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酒泉考古新发现:中国始祖鸟化石重现其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10:04 新华网

  新华网兰州10月10日专电(朱师良) 被称为古生物化石故乡的甘肃酒泉市近日考古获得新发现,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勘院古生物研究中心专家与酒泉市古生化石保护利用工作组研究人员,在玉门油田沈家湾地区进行地质考察工作中意外发掘出称为中国少有的中生代鸟鸟骨骼化石。

  据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勘院古生物研究中心专家和酒泉市古生化石保护利用工作组研
究人员介绍,在甘肃玉门沈家湾发掘出的中生代鸟类化石--甘肃玉门鸟的鸟爪、腿骨和羽毛化石,其腿骨骨骼、鸟爪和羽毛虽经上亿年的变化,纹路仍清晰可见,保存相当完好。据专家初步研究认为,被发现的这只甘肃玉门鸟是一只生活在古湖岸边靠食湖泊中小生物为生的水鸟,其嘴长且身短而腿长,腿骨相当坚硬,其羽毛防水性能极强,是始祖鸟和其他鸟类之间的一种鸟类。在考古学中实属不可多得。

  据悉,自1861年德国首块始祖鸟化石报道后,鸟类的起源成了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学家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相关的争论持续不断,其原因是中生代鸟类化石发现极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侯连海教授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古鸟的研究工作,经他研究和定名的古鸟多达42种。侯连海教授在1984年在甘肃祁连山雪峰之下的玉门昌马地区的白垩纪地层中发掘出了甘肃玉门鸟,并提出了此鸟是我国第一件中生代鸟类化石后,它的发现曾为学术界广泛关注,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次在玉门沈家湾发掘出的鸟骨化石更加印证了侯连海教授关于甘肃玉门鸟是中国第一件中生代鸟类化石的学术论断,也更加证明了在1.1-1.2亿年前,玉门昌马地区曾是一片完整的湖泊森林,植被茂密,水草丰美,湖泊沼泽分布其中,古湖边缘是此类水鸟生息的乐园,但随着突如其来的地壳运动和祁连山脉及青藏高原的发展和整体上升,这一切全部都被掩埋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