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叶笃正吴孟超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07:11 东方早报
科技时代_叶笃正吴孟超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左)和肝脏外科学家吴孟超院士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现场。 新华社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早报记者 陈斌

  昨日上午9点,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暨200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在本次会议上,引人关注的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和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共同获此殊荣。至此,我国已有9位科学家获得这一奖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叶笃正、
吴孟超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并同他们亲切握手,表示祝贺。

  在奖励大会上,上海共有46个项目榜上有名,占全国奖项的14.33%。在国家最高科技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国际合作奖五大类奖项中,上海首次实现了全面丰收。吴孟超院士也成为上海市首个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研工作者。

  上海首获最高荣誉

  据了解,国家最高科技奖自设立以来,仅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等7人先后戴上“桂冠”,去年该奖项空缺。今年,83岁的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院士和90岁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叶笃正院士获此殊荣,并得到了500万元的奖励。吴孟超院士成为上海市首个获得国家科技最高荣誉的科研工作者,实现了零的突破。

  上海市科委奖励中心主任尹邦奇介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专门授予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技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技工作者,每年最多奖励两人,每人奖金500万元。在奖金中,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数额今年首次调高为100万元,其余400万元则可继续用于科研投入,而以往个人可支配的为50万元。

  薄弱环节取得重大突破

  在五大类的科技奖项中,国家技术发明奖直接体现了自主创新能力。今年上海“肿瘤放疗增敏药”等三个项目同时获奖,实现了重大突破。据统计,这三个发明奖共获得14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成果经产业化后,累计新增利税1.77亿元,创收外汇0.54亿美元。据市科委介绍,在今年上海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由企业完成的占据了41.2%,这表明企业正逐步成为本市技术创新的主体。其中振华港机和宝钢夺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本市历史上企业最为耀眼的一次。

  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

  2000年吴文俊、袁隆平

  2001年王选、黄昆

  2002年金怡濂

  2003年刘东生王永志

  2004年空缺

  2005年叶笃正、吴孟超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年设立。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吴孟超:83岁高龄每天两台手术

  早报记者 申思明 通讯员 张鹏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教授获得了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他不仅是我国医学界,也是上海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昨天,获奖后的吴孟超教授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科学和医学是我最热爱的两项事业,我会把一生的精力贡献给这两项事业。”就是这位83岁高龄的院士至今仍奋斗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每天都会安排两台手术。也正是在吴孟超和他的学生的努力下,我国的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20世纪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

  平均每天两台手术

  即使是在赴京领奖前夕,记者仍然需要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手术室外等待,才能采访到这位83岁高龄的院士。这就是不知疲倦的吴孟超,只要没有出差和开会,平均每天都会安排两台手术。即使是没有手术的日子,他也一定要去手术室看一看。记者特意查阅了一下医院近10年的手术记录,这个精力充沛的老人保持着每年200台以上的手术量,而这还要除去他出差在外的100多天。吴孟超教授说:“只要能拿得动手术刀,我就会站在手术台上。”

  上午9点,赴京前的最后一台手术,吴孟超准时走进手术室。如同一个刚入门的医生一样,他认真地洗手,从手指头、指甲缝开始,一点一点往手臂上洗,然后再从手臂一点一点往下洗,然后再洗上去。几十年来,他一直这样认真地做着进手术室后的第一件事。进入手术室,助手已经打开患者的腹腔,一个巨大的肝癌正等他切除。他熟练地将手伸进患者的腹腔,用敏感而神奇的双手探摸患者的肝脏,确定癌肿的位置。仅15分钟时间,这枚巨大的癌肿被顺利切除。“检查出血,准备关腹。”吴孟超教授轻松地说出走上手术台后的第一句话。此时,他也开始给助手讲解肝癌切除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他的学生们也说,每一次跟吴老上台,都能学到新的知识,吴老的手总能化腐朽为神奇。

  创造肝癌存活率奇迹

  据介绍,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肝癌,而在我国,每年被肝癌吞噬的病人达40万之多。吴孟超从1956年进军肝胆外科以来,用手术刀为13600多个病人切除癌肿,创造了世界医学界的无数个奇迹。而吴孟超带领学生使我国的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20世纪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

  “学生超过我才是成功”

  吴孟超告诉记者,他挑选学生有一条特殊标准就是要写得一手好字,他说“字正则人正”。50年来,吴孟超教授培养出来的78名硕士生、56名博士生和博士后,绝大多数成为目前我国肝脏外科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其中1人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次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总后勤部科技金、银、新星、中国有突出贡献博士等,可谓是桃李芬芳。吴孟超说,他希望学生们能更有出息,因为“只有学生超过了老师,才是一个老师的成功”。

  吴孟超

  1922年生,

福建闽清人。现任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等。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于“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我国肝胆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50年来共施行肝癌手术13600多例,术后5年生存率达38.1%。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叶笃正:在科技创新路上“飞奔”

  据新华社电 “明天白天,多云,风力二、三级,最高气温零摄氏度……”听着

天气预报播报,谁会想到,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为天气预报系统的建立默默耕耘;有多少人知道,这位老人对我国气象学、大气科学和气象业务殚精竭虑。“这个崇高的荣誉不只是对我个人科学生涯的肯定,更是授予气象科学界这个群体的。”今天,这位老人走到台前,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在闪光灯前微笑着,平静而泰然。

  他,就是气象学泰斗———叶笃正。

  国家至上

  “是新中国的成立召唤我回到祖国,使我有了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舞台。”叶笃正说。

  上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祖国丰富的气象资源也为叶笃正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科研一定要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叶笃正心里生根发芽。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了中国气象业务服务系统,为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中心”、“气候中心”、“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他对科学和国家发展的贡献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承认,也为他赢得了众多荣誉。

  求实笃正

  叶笃正的学生黄荣辉院士总要提起两年前的一件事:“我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建了一个气象观测站,当时87岁高龄的叶老一定要亲自到那看看。观测站条件艰苦,盛夏中午的高温将近60摄氏度。可叶老不光考察了观测站,还不顾劳顿进了罗布泊。”黄荣辉院士记忆中的片段就足以证明叶老的言传身教。“有一次我起草的论文里用了‘叶笃正发现’这几个字。给他审改的时候,叶老马上说,‘文章里不要用大字眼吓人。我的一个观点,又不是科技上的重大发现,改成‘叶笃正指出’。”“大师的学风和为人,正如同他的名字‘笃正’,求真求实求正,有科学家的良知和为人师表的风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道出了叶笃正治学的真谛。

  “我最不喜欢唯唯诺诺的学生。我喜欢敢对我说‘不’的人,并且能讲出自己的道理。”叶笃正这样教育学生。

  创新不已

  “谁说老人不能创新?”王会军所长的一句话扭转了记者根深蒂固的观念。90岁的叶笃正也在科技创新的路上“飞奔”。

  全球气候变暖对叶笃正来说是涉及气象学、大气科学和气象业务的综合课题。他的思考更深远。“全球气候变暖,究竟人类活动对大气和地球影响如何?人类将如何适应这个变化?怎样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应对变化,国家、政府、企业、个人分别扮演何种角色?”

  “人类有序活动”概念,在叶老一连串的问号中应运而生。“地球上生存的每个人都要理解这个问题。这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人类共同要面对的。”

  “为探索地球大气的奥秘,需要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研究,发挥团队精神,大家一起往前闯!”叶笃正把手臂在空中一挥,向青年人发出了召唤。

  叶笃正

  1916年生,安徽安庆人。1940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当时为西南联大。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学术巨匠。他先后从事动力气象、高原气象、海气关系、大气与地表面过程、全球变化等专业方向的研究工作。他曾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95年获得第一届何梁何利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陈家庚地球科学奖。

  获奖者说

  “对科学家是一种激励”

  “这对科学家来说,是一种激励;对国家来说,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昨天下午,在获奖科学家们下榻的北京友谊宾馆里,中科院院士、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张景中教授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

  那么我国的最高科技奖与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张景中表示,与诺贝尔奖相比,我国的科技大奖更重视科学家的长期贡献,而诺贝尔奖则更为看重科学家及其成果对全人类的贡献。

  “学术造假应该引起关注”

  福州大学副校长范更华把获得的证书放在记者面前,大红底的证书上面有这样的金色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证书。里面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大红章。“证书真是很漂亮。”范更华有些感慨。

  范更华获奖的项目是“哈密顿圈及圈覆盖理论”。“我的项目中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我26岁时完成的。“那时候没有框框,没有思想负担,创新能力最强。”范更华说,“所以应该给年轻人机会。”现年48岁的范更华在美国工作了7年,1996年被纳入中科院“百人计划”而回国。

  针对近期出现的韩国著名科学家黄禹锡的“造假事件”,范更华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学术造假也应该引起关注,因为它是科学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希望政府在这方面加强打击力度。”范更华说。

  范更华还建议,科技大奖是否能时间间隔再长一些,以便于选出更优秀的一个。他说,不同的领域是没法进行比较的,即使是同一领域不同的项目有时也很难比较。早报驻京记者 吴玉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