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技数码 > 数码相机 > 正文

争论:摄像手机,能否取代低端数码相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4日 11:49 CHIP《新电脑》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信息变革的时代,在这个不断创新、充满新意的时代,数字生活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创造并引领着我们的生活梦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娱乐和工作,演绎着一场家电、移动技术与个人电脑间无缝交互的理想接近现实的真实场景。个人空间从这里延伸,网络家庭将不再成为梦想。

   2005年5月11日~14日,DLNA(数字生活网络联盟)参加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五届亚洲信息及通信技术展览会”。其间,DLNA成员的产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数字场景带给我们的生活享受,并再度掀起了“网络家庭”的高潮,使消费者在近距离体验到数字生活带给我们的生活激情。

   设想一下,在经过一次美好而难忘的郊外旅游,身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松后,您在旅游过程中没有忘记用手机留下美丽的风景和记忆,并且利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与手机相连,快速而安全地把图象进行处理,与朋友一起分享。郊游结束回到家后,等到晚上家人回来,再打开笔记本电脑,通过家庭无线网络,打开客厅的大屏幕液晶电视,连接到笔记本电脑进行播放,尽享天伦之乐。这就是我们未来数字生活的一个生动场景,从中可以看到数字家庭带给我们的另类享受,家庭娱乐的极致被无限地放大的同时,还能看到数字产品的丰富程度之大。

   DLNA全球各成员公司目前正在为将全球消费者的网络家庭梦想变为现实而全力以赴。该远景通过无缝互操作网络实现互联网、移动与广播网的集成。在此远景中,数字家庭包含了大量不同设备,它们可以存储、访问和播放不同格式的数字媒体,并且具有遍布整个家庭网络的设备控制智能。

   将个人电脑、电视机、机顶盒、打印机、手机、PDA、DVD播放机和数字投影机等数码产品从单一使用模式中脱离出来,通过家庭网络技术进行融合,在家庭网络平台上实现从内容提供、信息处理到信息传输的全面“数字融合”,从而形成一个完全属于用户自己的天地。如此,我们便能建立起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接入的、无所不在的、个性化的数字世界,同时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

争论:摄像手机,能否取代低端数码相机?

争论:摄像手机,能否取代低端数码相机一般人都知道,像素越高,拍摄图片的分辨率就越高,图片文件也越大,当然也就越清晰,这的确没错。高像素是保证手机成像质量的一个基本前提。但是,单纯的高像素并不代表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因为像素并不是影响手机成像效果的惟一因素。就像选购数码相机时,大家绝不会只看像素的高低;自己攒电脑时,不会只追求CPU的运算速度,而忽视包括内存、硬盘、主板、显示卡等诸多其他部件的性能。而且,手机的高像素必然导致成本的提高。如果盲目追求手机的高像素,而不考虑综合因素的支持,就很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花了很高的成本,却享受不到最好的图片质量。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买拍照手机?只是为了紧追潮流吗?只是为了拍完照片后自娱自乐,看完一眼后就无声无息地删掉吗?只是为了让手机的拍照功能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吗?当然不是。想想传统相机时代,我们最大的乐趣并不来自于拍照,而来自于照片冲印出来后与别人分享的时刻。这种“本能”的乐趣在手机照相时代也不会改变。有曰:独爽爽与众爽爽孰爽?当然是后者了。所以,选购拍照手机,不仅应该选购一款成像质量高的手机,更关键的是,应该选购一款能让自己便捷地与别人分享手机图片的手机。显然,拍摄只是手机功能的一个方面,只强调拍摄而不注重共享解决方案的所谓移动影像手机难有发展潜力和空间。另外,如果片面地追求像素的提升,单纯的高像素也不是成熟型产品追求的目标和产品发展战略。也就是说,我们除了摄像头的像素、屏幕的颜色和材质、闪光灯、数码变焦、连拍等功能之外,还需要看清手机是否提供了蓝牙无线连接、USB数据连接、存储卡以及多媒体日志等功能。有了这些功能的扩展,手机才会跳出通话和拍照工具的局限,进而成为全面的移动影像解决方案。


争论:摄像手机,能否取代低端数码相机   不久前曾听说,在不久的将来带摄像功能的手机会取代数码相机。是否果真如此呢?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手机的便利性,其表现之一就是,拍好的照片无须通过电脑即可发送,随时随地记录周边的事件,同时将这些记录与他人共享。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作为一种记录的保存,不可忽视记录的质量。无论多么方便,如果没有质的保障,什么都无从谈起。我们都知道,记录数码图像的重要感光部件是CCD。在数码相机走进民用市场的当初,大概是从三十几万像素起步的。也是从那个时代起,像素数逐渐成为人们选择数码相机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但是,当像素增长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会出现许多问题,正如人们选购数码相机时,时常谈论的噪点、层次、紫边等问题。这些都与CCD的面积、镜头质量、图像处理技术有密切相关。

   从图像质量来看,如果在不增加CCD面积的情况下,只提高像素数量的话,只能对打印图片的大小有帮助,噪点会相对增多,层次会损失。再来看一下镜头,镜头是决定图像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常看到镜头规格上标有几片几组镜片,另外镜头有涂层或特殊镜片。这些都是高分辨率、低色散镜头必要的硬件。
手机,由于受到体积的限制,采用的CCD的大小、镜头等都无法与数码相机相比。也就是说,带摄像功能的手机的成像质量要比数码相机,即便是低端的数码相机的图像差很多。随着小型的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络的不断普及,加之数码相机的高像质的保证,笔记本电脑+无线网络+数码相机这样的配置才是最合理的。

    当然,手机作为一种移动终端,也有其非常便利的一面。试想,如果手机取代了信用卡,手机的摄像功能成为判别是否是该“信用卡”持有人本人的确认工具的时候,这样安全的“信用卡”将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评论】【数码图像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