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周文天
复大公司疑云尚未完全解开,另外一个“复大产业公司”却又浮出水面。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昨日调查发现,一家名为“复大健康基因检测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大产业公司”)出现在长宁区,这家公司和早报此前揭露的“上海复大健康基因检测产品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大公司”)存在何种关系?难道仅仅名称上的巧合?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为此展开了调查。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首先从工商局查询得知,复大产业公司的注册时间为今年3月29日,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人民币。这家“复大产业公司”的经营范围涉及“基因检测产品设备的研发、销售(除生物制品、药品)及基因检测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商务咨询(除中介),企业管理服务”。
除了经营范围与复大公司大致相当,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意外地发现,新注册的复大产业公司与复大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都是刘俊哲,而且地址也属于同一地址。
复大公司注册地址是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1488弄6号201室3座,而新注册的复大产业公司地址也是长宁区长宁路1488弄6号,不同的是207室。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随后展开实地调查,长宁路1488弄6号现在已经成为周家桥街道社区文化中心,2楼已经成为阅览室,不是一个个房间。根据门卫说,两年前,这里是周家桥街道,2楼曾经出租给社会,但后来全部收回,改成了阅览室。
这难道都是巧合?
采访中,有消息人士称,复大公司是为了把钱挪走,才另行注册了复大产业公司。不过,对于“复大公司”而言,复旦生物有60%的股份,而对于“复大产业公司”,在股权上与复旦生物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这两个公司的注册全名仅“产业”两字之差,这位知情人士认为,在同一个行政区内出现两个“复大”公司,并不妥当。但是复大公司为何敢冒这样的风险去注册几乎同名的公司呢?
复旦生物有关人士表示,复大公司从一开始就不许复旦生物接触其经营状况,于是搞一个复大产业公司。该人士分析,复大公司准备把空壳扔在一边,等新注册的复大产业公司一切准备就绪,然后整体转移,偷梁换柱。
关键人物透露复大经营内幕
早报记者周文天
昨天下午,又一位关键人物现身并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透露“复大”成立及经营内幕。该知情人士透露,去年3月,联合基因某股东觉得当时的复旦生物并不擅长销售,于是从外面请来了肖某和李某,让他们承包复旦生物的经营。
“折腾了三个月,越看越不对劲,他们把很多钱放在外面,不通过公司账面。”该人士说,现在回头看,有传销和变相传销嫌疑,但复旦生物称“开始不知道怎么启动销售”,肖某等人于是提出先做教育,然后再做销售,后来发现所谓的教育就是教别人如何发展下线。复旦生物发现不对头,于是在去年6月停止承包。
后来成为复大公司总经理的王远林此时加入了复旦生物,聚集一群专业的人组建专业的销售公司,这就是复大公司的雏形。
大股东失去知情权?
原以为可以放心交给复大公司去销售,但日久天长,复旦生物发现复大公司逐渐远离他们的视线。
“仔细阅读复大公司的章程,发现有着先天的缺陷,没有董事会,也不存在开董事会,只有执行董事一人,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负责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
“但我们已经两次去函,执行董事都没有召集股东大会。”这位人士无奈地表示。
按照复大公司“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股东有“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权利,复旦生物尽管是复大公司的大股东,“但大股东并没有知情权,一点不知道复大的真实财务状况。”该人士估计,复大公司3/4的营业款是现金,这样操作结果导致挪用经营款项的事情发生。
“复大公司总经理王远林,表面上是我们派出去,但他代表小股东的利益。”该人士认为,他们大股东非但没有知情权,让他们感到更绝的一招是“复大公司的几个人又注册了另外的复大产业公司”,他说:“这个公司在股权上与我们一点关系没有。”
大股东欲解散复大公司
复大公司的种种行为明显惹恼了大股东复旦生物。
“现在不谈控制了,连最基本的财务情况也不了解。”
“复大公司经营上的问题一大堆,所有的烂摊子,却由我们背着,这局面绝对失控。”该人士担心地说道。他解释说,复大公司以前经营复旦生物的产品,尽管复旦生物与复大公司是两家公司,两个独立法人,但带来一大堆问题。
复旦生物已经没有其他路可走,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通过法院起诉解散复大公司,依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在解散之前成立清算组对公司进行清算。
但该人士担心的是,复大公司运作之后,却在使用复旦生物的合同章,他说:“可能还有更多的后遗症。”
现在已经有加盟商找到了复旦生物,声称:“我们不管你们是两个公司,复大给我们的材料上都写的是复旦生物。”
工商部门实地调查复大公司
早报记者孙翔周文天
昨天上午,上海市工商部门对上海复大健康基因检测产品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查。为配合调查,复大公司昨天上午起开始闭门谢客。二十多位加盟商执意等候在公司办公区要求退款,同时复大将部分咨询加盟事宜的新客户带到公司外茶餐厅,继续劝说其加盟。
昨天中午,位于思创大厦23层的复大公司办公区不复往日的喧闹,通道两侧的大门半掩着。“真不巧,今天我们不办公,你明天再来吧。”公司前台接待人员压低声音,“工商局的人在检查呢。”接待人员声称,加盟事宜可以通过公司客服电话咨询,暂不接待现场咨询。他同时表示,工商部门的检查只是“例行检查”,公司明天还会正常营业,不必担心公司就此关门。
但据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了解,昨天上午仍有20多位要求退款的加盟商守在复大公司办公区,希望复大公司立即退款。此外,由于不能在办公区办公,几位希望咨询加盟事宜的客户被复大工作人员带出大楼,在附近的茶餐厅继续游说加盟。针对客户提出的早报“复大疑云”连续报道,员工拿出了复大刊登在某报上的广告软文予以回应。“你看××日报都登过我们公司,我们的产品和销售绝对没有问题。”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检查总队在昨天上午对复大公司进行的实地调查,尚未有最终结论,调查仍在继续。
相关报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