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过量也会产生毒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 09:40 华夏时报 | ||
中日友好医院李海聪教授:日常生活中排毒方法多 排毒是近两年兴起的一种保健方法,但许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排毒方式,社会上的洗肠、清洗血管、清肺等虽然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它对人体同时存在损伤。毒素是久积形成的,那么能否把排毒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使预防成为一种手段。 6月17日,来自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教授、主任医师李海聪在本报就“排毒保健”做了一场生动的普及讲座,现场几十位本报读者听完讲座后,意犹未尽,他们就自身具体情况向专家进行了咨询。 -专家说法 吃饭七成饱能延长生命 虽然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了排毒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也主动地采取一些排毒方法,但殊不知有些方法如不当会适得其反。 李海聪说,关于毒素,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有一个基本观点是医学界普遍认可的,即过量就会产生毒素。如许多人认为,大量喝水会把体内毒素带出,达到排毒目的。李海聪介绍,这是对排毒的错误认识。 “多喝水会把体内毒素排出,这点是对的,但如果过量地喝,会水中毒,所以,任何东西,一旦过量就会产生毒素。”李海聪说,正确的饮水量是:每天1500-3000mL。特别注意4个饮水时间:早晨起床、10点、16点、临睡前,这些时候饮水效果会更好。 同时,吃饭也要讲究适量,通常认为的能吃、能睡就是身体好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合适的量为略有饥饿感为宜,也就是7-8成饱。有实验表明,限制热量,能延长患者生命。 -专家提醒 俯卧式睡姿有助于排毒 俯卧会促进排毒。通常情况,人们都是仰卧睡觉,天长日久,背部的许多毒素难以排出,积聚在下肺、中肺,同时,背部的一些器官因为受到挤压而产生毒素物质。所以,经常性地俯卧能够促进毒素的排出,但时间不要过长,以30分钟为宜。 同时,倒立也能加快体内毒素的排泄,但中老年人不要采取这种方法。 李海聪说,预防毒素的形成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如每年都检测一次三常规,即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它们分别对应着造血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这些都是极易受到毒素影响的人体机能系统。如果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最好半年查一次。 -听众反馈 大蒜不起眼排毒最有功效 来自石景山区的陈先生是替爱人来听讲的,他说,知道《华夏时报》将就“排毒保健”为主题做专家讲座,爱人早早就报了名,但突然单位有事走不开,就让他来代替听课。“我记了满满的三页笔记,回去后讲给她听,留起来日后也能查找。” 陈先生说,听了讲座才了解,排毒原来有这么多学问,日常饮食中最不起眼的大蒜有这么大功效,看来以后得多吃蒜了,这可是老百姓最简单、实惠的排毒方法。 谈到大蒜的功能,陈先生在笔记中查到相关记录告诉记者,大蒜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内皮素、抗动脉硬化、抗菌消炎的作用,这些都是毒素容易导致的人体不适反应。 记者向李海聪求证时,他高兴地点头。他介绍,此外,还有一些物质也能很好地起到排毒作用,如胡萝卜,它可与重金属汞结合,生成新的物质排出体外,以及蘑菇、黑木耳、猪血、米糠、麦麸等。 许多人表示,通过讲座,知道了怎么吃才更科学,并了解什么是正确的饮食习惯,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等。 -链接 七种排毒小方法 1、主动饮水:口渴是体内出现缺水危机的反应,此时补水为时已晚。 方法:及时排尿,以实现尿量600ml/日以上的饮水为宜。痛风患者需要3000ml/日的饮水量。 最佳饮品:白开水。 2、咳嗽:通过有意识的咳嗽使气体从口鼻喷出,可排出带有尘埃、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痰液。 方法:每天拍打前胸和后背多次,每天俯卧30分钟有利于痰液排出体外。 3、呼吸:通过呼吸机体可以排出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物质,某些治疗药物也是通过肺部呼吸排泄出体外的。 方法:进行有氧运动,每天进行多次深呼吸。 4、呕吐:保护性措施,当机体吃进不洁或有毒食物时,探吐是有效排泄毒素的方法。 方法:机械探吐、药品。 5、出汗:机体通过出汗的方式,使毒素随汗液排出体外,同时使体温保持正常。 方法:运动锻炼,以微汗为宜。 6、废气(屁):肠道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有毒气体,如氮气、硫化氢等,如不排出体外,会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所以,最好“有屁就放”。 7、大便:人体代谢产生的毒素,若不及时排出体外,可被大肠重吸收进入血液,严重的会影响寿命。 方法:有规律地定时排便、调节饮食、药品、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