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新浪网友:本专题已停止更新,欲查看更多相关专题或持续跟踪的相关话题,请访问新浪科技专题汇总页查询。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举办第三单元主题报告会

    2004年4月20日~22日,“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第三单元主题报告会。新浪网对此次论坛进行了全程独家直播。>>[发表评论]
------------------------------------

·国务委员陈至立:时代 国情 使命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归根的反思
·微软李开复:科技、教育、人才与现代化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东西方文化与现代化

论坛组织机构
理事长:
  郑必坚

副理事长:
  李君如、李惠国

秘书长:
  邓勇
  本论坛前两单元内容已结集出版,名为《世纪机遇》。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理事长郑必坚主持论坛 国务委员陈至立:时代 国情 使命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主持下午第二场演讲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归根的反思 花絮:现场满堂听众认真听讲、积极提问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秘书长邓勇主持论坛 微软李开复:科技、教育、人才与现代化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理事长郑必坚主持论坛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东西方文化与现代化 花絮:现场满堂听众认真听讲、积极提问
日程安排


4月20日
陈至立
时代 国情 使命

杨振宁
归根的反思

4月21日
李开复
科技、教育、人才与现代化

李光耀
东西方文化与现代化

4月22日
李振声
中国的粮食:问题、原因与对策

郑必坚
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论坛简介
  2003年4月15日-17日及11月25日-28日,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原名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两个单元的主题报告会,13位著名科学家和政府高层领导先后登上论坛,就我国宏观经济、科技创新、外交对策、可持续发展、公共卫生管理、航天战略、科技与人文等重大问题进行讲演,在社会各界产生强烈反响。

  论坛第一单元主题报告会的题目分别为:发展学科交叉,促进科技创新-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周光召)、关于新军事变革问题(熊光楷)、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人居环境科学的人文思考(吴良镛)、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徐冠华)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根本走向的几点思考(郑必坚)。

  论坛第二单元主题报告会的题目分别为: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曾培炎)、科技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路甬祥)、我国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巴德年)、当前国际热点问题与我国外交对策(李肇星)、神舟五号与我国航天发展战略(栾恩杰)、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牛文元)、计算机时代的东方数学(吴文俊)、漫谈科学精神(王大珩)。


2现场图文播报(含全文)>>
  • 图文:论坛顾问邢贲思主持李振声院士报告 (4月23日 17:37)
  • 图文:中科院路甬祥院长主持郑必坚报告 (4月23日 17:36)
  • 郑必坚: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4月22日 20:13)
  • 李振声: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4月22日 20:10)
  •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东西方文化与现代化 (4月21日 17:09)
  •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理事长郑必坚主持论坛 (4月21日 17:05)
  • 微软李开复:科技、教育、人才与现代化(图) (4月21日 15:26)
  •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秘书长邓勇主持论坛(图) (4月21日 15:23)
  • 花絮:现场满堂听众认真听讲、积极提问(组图) (4月20日 19:21)
  •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归根的反思(图) (4月20日 18:56)
  •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主持下午第二场演讲 (4月20日 18:52)
  • 国务委员陈至立:时代 国情 使命(图) (4月20日 18:46)
  •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理事长郑必坚主持论坛 (4月20日 15:30)
  • 1媒体报道>>
  •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杨振宁谈中国崛起的成因 (4月21日 13:58)
  • 陈至立杨振宁等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作主题报告 (4月21日 11:38)
  •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开坛 李光耀将作演讲 (4月21日 11:37)
  •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在北京开幕(图) (4月21日 08:40)
  • 科学家人文论坛再度开讲 (11月26日 16:30)
  • “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第二单元主题报告开讲 (11月26日 13:21)
  • 曾培炎出席“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并作专题报告 (11月26日 11:58)
  • “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举办主题报告会 (11月26日 10:44)
  • “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开坛 曾培炎作首场报告 (11月26日 10:12)
  • 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举办第二单元主题报告会 (11月25日 15:03)
  • “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明天开讲 (11月24日 06:46)
  • 徐冠华部长 郑必坚在科学家人文论坛发表演讲 (11月21日 15:56)
  • 熊光楷上将 吴良镛院士登上科学家人文论坛 (11月21日 15:49)
  • 熊光楷上将 吴良镛院士登上 人文论坛 (11月21日 15:27)
  • “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在京隆重开幕 (11月21日 15:10)
  • 北京晚报:国内外顶级科学家下周登上人文论坛 (11月21日 11:24)
  • 科技日报:科学家人文论坛举办在即 (11月21日 11:22)
  • 光明日报: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将举行 (11月21日 11:20)
  • 人民日报: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将举办 (11月21日 11:19)
  • 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第二单元主题报告日程安排 (11月20日 15:50)
  • 更多内容>>
    4一单元:基调报告(2003.4)>>
  • 周光召:发展学科交叉 促进原始创新 (11月20日 16:48)
  • 郑必坚:宗旨和打算 (11月20日 16:44)
  • 郑必坚:历史机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世纪走向 (11月20日 16:34)
  • 徐冠华: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 (11月20日 16:29)
  • 吴良镛:人居环境的人文科学思考 (11月20日 16:24)
  • 熊光楷:关于新军事变革 (11月20日 16:10)
  • 5背景资料>>
  • “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设计方案 (11月20日 16:07)
  • 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高级顾问、理事会成员名单 (11月20日 16:06)
  • 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第二单元主题报告日程安排 (11月20日 15:50)
  • “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简介 (11月20日 15:41)
  • 主旨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原名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是由著名科学家路甬祥和著名理论家郑必坚倡议并发起,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高层次学术论坛。

      论坛邀集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和政府高层领导,共同探讨当前的科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重大问题,搭建一个自然科学家、人文学者的研究交流平台,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研究战略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探讨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致力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致力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贯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讨理论问题、总结实践经验,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
    主办
    协办
    声明
      本专题内容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独家提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专题编辑
    编辑:骆磊
    电话:82628888-5395
    邮件:
    点击发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