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我国科学家发现神经元突触发育新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11:33 科学时报

  本报上海5月9日讯(记者黄辛)最新一期国际著名杂志Neuron(《神经元》)5月4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段树民及其博士生沈万华、吴蓓等有关突触发育的研究成果,同期杂志发表评论对该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该杂志发表封面文章。

  突触是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神经科学家早期在脑内发现一类只有突触
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突触,通常称这种突触为“沉默突触”(Silent synapse)。这种“沉默突触”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功能的突触,这种转化可能是突触成熟及学习和记忆的基础,这引起了神经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经典的学说认为,“沉默突触”是由于突触后膜只表达NMDA受体但缺乏AMPA受体,因而不具有信号传递功能。

  段树民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突触发育早期,有一类“沉默突触”并不是由于突触后膜缺乏AMPA受体,而是由于突触前神经元不能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

  他们还发现,增加突触前神经元的活动,可以将这种“沉默突触”快速转化为有功能的突触。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这种转化是由于激活了突触前神经元小G-蛋白信号分子,增加了突触末梢骨架蛋白的聚合,从而促进了神经递质谷氨酸释放。

  国际著名神经学家Kavalali教授对此发表评论指出:该工作“清晰地阐明了突触发育早期‘沉默突触’转化为功能突触的深入机制……”很好地解释了“早期研究发现的一些互不联系的现象”。这一研究成果将对突触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黄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