL家电 的全部文章

爱问(iAsk.com)



数码相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