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股票 | 科技 | 博客 | 播客 | 宽频 | 汽车 | 房产 | 游戏 | 女性 | 读书 | 考试 | 星座 | 天气 | 短信 | 爱问 | 邮箱 | 导航 | 通行证

微纳卫星将在太空“玩魔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 16:22 新民晚报

  专家昨在院士沙龙上展望空间新技术

  本报讯 (记者 董纯蕾) 卫星的“国度”里,“小个子”也别具魅力。记者从上海院士中心昨天主办的第34期院士沙龙中获悉,微小卫星甚至纳米卫星在未来的空间探测中将大有作为。

  身材小作用大

  据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副主任杨根庆介绍,重量小于等于1000公斤的卫星,便可归入小卫星家族;不到100公斤的,称为微卫星;而纳米卫星,仅重10公斤;未来,甚至还有1公斤重的皮卫星。卫星家族里的“小个子”,作用可不小,通信、对地观测、天文观测、技术试验、科学试验领域都有其用武之地。多颗小卫星,能实现一颗大卫星的功能;一颗大卫星无法完成的使命,多颗小卫星却可以做到。

  伴飞“大个子”

  最有意思的是,小卫星还可以为大卫星伴飞,如

国际空间站的INSPECTOR卫星。负责伴随飞行的小卫星,往往沿着近似同心圆的轨道对大卫星“紧追不舍”,忽前忽后,忽高忽低,严密“监视”大卫星的一举一动。原来,它的真实任务是检查大卫星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工作状态,而其成本往往只有大卫星的几十分之一。大卫星和
火箭
的分离是否顺畅?进入轨道后是否正常工作?太阳阵有没有及时打开?这些都是伴飞的小卫星要操的心。据悉,大、小卫星可由多星运载火箭一并带入太空;小卫星也能搭大卫星的“顺风车”,由航天员亲自带出舱后,为飞船和航天员出舱活动拍照摄像,并帮助飞船定向。

  空中“玩魔方”

  据早前的报道,从神舟七号开始,我国将开始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建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并在空间实验室上释放微小卫星,相对空间实验室形成伴随编队飞行。微小卫星的释放相当于扩大了上百米到几公里的太空实验空间,它除了可进行空间环境监测、基础科学实验外,还能开展激光通讯试验。

  想象一下,如果有数颗微纳卫星担任子星,不管它们执行的是同一任务还是不同任务,将它们有机地组装在一颗母星上,由运载火箭一次发射升空,那不就相当于派出了一架“空间航母”?更难能可贵的是,像这样的微纳卫星站能在空中像魔方般灵活组合:单飞、组网、编队、伴随飞行、故障诊断、运输服务,或者,索性像一大颗综合卫星般工作。据上海交通大学空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段登平透露,该院目前正设计研究能容纳3——6颗、每颗重15公斤左右的子星的多功能智能卫星站。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7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